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结节90例临床分析

劳玲玲;黄小娥

关键词:乳腺结节, 磁共振,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结节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经我科手术治疗的术前行磁共振检查的90例乳腺结节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36例确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占40%),23例为乳腺增生症(占25.6%),20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22.2%),其中男性1例,女性19例,粘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2.2%),囊肿5例(5.6%),其中1例为男性,分叶状肿瘤1例(1.1%),囊性乳头状癌1例,为男性(1.1%),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1.1%),浸润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1.1%).25例恶性肿瘤,仅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磁共振未提示.结论 乳腺MR平扫+动态增强对明确乳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较高,手术是治疗结节的首选方法[1].我科诊治术前行磁共振检查的90例乳腺结节患者,现报告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微造瘘经皮肾境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对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ini-P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术中护理,从而达到提高mini-PNL 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MPCNL治疗的5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结果 55例经皮肾镜取石患者有1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生出血6例,结石残留5例,低体温1例,12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都经及时发现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mini-P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可靠,但术中术后大出血、结石残留、术后感染仍是mini-PNL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谢虹;邓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单用异丙酚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和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要求无痛人流术孕妇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静注瑞芬太尼0.3-0.5ug/kg,异1.5-2.5mg/kg,Ⅱ组(异丙酚),静注异丙酚1.5-2.5mg/kg,根据手术时间及病人反应追加异丙酚0.5-1mg/kg,记录用药前后BP、HR、SpO2变化,异丙酚用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2minBP、HR、SpO2均有一定程度下降,Ⅱ组为甚.Ⅰ组异丙酚用量130±30mg,Ⅱ组用量220±25mg,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效果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作者:吴伟;汪敏;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团队建设促进护士职业倦怠改善的思路研究

    护士是职业倦怠多发的职业之一,对于减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研究和干预措施也有本文以使护士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轻松以及职业价值的认同为主要目标,提出通过团队建设来缓解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思路,其中涉及了职业价值观优化、团队关怀计划、管理者改善三方面的措施.

    作者:徐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有牙髓病需作根管治疗患牙758颗,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法,对照组采用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随访3a,通过临床和X线评价其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91.3%、92.7%(P>0.05).结论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与多次法疗效无显著差异,是治疗牙髓病省时、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荣焕;黄世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双固定血液透析管路的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因疾病的关系有明显的贫血貌和慢性病面容[1].众所周知,血液透析是个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由于操作环节比较复杂,在透析中容易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并造成严重的后果[2],更易加剧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如,在操作前未做好穿刺固定,不仅导致患者意外急性失血,也是造成患者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中心2009年3月明确规定用此胶布固定法及止血钳配合固定,使用5万余次,无一例失血事件发生.本文总结双固定血液透析管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与大家分析交流.

    作者:王认;杨梦婕;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102例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UGH)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症状,男性多于女性,因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其病因常见于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肿瘤及急性胃黏膜病变,但也有一些少见病因,临床容易误诊.本文为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总结了我院2005年2月~2009年1月收治102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析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方案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性疾病.尤其在老年,更为常见,本文重点论述老年期焦虑症的心理治疗.

    作者:吴文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时突发抽搐的抢救配合

    目的 对产程中突发抽搐的抢救配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正常临产在分娩过程中突发抽搐的产妇的抢救过程,根据临床症状,积极配合抢救.结果 3例产妇抢救成功并母婴都治愈出院.结论 分娩存在高风险的表现,无论是正常的或者是合并有病理的妊娠,都要提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早预防,尽快去除诱发的因素;及时发现,迅速建立抢救小组,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谭颜玲;张宇;陈凤鸣;郭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影像学实验是医学影像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此作者探索了改进教学设备,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交流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手段.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都显示,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黄芪的研究现状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中药,从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具有营养、调节和保护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黄芪近期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作者:沈红平;王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颈动脉内膜增厚度及其斑块形成与高血压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及其斑块形成与高血压脑卒中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0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内膜-中层增厚者112例,占93.3%;动脉粥样斑块形成89例,共165处,其中硬斑块68处,软斑块109处;管腔狭窄共计42例,其中轻度管腔狭窄25例,中度狭窄12例,严重的度狭窄5例.脑卒中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明显多于单纯高血压组,若以IMT > 1.1mm、动脉粥样斑块3处以上级及硬斑块2处以上作为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其敏感性85%,特异性86%,阳性预测值83%.结论 高频超声能有效检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测高血压脑卒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吴永城;王良玉;李雪山;陈纪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36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我院33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两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1例阴道试产中112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74.2%.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时机,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作者:康庆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疱疹病毒性宫颈炎的细胞病理变化探讨

    生殖器疱疹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病毒感染,主要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临床上外阴处病变更常见,因而出现疼痛易被发现,宫颈病变症状常不显著而被患者忽略,但无症状病例常由细胞学检查所发现.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学改变有特征性-涂片的背景上:阴道杆菌数量少,白细胞数量少;上皮细胞核肿胀,呈毛玻璃样外观,见嗜酸性包涵体及其周围有大的空泡并常见双核及多核巨细胞,容易确诊.我们经过对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间,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的经组织病理确诊的68例疱疹病毒性宫颈炎的回顾性研究,我们认为,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疱疹病毒性宫颈炎是一简单、易行、经济、无创、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绍和;施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防止围手术期乙型肝炎病毒扩散的措施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脏变性损害,是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费用高,有一定传染性及患者自我感受多变等特点.

    作者:李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出血病人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行之有效的呼吸机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8例成功使用呼吸机病人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结果 此类病人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结论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各参数值、严格无茵技术操作、正确实施气道管理和强化营养支持,是使用呼吸机治疗病人实施护理的关键.

    作者:蔡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口腔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寻找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提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4月、7月、10月共三个月中每天100张门诊处方,共9000张,筛选出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5933张,根据患者年龄、诊断、用药情况,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物在适应症、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溶媒、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共5933张,使用率占65.9%,查出不合理处方27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5%,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联合应用比例高、配伍方式不合理、使用不恰当溶媒、给药方案不当、剂量不当等.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应健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黄开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护士意外医疗锐器伤害调查分析与防护

    通过对我院144名临床护士的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意外医疗锐器伤害的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锐器伤害防护措施,终达到降低和消除锐器伤害的目的 .有效保护护理人员,从而取得身心健康的双重功效

    作者:许丽红;王彩萍;冯喜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医疗教学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击着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激荡着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促进了知识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成分,适当地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各展其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统与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一种方法.

    作者:池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的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68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的经皮肾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钬激光治疗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均碎石成功.结论 针对患者特点,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各引流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蕾;陈慧瑛;王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结石的护理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8例,经过临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秋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