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名义
目的 介绍他汀类调脂及非调脂作用的临床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经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肾脏细胞,抗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抗癌中的增敏及减少不良反应,抗骨质疏松,预防痴呆,免疫抑制等非调脂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退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节产生的综合症状群.一般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5种,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推拿刺血拔罐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申燕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加强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124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相关病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患者年龄>60岁,原发病重,伴意识障碍,各种侵袭性操作,人工气道的建立等,都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抗感染机能下降,针对相关原因,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特别是对呼吸道的管理,能大大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侯软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4~2010年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4例,脐带帆状附着1例,胎儿畸形1例,死因不详2例.6例孕周小于33周和3例孕周小于36周的患者行期待治疗,所有新生儿均健康出院.结论 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3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存活胎儿预后良好.
作者:姜广利;王保莲;赵孟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作者:庞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h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手术虽然一直被认为是根治前列腺增生症的好方法,但对于年老体弱和同时患有其他病症不宜手术的患者,则必须采用药物治疗方法.我们对爱活尿通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斌;王博;蒋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外科诊疗体会.方法 报告本院收治的2例胃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中文数据库报道的胃小细胞癌的资料.结果 文献报道胃小细胞癌13例,加上本院收治的2例,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7±12.3)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和不适9例(60.0%)、呕血和黑便3例(20.0%)、恶心呕吐2例(13.3%)以及上腹部胀满1例(6.7%).肿瘤部位包括胃窦部7例(46.7%)、胃角胃体部5例(33.3%)、贲门胃底部2例(13.3%)以及吻合口1例(6.7%).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11例以及全胃切除术4例,12例患者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除1例失访以外,其余14 例患者的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仅为21.4%(3/14).结论 胃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根治性切除和辅助性化疗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措施.
作者:刘倩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是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传统的导尿术步骤多,耗时长,由于野战军伤病员的病情及环境特点使用快速留置导尿术即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又不增加感染.
作者:刘晶星;李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常州纳入市疾控医院污水监测范围的医院共11家,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及对污水处理能力要求的提高,目前已有6家医疗单位的污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其余5家医疗单位污水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次氯酸钠消毒.延续以往的经验,疾控系统和污水排放管理处在对这6家医疗机构的污水进行采样评价时把二氧化氯消毒归为含氯消毒剂消毒,按照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表2,接触池出口总余氯6.5~10mg/L(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日均值))及2~8mg/L(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日均值))来进行评价.笔者在此有不同的看法.
作者:王珮;陈小岳;秦黎霞;董惠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表面抗体(HBsAb)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将1200名体检人员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并对3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进行检测.结果 受检者1200例,男性590例,阳性率5.25%,女性610例,阳性率4.1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62.09%明显高于中年组44.97%和老年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广大群众应积极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测,对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加强,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和覆盖率,预防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
作者:张贵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悬吊式腹腔镜技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运用悬吊式腹腔镜技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措施和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在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的情况下,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为众多女性患者所接受.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经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消除手术前后的紧张心理,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玉涛;吕世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心肌梗塞(MI)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来探讨对该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52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早期观察,综合治疗,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结果 52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已有47名患者出院回家静养观察治疗,治愈率超过90%.结论 心肌梗塞(MI)患者及早治疗与护理,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不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CR在小儿摄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0~11岁CR与传统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与传统平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摄影以其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图像特征,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兰香;程五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重建钢板,锁定加压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32例,普通重建钢板44例,锁定加压钢板18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8例.结果 随访6~24月,平均13月,根据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85例,良12例,尚可5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曾仪;江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形成原因及探讨牙隐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临床确诊牙隐裂的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对早期无牙髓及根尖感染的隐裂牙进行全冠修复及调牙合充填修复,对牙髓及根尖感染的隐裂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再行全冠修复.结果 一年后随访,调牙合充填修复24颗,成功15颗,好转2颗,失败7颗.全冠修复活髓牙23颗,成功19颗,好转2颗,失败2颗.结论 隐裂牙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全冠修复是保存患牙的关键.
作者:范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器械清洗的质量更是控制院内感染不可忽视的部分,所以规范器械清洗程序、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袁迎春;刘丛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40例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40例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均采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外科局部换药.40例中治愈15例,好转24例.结论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是确实有效的.
作者:方桂兴;苏庆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5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50例稳定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发热也是相关因素.
作者:温兰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时间及诱发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对我院18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发病就诊时间、症状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冬季、初春和季节交替之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且尤以农村孕妇居多.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孕妇的保健意识及健康宣教,做好高发病季节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爱娟;郭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构成了MS的主要临床特点.MS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有缓解和复发现象.MS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为减少误诊及漏诊,现将我院68例MS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冰;赵雪梅;孙曙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