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金孝东;丁涟沭;卞爱苗;蒋健
目的 对临床分离的233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来源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送检标本进行常规分离培养,并用Vitek2 Compact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和测定其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到233株PAE,其中从痰标本中分离到154株,占66.09%;各ICU 病房共分离到33株,占14.16%.ICU和非ICU病房分离到的PAE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高,分别为83.9%和90.4%;其次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也较高,分别为81.2%和88.5%.ICU病房分离株对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ICU病房分离株.结论 PAE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新的抗菌药物敏感谱资料,以更好地控制PAE感染.
作者:孙珊;张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形态学属于恶性小圆细胞肿瘤,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对较少见,而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更为罕见,仅占整个脑肿瘤的0.1%左右,且多见于儿童,成人非常罕见.平均确诊年龄为9岁[1-3].本院收治1例原发颅内幕上PNET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祥;戴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45例患者中,发生胰瘘23例,发生率为15.9%.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P=0.000)、糖尿病(P=0.046)、残余胰腺质地(P=0.034)及胰肠吻合方式(P=0.039)为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超体质量或肥胖(BMI≥24 kg/m2)较正常体质量(BMI<24 kg/m2)患者胰瘘的发生率高(P=0.027).结论 BMI≥24 kg/m2、质软的胰腺、套入式吻合方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如松;明华;朱天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相应区域功能缺损,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时、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对减轻脑功能损害非常重要.本文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祖其;刘双森;王景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37例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样及40例产后血样,分析产前抗D抗体的检出率、产后HDN发病率及其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的关系.结果 16例(12.60%)RhD阴性孕妇多次妊娠者检测到抗D抗体,10例首次妊娠者均未检出;产前血清抗D抗体的检出率低于产后(P<0.05);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且母儿ABO血型不配合时HDN的发病率高于母儿ABO血型配合者(P<0.05),属ABO血型系统者HDN的发病率高于属Rh血型系统者(P<0.05);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 产前RhD阴性孕妇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发生HDN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ABO血型不配合对RhD阴性孕妇发生RhD-HDN有保护作用,但对产生抗D抗体的检出率无影响.
作者:何子毅;刘赴平;胡应明;张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单侧上肢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为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n=15)和对照组(n=15),患者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匀速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 μg/kg,然后按0.1~0.7 μg·kg-1·h-1的速率匀速泵注右旋美托咪啶维持至术前30 min.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监测麻醉前、注药后10 min、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负荷剂量静脉泵注后MAP、心率比基础值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所有患者SpO2均正常,无呼吸抑制;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右旋美托咪啶组.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麻醉能有效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龚华渠;巩固;周乐顺;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占全部白血病的15%~20%,发病率为1~2万/10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白血病类型.CML以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abelson leukemia virus,ABL)融合基因为主要标志,此基因编码融合型蛋白P210,后者为一种活性酪氨酸激酶,能够导致髓系造血发生异常克隆性增殖,这是导致CML的根本原因[1].
作者:颜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与窦性心律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将22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常规切除的右心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房颤动的定义将标本分为2组:窦性心律组(n=12)、心房颤动心律组(n=10),提取患者心房组织的总蛋白,采用二辛可宁酸(BCA)方法检测总蛋白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房组织SK2蛋白水平.结果 每孔上样量总蛋白为0.1 mg的条件下,窦性心律组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浓度为(1.13±0.12)ng/mL,心房颤动心律组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浓度为(3.98±0.48)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SK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作者:李涛;毛亮;谭晓秋;李妙龄;杨艳;刘智飞;曾晓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70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2组,每组3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高频电容场痔核疗法(HCPT)、长效麻醉剂及MF-坐式多源红外线肛肠治疗仪联合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HCPT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并发症极少,疗效优于单用HCPT治疗.
作者:陈鹏;聂庆明;刘琼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52例,控制并稳定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于早餐前30 min口服格列美脲1~4 mg/次,1次/d,8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治疗后,显效26例(50.0%),有效22例(42.3%),无效4例(7.7%),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餐后2 h血糖、血脂及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安全、有效,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首选磺脲类降糖药物.
作者:廖庆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超声应用价值.方法 对1 064例出生2天至6个月的小儿进行常规髋关节超声筛查,对发现阳性的小儿进行随访检查.结果 1 064例小儿中,Ⅰ型正常髋关节851例.Ⅱa型髋关节生理性发育不成熟202例,对该组小儿进行随访,其中180例于复查时转至Ⅰ型髋关节,2例转为Ⅱb型,1例转为Ⅱc 型,28例小儿因其他原因未能随访结果;Ⅱb型骨化延迟9例;Ⅱc型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Ⅲ型髋关节半脱位小儿1例,无Ⅳ型髋关节脱位小儿.结论 髋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直观、简便、灵活、无创且可重复性强的检查方法,对早期筛查DDH有重要价值.
作者:江怡;李欣;杨晓琴;黄妍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本-周蛋白(BJP)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及热沉淀反应法检测尿液BJP,并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晨尿样本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检出尿BJP阳性42例,其中IgG κ型BJP 26例,IgM λ型BJP 16例;用热沉淀反应法检测,检出尿BJP阳性24例.76例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提示尿蛋白异常的样本经免疫固定电泳的BJP检出率为55.3%,热沉淀反应法的检出率为31.6%.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BJ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曾祝伦;张司兰;熊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上对于肝脏某些病变需行部分肝切除或进行肝移植时,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常需要阻断相应肝段或肝叶入肝血流.这些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而硬化肝脏对缺血更为敏感,也更易发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及肝功能衰竭[1].
作者:王金涛;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对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但是,多数医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缺乏兴趣,成绩不够理想.成人教育学院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原因存在更多问题,该课程的学习困难也大于全日制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可有效促进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医学教育水平[1].
作者:姚洁;董宁;韩品;朱庆双;张丽春;闵嵘;张蕴秀;王培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成本分析法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方法 对该院注射器、洗手液及聚维酮碘使用的3个典型案例进行背景、原因和成本分析.结果 一次性20 mL注射器成本比一次性50 mL注射器、50 mL玻璃注射器成本低;袋装洗手液的成本较肥皂、瓶装洗手液低;小包装60 mL一次性聚维酮碘的成本明显低于使用广口瓶进行灌装所消耗成本.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要有成本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万艳春;王君华;陈飞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下腔静脉、右房长轴切面、主动脉弓与动脉导管弓切面筛查12 000例孕19~39周的胎儿,对心脏的主要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98例,经引产和产后证实80例,其中有10例伴发心外1种畸形,有14例伴发心外多种畸形.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以早期发现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郑远琴;姜川;匡能琼;牟奇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内锌离子(Zn2+)结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48例耐药性癫痫患者作为耐药性癫痫组,另外,2例意外死亡及6例接受颅内减压术者作为对照组.取颞叶组织,在基因芯片扫描预期结果的基础上,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Zn2+结合相关基因TNF受体相关因子3(TRAF3)、Ring和YY1结合蛋白(RYBP)、CCR4-NOT转录复合体亚基4(CNOT4)和核受体4A2(NR4A2)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芯片扫描显示Zn2+结合相关的4个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在耐药性癫痫组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RT-PCR检测获得相同的结果.结论 Zn2+结合相关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
作者:杨柳;周月琴;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对慢性气道炎症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羧甲司坦治疗组.模型组及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熏香烟法制成慢性气道炎症大鼠模型,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在第17~30天吸烟前30 min给予羧甲司坦(500 mg/kg)灌胃.计数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γ-GCS及磷酸化 AKT (p-AKT)的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I3K mRNA、γ-GCS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炎症浸润及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AKT蛋白、γ-GCS蛋白、PI3K mRNA及γ-GCS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减少,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上升(P<0.05).结论 羧甲司坦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γ-GCS蛋白的表达,减轻被动吸烟大鼠肺部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作者:李国吾;夏熙郑;刘待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MSCT资料、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以肠壁增厚为主;6例以肿块为主.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早期呈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则强化不明显.结论 MSCT有助于十二指肠腺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评估有很大帮助.
作者:李茂胜;郑纯彬;李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儿童PS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儿PSVT发作时心率为200~300次/min,以精神萎靡,烦躁、呕吐、面色苍白为主要表现;儿童PSVT发作时心率为170~260次/min,以心悸、胸闷、乏力、面色苍白为主要表现.针对心功能情况选择普罗帕酮、三磷腺苷、毛花甙C或胺碘酮复律成功.结论 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合理药物治疗方案可有效终止PSVT的发作.
作者:沈兴;陈艾;陈书琴;朱红枫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