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惠玲;陈智平;邓燕;林丽文;李海炜;秦雪;李山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临床分型和危险度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对86例NSTEACS患者和45例正常健康者血清cTnI、hs-CRP测定,并选择性地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hs-CRP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NSTE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NSTEMI组、UA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组的冠状动脉重度病变明显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 hs-CRP对NSTEACS患者早期危险性有预测价值,cTnI对NSTEACS患者临床分型及危险度分层有指导意义,并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冉瑞明;陈平;康忠明;史光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1岁.因双手指端接触水后出现白色角化丘疹、斑块1年于2010年12月4日来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洗澡后发现双手指末端出现白色角化丘疹、斑块,无瘙痒、疼痛、麻木等不适感.手干后2 h左右皮疹减轻,呈暗红色斑块.1年来每遇水皮疹就出现,干燥后症状明显减轻,皮疹面积未见明显增大.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等传染病及糖尿病史,其父母及弟弟无此病,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及外伤史.
作者:肖能鑫;黎智;刁庆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75~101岁,平均(83.2±6.1)岁.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因组(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以0.75%布比卡因1.6 mL加10%葡萄糖1.4 mL注入蛛网膜下腔;B组以0.75%罗哌卡因1 mL加10%葡萄糖2 mL注入蛛网膜下腔.多功能监护仪于麻醉前(T0),首次注入麻醉药时(T1)及给药后5(T2)、10(T3)、15 min(T4)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运动分级、术中麻醉满意度及麻醉辅助用药情况,观察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似(P>0.05),麻醉平面A组为T6~8,B组为T8~10.运动阻滞起效时间A组和B组分别为(10.5±1.4)、(18.1±3.1)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分别为(3.1±0.5)、(1.9±0.3)分.腰-硬联合麻醉对呼吸、循环的影响,A组显著大于B组.A组患者BP和HR于腰-硬联合麻醉后15 min内下降较明显,术中低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下降也比较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心率波动较大.A组10例发生恶心、呕吐,占40.0%,均与血压下降有关;B组3例发生恶心、呕吐,占12.00%,其中2例与血压下降有关.术中留置尿管者39例(78.0%),11例未置尿管者尿潴留发生率A组3例(27.3%),B组1例(9.0%).两组均无头痛患者.结论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因其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运动神经阻滞轻,更适合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腰-硬联合麻醉.
作者:职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救治措施.方法 收集并分析该院2003~2009年收治的2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7例中死亡71例,均为出血量大、病情凶险者,10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33例遗留后遗症,13例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内科的常见急重症,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早期诊断、综合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β(IL-1β)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GF-β1及IL-1β在20例颈椎病及20例非颈椎病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颈椎病组TGF-β1及IL-1β的阳性率分别为(32.907 6±3.076 4)%、(51.520 7±2.192 5)%,与非颈椎病终板软骨细胞TGF-β1及IL-1β表达的阳性率(42.481 6±2.061 7)%、(33.918 5±3.320 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及IL-1β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峰;崔学生;张帅;石玉泽;金群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72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麻醉诱导、液体管理、体温保护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72例患者中1例出现灌洗液吸收综合征,1例发生肾严重出血,10例发生低体温并苏醒延迟,其他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全麻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保温措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灌注压力、减少灌注液量、减少创面出血是降低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谢红;张晓东;杨天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2006~2010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尿酸(UA)、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查,采用电子身高体质量计测量身高、体质量;台式血压计坐位上臂测量血压;空腹常规静脉采血,检测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血糖(GLU).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比UA正常者更易患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结论 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谢君杰;易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经皮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螺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各类肿瘤影像学特点.其中5 例平扫,22 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7例中来源于间叶组织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3例,1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8例,1 例为恶性;淋巴组织2例均为恶性.CT定位正确24例(88.9%),定性正确17例(62.96%).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较好的定位判断,并能在定性上显示和解释部分肿瘤特征.
作者:黄子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CEUS)和彩色多普勒(CDFI)监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血流灌注的比较,探讨这2种监测手段的优劣.方法 建立兔肾IRI模型,于缺血前及缺血再灌注后24 h分别进行CEUS和CDFI检查,比较CEUS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各参数和肾椎体两侧缘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舒张末期流速(ED)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兔肾缺血前肾皮质TIC快速上升,快速下降,上升支斜率(Grad)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24 h时,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rea(Area)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24 h时.灌注峰值强度变化A(A)无明显改变.肾髓质与肾皮质TIC相比,上升较缓慢,下降也相应减慢.肾髓质TTP、AT缺血前较缺血再灌注24 h时明显降低,而A、Area、Grad没有显著变化.兔肾叶间动脉PS、ED、RI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变化明显.结论 CEUS的定量指标较CDFI更敏感地反映肾IRI血流灌注状态的变化,为临床无创定量评价肾IRI相关疾病的血流灌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罗志建;李明星;陈晓梅;宣吉晴;张敏;叶帆;王荔;刘慧;陈柯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实体瘤等疾病的主要方法,移植期间消化道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1998年5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的520例HSCT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颖;孙爱华;张曦;陈幸华;刘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转录调控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免疫受体的表达,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的生长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其活化也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2-3].鉴于NF-κB在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作用,研究NF-κB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活化与调节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方年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ω-3脂肪酸后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持续灌注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后处理组(C组)以及ω-3脂肪酸后处理组(D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持续灌注150 min,其余各组均平衡灌注30 min,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C组在再灌注开始前进行4个循环的复灌20 s/缺血20 s,D组在再灌注开始前用ω-3脂肪酸灌注15 min.灌流结束后取左心室心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B组相比,C、D组LDH、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D组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C、D组的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 ω-3脂肪酸后处理可提高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SOD的水平,改善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
作者:张福伟;王颖博;赵小萍;童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32例,其中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96例.将结石击碎成直径小于3 mm的碎块,包裹结石息肉用钬激光汽化切割,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2~4周.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住院时间5 d,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1.81%(213/232),术中15例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碎屑上移至肾盂,术后行ESWL;2例进镜困难,1例输尿管下段狭窄,1例输尿管迂曲成角,均改为开放手术.术后并发出血1例,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闭锁1例.术后随访1~4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5.77%(204/213).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作者:张立冬;李辉;唐为民;何如钢;康开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国中医药本科院校设置现状,提出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建议.方法 采取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方法,对中国设置的25所中医药本科院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有25所,中部地区设置比例较高,且规模较大;平均占地面积1 200亩,平均招生规模1 800人/年,其中中医药类占41.4%,平均设置专业17个,中医药类相关专业比例为38.1%;15所院校拥有中医药类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9所院校在东部地区,25所院校均有中医药类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独立设置中医药本科院校,其中4个在西部地区.25所独立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均设置在经济较好的省会城市.办学指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结论 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需同步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独立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建设的支持与投入力度.
作者:潘伦;吴海峰;何坪;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来本院泌尿外科就诊患者共182例,其中因自身心血管等疾病需长期(超过3个月)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54例作为阿司匹林组,128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PSA检测后两组的差异.结果 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会降低血清PSA的水平,在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结论 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影响血清PSA检测值,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林艳君;王英俊;姜庆;张唯力;梁培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在全麻诱导的同时进行气道雾化表面麻醉,以使全麻下气管插管达到更完善的状态,尽可能避免气管插管的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雾化组和喷洒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喷洒组插管前用喷洒器局部喷洒1%丁卡因2~3 mL行咽喉气道表面麻醉.雾化组则将雾化器的面罩和麦氏F型呼吸回路的氧气管去除,用Y型三通直接将雾化器的盛药器和氧管连在麦氏F型呼吸回路的氧气入口端,诱导开始给氧时即用连接好雾化器的呼吸回路行1%丁卡因3~5 mL雾化给氧和气道表面麻醉,氧流量5 mL/min,诱导完成后即行气管插管.结果 气管插管过程中雾化组在循环稳定、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喷洒组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作为小儿全麻气管插管的气道表面麻醉,麻醉效果好,避免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优势,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行,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缪冬梅;卢彬;周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特点、方法及经验.方法 总结该院消化内镜室2010年1~12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过程.结果 本组69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53例食管异物通过内镜下钳取方式成功取出;11例食管异物被推送入胃腔内解除嵌顿;2例胃内异物体积较小,确认后未进行特殊处理;2例食管异物嵌顿时间较长,嵌入较深,内镜下未能成功处理,后转外科治疗;1例仅见食管黏膜擦挂伤,未见异物.52例急诊采用普通胃镜,其余17例采用无痛胃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简便易行、操作相对安全等特点,特别是无痛胃镜更易于患者接受,更能减少并发症,提高诊治效率及儿童、不配合者、特殊人群的依从性.
作者:杨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PP)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在1年生存期OR=1.08,95%CI:0.91~1.29,P=0.38)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培美曲塞组的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相对减少,两组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相比,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与GP方案治疗生存期相似,但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陶玲;卓文磊;杨帆;朱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体外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状态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培养液诱导5 d,获得未成熟DCs,并分为4组:未成熟组、成熟组、DHA组和饱和脂肪酸(SA)组.经DHA孵育24 h,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48 h,于第8天,Wright-Giemsa染色观察各组DCs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Cs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HLA-DR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2及TNF-α的含量.结果 DHA组细胞上清液IL-12和TNF-α的含量比成熟组低(P<0.01),而SA组与成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A干预下平均荧光强度呈明显下调.成熟组CD80、CD86及HLA-DR mRNA相对表达量比未成熟组高(P<0.01);DHA组比成熟组低(P<0.01);而SA组与成熟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DHA可下调DCs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降低IL-12及TNF-α的释放,减弱DCs的抗原提呈能力,且可抑制DCs体外成熟.
作者:綦晓龙;陈川宁;徐亮;吴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a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mptom,OSAHS)是由于睡眠时反复发生上气道塌陷、肌张力下降、气流受阻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从而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者每晚可发生100~600次,伴随以觉醒作为呼吸重建,并导致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继而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不全或障碍[1].OSAHS的病理生理学相当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与神经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瘦素(Leptin)、Ghrelin起重要作用[2].因此,全面了解Leptin、Ghrelin和OSAH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OSAHS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田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