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血清胰岛自身抗体的应用价值

胡纪文;熊建辉;张永顶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 糖尿病, 自身抗体
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试验(IB)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3种胰岛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血清中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IB检测某两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患者150例血清标本(包括1型糖尿病组100例、2型糖尿病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表达情况,计算阳性率.结果 1型糖尿病组ICA、IAA、GADA阳性率(35.0%、30.0 %、60.0%)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2.0%、2.0%、4.0%)和健康对照组(2.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不同联合组合方式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发现抗体联合检测组GADA/ICA、GADA/IAA和ICA/IAA/GADA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0%,83.0 %,93.0%,明显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B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液体选择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1组)、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25例.以PiCCO系统监测各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NS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增加(P<0.05).4%NaC1组、霍姆液组实验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1);24 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高(P<o.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4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作者:徐盈;钟玲;陈国兵;吴海燕;傅小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65例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在血管内膜损伤和痉挛等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基础,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体外反搏应用于临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机械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其在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等方面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确认,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在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海城;张利平;肖旋;李斌;蔡广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简易定位技术行颅内血肿穿刺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利用简易定位方法进行颅内血肿碎吸术穿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基底节区及颞部出血患者,根据CT扫描结果和利用圆规或直尺进行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定位后行微创穿刺,术后均复查头颅CT,根据复查结果对其穿刺准确性和穿刺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穿刺准确率100%,50例术后均未见感染.所有患者一次性血肿清除成功者7例(14%),2例(4%)行再次穿刺,43例(86%)经尿激酶冲洗2~4次,延期拔管.平均住院时间20 d,术后恢复良好者31例(62%),10例(20%)轻度残疾,4例(8%)中度残痰,4例(8%)重度残疾,1例(2%)死亡.结论 利用简易的定位方法行颅内血肿穿刺,简单实用,穿刺定位准确,可以显著减少穿刺并发症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文武;王学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低浓度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与复方倍他米松混合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87例患者分成A、B、C3组.对A组(n=30)患者行单纯低浓度5-FU注射,对B组(n=29)患者行单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C组(n=28)患者行低浓度5-FU与复方倍他米松的混合液注射,3组患者均每隔3周注射1次,共4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3、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共有81例患者按要求完成疗程,在第12个月随访时,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2.0%、58.6%、70.4%,C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结论 低浓度5-FU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

    作者:刘丽华;何云飞;杨万军;周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两种营养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EN组)和对照组(PN组),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d 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术前1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d 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应用EN可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帅磊渊;许建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降钙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

    目的 观察降钙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3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4周后处死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大鼠,测量右股骨骨密度.卵巢切除4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行右股骨骨折,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降钙素(16 IU/kg),隔日1次,于骨折术后9周测量右股骨骨密度,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术后4周体质量显著增加,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9周,治疗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9周,对照组和治疗组骨折线较模糊,骨痂体积无差别,骨小梁排列较有序,骨密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在骨折后9周的BMP-2、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可以抑制去卵巢大鼠骨折部位破骨细胞活性,但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宋亚琪;张柳;骆阳;田发明;程潭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少突胶质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Ki-67表达的关系

    目的 观察少突胶质细胞瘤1号染色体短臂(1p)和19号染色体长臂(19q)联合杂合性缺失(LOH)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索预测少突胶质瘤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少突胶质瘤肿瘤组织标本31例作为实验组,少突胶质瘤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13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Ki-67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p/19q的缺失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1例Ki-67表达呈现阳性(7.7%),实验组有14例Ki-67表达呈现阳性(45.0%),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1p/19q缺失,实验组有13例(41.9%)1p/19q联合缺失,其中1p单独缺失2例(6.4%),19q单独缺失1例(3.2%).Ki-67蛋白表达与1p/19q联合缺失显著相关(r=0.403,P<0.05).结论 Ki-67蛋白表达是预测少突胶质瘤化疗敏感性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作者:张应春;刘丽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输尿管上段结石4种手术方式分析(附10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4种术式的适应证,总结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07例采用4种术式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种术式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I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开放手术.结果 URSL组成功碎石35例(77.8%),10例不成功,其中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3例留置双J管行ESWL术,6例改为开放手术,RIU组取石成功取出率100%,但术后有3例漏尿;PCNL组有3例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88%;开放手术组无结石残留及漏尿.结论 4种方法均有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治疗时可根据医疗条件或者患者的病情作出适当的选择.

    作者:杨兵;戴力;朱银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phA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2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phA2蛋白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EphA2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术后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phA2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蛋白在HCC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数目大于1、肿瘤包膜缺失、门脉侵犯和高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提示EphA2蛋白表达与HCC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上调,且其表达上调与HCC的恶性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相关,提示EphA2蛋白可能在HCC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靳文剑;张焜和;陈火国;罗庆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1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ATLS的临床资料.结果 ATLS易发生在肿瘤负荷高、对化疗敏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常发生于肿瘤化疗后,亦有自发性ATLS发生,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碱化尿液、水化,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15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例未治死亡.结论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需注意ATLS的防治,及时诊治,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张燕;曾小菁;沈如刚;何玲;黄懿;王季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斜仰半截石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斜仰半截石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斜仰半截石位行B超引导PCNL治疗69例肾脏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5~66岁,平均(38±15)岁,肾结石平均大径3.0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平均大径1.6cm.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B超引导穿刺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2 mL,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斜仰半截石位PCNL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作者:朱建国;陈卫红;徐述雄;王元林;刘军;孙兆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学院校科研人员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科研人员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定性与定量、描述分析与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医学院校科研人员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和需求.结果 医学院校科研人员普遍认为报酬与工作量较为不符,工作提升机会少,工作条件不尽人意,职业压力较大.结论 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成为影响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工资薪酬和科研项目机会成为看重因素;中年人员职业压力大.提出改变论资排辈传统观念、改进评价激励机制、重视科研经费投入、“菜单化”管理等建议.

    作者:刘向莉;方鹏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研究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IGF-1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31例2型糖尿病A组(病程小于或等于1年)和55例B组(病程大于1年)及健康对照组(C组)45例的血浆IGF-1水平,并作3组间的统计学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血浆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浆IGF-1水平又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IGF-1水平下降,而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浆IGF-1水平降低得更明显.

    作者:陈瑜;南映瑜;叶果;钟艺华;黄恬;龙波;李倩;张宇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SCI-E收录护理学期刊近5年计量分析及投稿策略

    目的 分析近5年SCI-E收录的护理学期刊情况并为护理专业作者提出投稿策略.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法对SCI-E数据库中105种护理期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种护理学来源期刊的主要出版国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主要出版语种为英文,出版周期主要为双月刊和季刊,主要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评述、快报,影响因子高为2.509、平均值为0.88,主要载文主题方向是综合类、妇产科学、基础研究、精神病学、肿瘤病学类护理期刊,有59.78%期刊的审稿时长超过2.8个月,投稿难易度相对较为容易,有59种期刊刊载中国论文.结论 建议作者根据载文主题、载中国文章比例、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审稿时间及投稿难度而选择合适的SCI-E护理期刊进行投稿.

    作者:田杰;罗志宏;徐川平;石芸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MINI带线锚钉对修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MINI带线锚钉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INI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伸屈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外翻,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未感染且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显阴性患者25例,阴性率为92.6%;术后触压痛和活动痛的视觉疼痛评价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前X线片下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为(12.2±2.7)°,术后为(3.6±0.5)°,术前前抽屉试验距骨的移动平均值为(7.6±2.1) mm,术后为(3.4±1.3) mm,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为(42.9±3.1)分,术后为(87.2±2.4)分,以上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的疗效,并与单纯HD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HP联合HD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HD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变化,以及不同干预手段对疾病总有效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β2-MG、PTH、BUN、Cr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组β2-MG、PTH、BUN、Cr等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β2-MG、PTH、BUN等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BUN之外,联合治疗组β2-MG、PTH、Cr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皮肤瘙痒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治疗能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体内的PTH、β2-MG等中分子物质,显著增加尿毒症患者皮肤痛痒缓解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明霞;刘珊;刘伦志;谭德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等专科医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和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2],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国内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PBL强调把学习任务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4].然而,实施PBL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院校缺乏开展PBL的教师、大纲、实施和评价体系;同时,一些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PBL模式[5].

    作者:张训浩;苏绪林;张光宇;莫清洪;刘洋;谭银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对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科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150例,其中治疗组120例为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压力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疗法.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06%,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联合治疗后,整容术后的瘢痕变浅变薄.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对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疗效较好,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英;亢敏;张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该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87例经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结果 围术期患者死亡1例,术后186例获随访.Harris评分为45~96分,平均81.5分.其中优51例,良98例,优良率80.1%.165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 关节置换作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能有效地提高高龄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霁;隆晓涛;杨阜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目的 根据MRI评价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结果,探索HIFU消融子宫腺肌症的剂量学特征,建立以能效因子(EEF)为基础的剂量学模型,指导临床剂量的投放.方法 对45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5个腺肌病灶)行HIFU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平扫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子宫和病灶情况,记录HIFU治疗时间、辐照时间及辐照能量.以EEF为因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以EEF为基础的剂量学模型.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腺肌病灶腹侧面到皮肤距离、病灶大径、年龄及MRI上病灶强化程度与EEF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以EEF作为消融子宫腺肌症的剂量学指标,病灶腹侧面到皮肤的距离、病灶大径、年龄及MRI上病灶强化程度可作为预测消融剂量投放的因素.

    作者:陈敏;李铁军;陈强;彭松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