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朱清云
库房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医院不断发展扩大对医院库房管理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医院的物资供应和保证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目前我院库房物资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以满意医患.
作者:彭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目标是解决现行医保结算政策下,医院普遍遇到的医保违规扣款多和医保费用控制难的问题,笔者以R医院在应对医保新政中改革实践为例,以医院各临床科室为核心开展教育宣传工作,依托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成功减少了处方违规现象并有效控制了医保总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刘迎;朱振华;史烨;袁骏毅;索仲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作者从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IT技术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了IT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优点,面临的新问题,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医院统计工作相应对策.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体现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在医学院校二级学院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凌;高殿帅;徐夏红;周士东;孙红;王德广;刘志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影响见习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以重视师资培训、强化带教意识,加强实验室模拟训练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规范、动手能力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李新;余恩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医院手工住院卡的不足之处,以及在电子住院卡推广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其成因,在软件层面加以改进,并对实施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基于床位预约的电子住院卡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床位安排的合理性和方便性.
作者:朱振华;曹波;刘迎;史烨;袁骏毅;索仲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ESP理论汲取多种认知学派的教学思想,提出一系列学习和教学新理念.它的课程目的 明确,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教学对象和条件不同而不同.ESP理论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对医学双语教学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介绍ESP理论,揭示ESP理论引入医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覃敏;肖南;梁自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介绍了手术示教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手术室直播系统、多功能指挥中心、移动直播车等,并将其与传统手术教学进行对比,突出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的优点.同时,针对该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述了它在医院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今后展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留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是一个崭新的挑战.经过几年对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提高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陈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现存的主要问题,从毕业生自身、政府和高校三个方面阐述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指导对策,旨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周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流浪精神病人的特点及其存在护理风险的原因,为改进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近几年流浪精神病人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回顾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结果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慎独精神,增强了识别流浪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的能力,规范了护理行为,使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逐渐减少,提高了流浪精神病人的回归社会率.讨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回避护理风险,减少流浪精神病人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作者:潘贵春;何汝冰;陆雪山;龙梅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证明,职业压力中护士压力大.急诊科是综合性科室,是医院的窗口,急危重症病人多,抢救仪器复杂,新技术操作多,护士工作量大,急诊科护士比其他科护士压力更大.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惫症候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孙海燕;赵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中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以笔者开展的项目为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大家办好第二课堂有帮助,也期望引起大家对第二课堂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王姝;梁翠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预防接种是当今公共卫生领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规范化建设中,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促进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认识不足,缺乏预防接种卫生知识,造成疫苗接种有效率降低,增加了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我院预防保健科人员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合理的应用沟通性解释使儿童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了解掌握疫苗相关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的接种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沈雅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加强CSSD感染控制,增强 CSSD物业保洁工感染防控能力,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健全科室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手卫生的依从性管理、严格执行工作区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及加强工作过程的管理.结果 物业保洁工感染防控能力得到增强,使CSSD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结论 CSSD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不可忽略了对物业保洁工的培训.
作者:陈文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使护生能尽快掌握适用于临床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 选择护理专业2005级和2006级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市一医院实习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设2007年的实习学生为对照组,2008年实习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实验组采用学校和医院统一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结果 两组护生的毕业护理技术操作综合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带教统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可使护生熟练地掌握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邹金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脑缺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扮演着重的角色.多年来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对炎症生物标记的研究,以发现卒中、预测卒中.至今因炎症生物标记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本文主要对炎症标记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简崇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人们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迫切需要信息的交流,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是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终成果得以推广应用,并指导临床医疗.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科研素材的收集,本文试图抛砖引玉,介绍几种途径与方法.
作者:刘笑一;刘唐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物资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在成本核算推动下,开发使用物资信息管理系统,依托网络平台,强化物资精细化管理,有效节约资源,提升医院效益.
作者:汤建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旨在对近几年来冰片的脑保护概况作一综述,反映这一专题的临床水平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着重在冰片可促进多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减轻缺血后再灌注脑损伤,降低炎性因子三个方面对冰片的脑保护相关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使读者对冰片脑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和认识一目了然.结论 冰片能诱导多种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减轻脑的再灌注损伤以及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级联反应的表达,终达到脑保护作用.但对其起效之机理及使用之时间、剂型、剂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总结.
作者:张艳敏;廖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