学术投稿

保留完整性下颌骨及牙列行舌癌和口底癌联合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李真华;葛家华;汤喜;叶果;吴剑;杨鑫;周晓红

关键词:舌肿瘤, 下颌骨, 牙列, 口底癌, 改良根治术
摘要:目的 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早期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共计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单剂增至5 mg,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联合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厄贝沙坦增至300mg,每天1次,氢氯噻嗪继续维持原剂量,观察期4周.结果 疗效方面: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血压达标率51.2%;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达标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降压方面: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对不良反应症状均可耐受且表现为一过性,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9例,发生率22%;观察组8例,发生率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早期均安全可靠,收缩压降幅、疗效和达标率均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在早期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全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SCT中心接受allo-HSCT的患者82例,按照我国IFD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allo-HSCT术后患者,共诊断22例IFD,发生率为26.83%,其中确诊IFD者5例(22.73%),临床诊断者7例(31.82%),拟诊者10例(45.45%).3、6、12个月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10%、15.30%、22.60%.多因素分析中,移植前真菌感染史、HLA配型不合是IFD早期的危险因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大剂量激素使用为IFD晚期的危险因素.结论 IFD是allo-HSCT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HLA配型不合、移植前真菌感染史、持续中性粒细胞缺乏、大剂量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IFD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游;刘林;廖明燕;唐晓琼;王利;张红宾;肖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用自设一般资料、相关病史及生活方式问卷对359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同时行体格检查,抽血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A1c达标率为48.7%;HbA1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外,HbA1c未达标组的并发症、合并症比率均高于达标组;单因素分析显示,HbA1c达标组和HbA1c未达标组的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 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是影响HbA1c水平的主要因素.

    作者:范玲;钟慧琴;常向云;孙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患者70例,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TG、TC、LDL-C)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参数变化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随访3个月之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以及非诺贝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华波;陈世健;胡建华;汪莲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 观察贮存式自身输血(PAT)在RH(D)阴性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97例RH(D)阴性孕妇将其分为PAT 56例(PAT组)和未自身输血41例(对照组),比较PAT组孕妇采血前后3d、回输前后以及两组分娩前后3d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的数量,并观察妊娠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 56例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d、43名RH(D)阴性孕妇回输前后的RBC、H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后母婴情况良好,出生的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自身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PAT组与对照组分娩前后3 d RBC、H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平均住院周期延长且输异体血孕妇可能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PAT在RH(D)阴性孕妇生产中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减少了异体血的输注且母婴预后良好.

    作者:陈雪梅;贺小艳;粟兵;邓文斌;赵小燕;唐桦;肖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同步电复律治疗心脏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同步电复律治疗心脏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心脏术后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行电复律治疗.治疗前常规静脉负荷盐酸胺碘酮,静脉泵入维持12~24 h,抽取静脉血监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复律时以PHILIPS双向波除颤仪50J同步复律开始,未成功可依次加至70、100 J.复律后再以盐酸胺碘酮维持泵入12~24 h.复律后6h抽取CRP,12~24 h后再次抽取CK-MB、cTnT.结果 复律即时成功率96.67%(58/60).平均随访3个月,55例(91.67%)保持窦性心律.50 J一次复律成功率85.00%(51/60),总体复律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电复律治疗心脏术后房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复律后维持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范景秀;石峻;郭应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翻截骨钢板固定术治疗儿童髋内翻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儿童髋钢板(PHP)外翻截骨术治疗髋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该院的23例髋内翻畸形患儿,单侧13例,双侧10例,共33髋;均应用外展截骨辅以儿童PHP固定,术前及术后测量头骺角(HE角)和颈干角.结果 HE角由术前的平均75.3矫正到术后平均32.3.30髋中,28髋畸形矫正满意,2髋出现并发症:1髋发生钢板断裂,1髋畸形复发.结论 外展截骨是治疗髋内翻畸形有效的治疗方法.辅助以儿童PHP外翻截骨术,能够得到坚强的固定,并且截骨方法相对简单.手术治疗目的是将HE角纠正到40°以内,以减少畸形复发的概率.

    作者:边臻;徐易京;郭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评估

    目的 探讨骨密度(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经PVP手术治疗患者161例,术后随访是否合并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将患者分为新发骨折组和非新发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新发骨折组BMD QCT值明显低于非新发骨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D值患者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BMD T值小于-2.5 SD患者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其次为T=-1.0~-2.5 SD患者,而T=1~-1 SD患者低;全部患者术后3、7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评估作用.

    作者:杨国志;李振武;尹锐峰;李志安;裴飞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截至2011年底,全球共有3 4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在新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约占42%.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在全世界排第14位,青壮年占80%[3-4].健康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第一层屏障[5],高职院校学生既是艾滋病宣教的重点人群,又是传播艾滋病知识的重要人群.本文探讨同伴教育长期干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张谦;杨治国;杨延音;杨建英;潘婷立;熊姝淋;易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被该院收治的骨折正常愈合患者58例(对照组).统计受试者骨折后1、6、12周血清PDGF、IGF-1、ALP、PINP、β-CTX水平.结果 骨折1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6、12周时,观察组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1、6、12周时,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1周时,<60岁与大于或等于60岁患者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6、12周时,≥60岁患者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同期小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骨折类型、骨折分型、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IGF-1、PDGF、ALP、PINP、β-CTX等指标与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上述指标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是反映骨折延迟愈合较好的指标.

    作者:朱振标;张寿;金旭红;林之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根因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跌倒事件16起,采用RCA方法分析近端原因、根本原因,通过改造环境、再造防跌倒流程、人员培训等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跌倒发生率0.14‰,明显低于实施前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谢英;朱雪华;刘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重症肌无力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例报道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临床上较少见.1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视物成双,向左注视时明显,并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出现右侧眼睑下垂,伴晨轻暮重,被动睁眼时伴有视物成双.患者遂入本院门诊就诊,眼肌疲劳实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诊断为MG,予以新斯的明、泼尼松等药物治疗2周后病情较前略有好转,能自主睁眼,视物成双消失.

    作者:杨均;李作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86例NSCLC中ERα的表达及EGFR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关系.结果 ERα表达阳性率为36.0% (103/286),在女性患者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4),肿瘤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P<0.01).EGFR基因突变62例(21.7%),在女性、腺癌、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显著增多,在ERα表达阳性患者中显著高于ERα阴性者(P=0.001).结论 NSCLC中ERα的阳性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交叉调控有关.

    作者:闫明;王淑玲;赵驰;陈小兵;李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清Cyfra21-1、CEA及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型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cell cancer,N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72例NSCLC患者、54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以及53健康体检合格者血清Cyfra21-1、CEA以及SF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SF浓度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组以及对照组(P<0.05).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CEA与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血清SF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清Cyfra21-1、CEA及SF联合检测用于NSCLC诊断的Cuvoff值为0.33,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为0.913~0.984;诊断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性为88.79%,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94.06%,诊断总有效率为89.94%;3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效能评价均优于Cyfra21-1、CEA及SF单独检测以及CEA+ SF二指标联合检测.手术后血清3指标均阳性的NSCLC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指标阳性和双指标阳性的NSCLC患者(P=0.011);同时,血清3指标均阳性时可用于判断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其相对风险度为3.950,95%CI为1.639~9.519,P=0.002.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CEA及SF均显著增高,且3指标联合检测对于NSCLC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自洁;李丽;丛辉;鞠少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脊柱结核椎间盘MMPs和TIMPs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作为脊柱结核组(TB组);选取同期因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椎间盘突出组(ID组);另选同期因外伤性脊柱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受试者椎间盘中MMP-1、MMP-13、TIMP-1及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 TB组中MMP-1、MMP-13和TIMP-3的表达水平,MMP-1/TIMP-1和MMP-13/TIMP-3比值均高于其他两组,TIMP-1表达水平低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和TIMPs在脊柱结核椎间盘破坏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寒;蒋电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增值评价在美英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是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1].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有鉴于此,本文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增值评价在美英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的运用为例,分析增值评价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借鉴意义.

    作者:黄奉毅;蒋金凤;刘建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试验序贯性分析在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中的运用

    Meta分析是将两个或者多个相似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学.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RCT)的Meta分析能够增加干预效果评估的力度和精确度1-4].当任何可利用的研究被一一纳入后,Meta分析被认为目前佳的方法学.但是“佳方法学”被广泛运用不代表它就是“证据确凿”或者“证据有力”[5“].传统Meta分析方法,比如在Review Manager V.5.1并没有考虑到纳入研究的数量是否足够[7],而干预组显著性差异的广泛运用,忽略了研究样本的数目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miR-155下调心肌细胞ATR1α表达改善心肌细胞肥大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155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1α亚型(angiotensinⅡreceptor subtype 1α,ATR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AngⅡ诱导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 (2-1)肥大,将miR-155模拟物(mimics)和miR-155抑制物(inhibitors)转染入心肌细胞.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模拟物组、miR-155抑制物组、AngⅡ加模拟物组、AngⅡ加抑制物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miR-155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NP)、p肌球蛋白重链(β-MHC)、ATR1α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TR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AngⅡ加模拟物组处理可降低心肌细胞ANP、β-MHC mRNA及ATR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心肌细胞表面积降低(P<0.05);AngⅡ加抑制物组处理ATR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ANP、β-MHC mRNA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表面积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miR-155 mimics或miR-155 inhibitors处理各项指标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5过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ATR1α可能为其负性调控作用靶点.

    作者:杨勇;周勇;曹政;吴瑞霞;佟新竹;谢华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目前,我国约有4 000多万人罹息,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COPD,致残人数500~1 000万,COPD已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2].

    作者:夏玉兰;李小莉;刘雨村;唐运兰;孙明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42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分成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和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哮喘发作情况及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多变量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因素.结果 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伴有房颤及冠心病比例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哮喘发生率及类固醇激素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有密切关联.结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风险.

    作者:敖文;碌越;朱首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