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结石的护理

姚秋璇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术, 护理
摘要: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8例,经过临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问题.方法 对本院2008.1~2009.12期间,手术室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造成手术室风险的隐患中,护理操作技术占16.67%,责任心因素占25%,行为语言因素8.33%,法律意识和常识因素8.33%,制度执行因素41.67%.结论 加强手术室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能有效降低手术室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庆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于SOA实现医院应用集成平台

    当前医院业务系统的应用集成问题已成为当前医院信息化乃至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关键.针对现有的医院应用系统的信息化状况,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 SOA)的医院应用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该集成平台通过基于HL7(Health Level Seven)协议提取封装医院内部的基础数据集,整合医院内部和跨行业外部的业务服务,终建立医院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实现一个完整的医院集成平台架构.

    作者:李铁;黄天培;卢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的中的应用

    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神经内分泌激素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紊乱起了关键作用.它们的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变化呈正相关. 慢性心衰的治疗因此产生了新的治疗模式: 神经内分泌调控模式.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药理及大型临发现,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拮抗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因子,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加之其独有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成为强有力的心脏保护剂,成为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又一关注点.

    作者:张惠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13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且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民健康的第三杀手.糖尿病合并感染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胰岛素应用临床以前,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自从胰岛素和抗生素问世以来.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感染率仍居高不下达36.8%~55.9%[1].而且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其临床治疗效果差.现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OO9年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感染的135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宗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54例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定期复查和化疗.从术前及术后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出血病人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行之有效的呼吸机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8例成功使用呼吸机病人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经验.结果 此类病人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结论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各参数值、严格无茵技术操作、正确实施气道管理和强化营养支持,是使用呼吸机治疗病人实施护理的关键.

    作者:蔡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探讨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变化及辅导措施

    本文剖析了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对产妇分娩的各个时期心理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建议通过对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辅导能够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兴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热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方法分别从热疗前的准备及心理调护、热疗期间及热疗后的护理和辨证饮食进行指导.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了体外高频热疗,保证了治疗疗效. 结论在应用体外高频热疗进行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适当护理对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朝阳;梁志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热患者的辨证施护

    高热是由于外邪浸入肌表或机体内部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危急重症.虽然病情凶险但只要遵行高热的辨证施护原则,认真观察,细致护理,就能达到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朱光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影像学实验是医学影像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此作者探索了改进教学设备,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交流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手段.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都显示,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及其耐药性,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本院血、尿、痰等标本细菌培养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引起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7.8%~78%;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均呈现良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为3.4%~24.6%;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分别为0和1.7%.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耐药明显升高.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1代和2代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3代和4代抗生素、头霉素类、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目前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 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并检测相应的产ESBLs情况.

    作者:赵惠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几点做法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方法 分析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几点做法.结果 在麻醉药品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有效的管理经验,提高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结论 进一步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

    作者:汤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萎缩性胃炎11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拉坦五味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拉坦五味丸治疗,对照组仅予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病理组织掌改善情况.结果 主观症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组织学改变改善,显著优予对照组.结论 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蔡和利;马善美;林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对阵发性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对阵发性房颤的窦性心律维持作用. 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赛诺菲圣德堡民生药业生产)200mg、每天3次口服、连续5d;然后200mg、每天2次口服、连续5d;其后200mg、每天1次口服长期应用.实验组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胺碘酮,阿托伐他汀20mg/d,胺碘酮使用方案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房颤发生率为:11%,对照组房颤发生率为:28%. 结论他汀类药物与胺碘酮合用可以有效地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更好的维持窦性心律,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胺碘酮的副作用.且不增加副作用.

    作者:杨清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娩的126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存在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的例数及平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无高危因素者.结论 加强产程观察, 对有高危因素者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产后出血是可以有效防治的.

    作者:黄秀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会阴,肛门,冠状沟,尿道等部位的表皮瘤样赘生物.多成菜花状,鸡冠状,乳头状等,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但易复发,而且有些药物昂贵患者难以承受,迫使我们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自2005年8月-2008年8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防止围手术期乙型肝炎病毒扩散的措施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脏变性损害,是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费用高,有一定传染性及患者自我感受多变等特点.

    作者:李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数据挖掘在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在介绍和分析检验科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的概念基础上,论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检验科信息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何鹏;吴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产时突发抽搐的抢救配合

    目的 对产程中突发抽搐的抢救配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正常临产在分娩过程中突发抽搐的产妇的抢救过程,根据临床症状,积极配合抢救.结果 3例产妇抢救成功并母婴都治愈出院.结论 分娩存在高风险的表现,无论是正常的或者是合并有病理的妊娠,都要提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早预防,尽快去除诱发的因素;及时发现,迅速建立抢救小组,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谭颜玲;张宇;陈凤鸣;郭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盐酸纳洛酮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作用

    目的 评价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本上加用纳洛酮,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7.50%,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纳洛酮可降低颅脑损伤程度,保护中枢神经元,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列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