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体会

蓝立群;蔡碧珊

关键词:麻黄碱, 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0月~2010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48例,通过应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结果 48例喉炎中46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还有1例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平均住院时间5-7天.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做好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封管液在妊高症患者留置针封管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封管液用于正压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一次性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产科住院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B组采用0.9%无菌生理盐水5ml封管.比较两组病人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结果 A组发生堵管3例,静脉炎2例;B组发生堵管15例,静脉炎13例.结论 采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对妊高症病人进行正压留置针封管效果较好.

    作者:梁春雨;李敏;刘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CRT通过双室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使得心室同步化收缩,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率[1].2006 年5月~ 2010年10月我院为10例患者进行了CRT 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廖旻媛;汤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功能改变COPD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气道阻力增加是否与弥散功能降低相关.方法 对于新入院COPD患者首次作肺功能.观察中重度COPD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是否与弥散功能改变相关.结果 治疗10天前后肺功能气道阻力变化无明显差异,弥散功能治疗前后亦无明显差异.但中、重度COPD患者随着气道阻力的增加,弥散功能亦进行性降低,比较中及重度弥散功能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OPD气道阻力增加,弥散功能进行性降低,应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丁黎萍;谷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 例胆道手术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例病人术后发现胆漏,其中胆总管残端漏4例,T 管及拔除后胆漏18 例,T 管术后引流护理不当2 例.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后,其原因主要与胆道变异、炎症粘连松解和操作不当有关,预防应正确处理胆道变异,认真对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对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翁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于医院文化传递的入职教育模式探讨

    医院入职教育是新员工步入新的工作岗位前的培训,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医院文化作为入职教育的导向和核心,符合入职教育的目的,也符合医院文化建设的要求.把握好入职教育和医院文化传递的结合点,将能促进入职教育发挥佳效果,并极大地提升医院入职教育层次.本文将探讨基于医院文化传递的入职教育实施方法和效果.

    作者:章文锋;傅冠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4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59例临床观察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 ET)4周期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共纳入的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59例,均行4周期的E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为CR + PR)为91.5%(54/5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39例,稳定(SD)5例,进展(PD)0例.故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4周期方案在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秦新宪;刘蕾;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克氏针,重建钢板,锁定加压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32例,普通重建钢板44例,锁定加压钢板18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8例.结果 随访6~24月,平均13月,根据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85例,良12例,尚可5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曾仪;江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于诊断性刮宫术后分别应用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率均为100%,停药后米非司酮组2例复发,复发率7.14%,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例复发,复发率10.71%.贫血均不同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均变薄,治疗前后比较具统计学差异,又以米非司酮组更薄.结论 米非司酮及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功血均具可靠疗效.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48例婴幼儿重型麻疹并多器官衰竭的护理.方法 患儿为纠正低氧血症,全部使用机械通气5天以上,血胆红素>34.1μmol/L,血肌酐>177μmol/L.其中2~3个器官衰竭者占总人数的91.7%,3个以上器官衰竭者占总人数的8.3%.采取措施: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计算出入量等多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例患儿因多器官衰竭死亡,46例痊愈出院.结论 婴幼儿病情变化迅速,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的对症治疗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均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闫超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尿素氮及肌酐正常;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59例,单纯随机分为3组,拉西地平组20例、缬沙坦组19例,分别予拉西地平4-8mg,缬沙坦80-160mg;联合治疗组20例,给予拉西地平4-6mg,缬沙坦80mg,用药均1次/d口服,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药单独治疗及联合用药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尿微量白蛋白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血压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幅度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拉西地平、缬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降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两药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吉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的护理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应用大剂量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护理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1~72岁,平均36岁.

    作者:魏桂芬;位树玲;徐美珍;谢欣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8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种类以及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评定I级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时心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妇科门诊患者,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

    作者:曾改鸿;徐羽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曾有腹部手术史而须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取同期无手术史患者100例对照.结果手术史组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对照组98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发生1例并发症(1%).二组中转开腹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腹部手术史并非妇科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根据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切口位置及术后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患者,同时注意术中操作技巧,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孙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手术室感染管理

    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管理.方法 分析手术室感染源,建立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对手术室环境、人员、器械、物品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结果 提高手术人员防止感染的意识,有效降低手术病人术后感染发病率.控制医院内感染.

    作者:张碧红;张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8例癌症患者临终期的家庭护理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

    目的 了解V型斜视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观察16例V型斜视患者术前术后的眼位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正位患者14例(87.5%);讨论下斜肌功能亢进是V型斜视的主要原因,减弱下斜肌功能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桂香;许寿芬;何亚妮;杨朝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所收治的7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73例患者在经过临床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有64例患者得到了痊愈出院,有8例患者以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现了病情的反复性发作,经过临床合理有效的对症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家属满意率较高.结论 临床及时正确的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作好神经内科老年人的护理

    目的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1%以上,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位.因此,我们应关注老年病患这一特殊群体,为其采取相应的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护理.方法 对2010年8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560例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与老年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治愈率及恢复率都有所提高.结论 采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与老年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将大大提高神经内科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静;王小玲;陶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 peripheral ner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病变涉及面广,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表现为局部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者自主神经病变[1].

    作者:林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晚期产后出血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时有效迅速抢救的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9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做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结果 98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临床抢救、护理,预后良好.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认真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时的发现与处理.

    作者:刘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