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兰娟
目的 探讨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成功治愈39例,占86.67%,其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41例.根据病情轻重采取清创、缝合、修补、填塞压迫、局部缝扎、肝固有动脉结扎、修补术、引流胆道与引流腹腔等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性治疗.肝外伤的手术后并发症有原发性与继发性大出血、胆汁瘘、胆道出血、腹腔内感染、应激性溃疡性出血、肝脓肿、膈下脓肿等.术中与术后因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复合伤及严重感染死亡6例,病死率13.33%.结论 准确的诊断及伤情评估,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按不同创伤程度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同时积及治疗其它复合伤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韦启鹏;宋伟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现代的护理模式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作为健康协调者和健康管理者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为病人减轻身体的痛苦及疏解心理上的压力,却将自己的身体健康暴露在危险之中.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每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触摸的是尖刀利针;各种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职业暴露危害着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作者:马菊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 例胆道手术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例病人术后发现胆漏,其中胆总管残端漏4例,T 管及拔除后胆漏18 例,T 管术后引流护理不当2 例.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后,其原因主要与胆道变异、炎症粘连松解和操作不当有关,预防应正确处理胆道变异,认真对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对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翁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于青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导致感染的各项可能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多种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引流管护理不当、不正确的脑室注药、切口脑脊液漏处理不当,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 应严格的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掌握脑室外引流时间,尽可能减少颅脑术后患者各种引流管的放置以及留置时间等,可以减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培义;刘小刚;张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我院182例产妇进行硬膜外置管行分娩镇痛术的探讨,逐步提高了分娩镇痛术的操作与护理水平.方法 硬膜外置管行分娩镇痛术,加强对孕妇产时产程的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结果 与结论分娩镇痛术减轻或解除了孕妇分娩之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郭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局麻手术治疗会厌囊肿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40例经临床确诊为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等离子组在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对照组按常规全麻手术行会厌囊肿摘除术.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组织水肿反应,切除后创面愈合情况,伤口疼痛,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P<0.01.结果等离子组中基本无出血(或出血20-30ml),手术时间约为0.5小时,术后组织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伤口无明显疼痛,创面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治疗,完全符合微创手术要求.结论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具有切除部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微创安全,术中基本无出血(或出血20-30ml)和疼痛,术后恢复快,费用少,无不良反应,使复杂手术简单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谢永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针对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与重点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医院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服务的目标,探讨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如何深化图书馆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作者:高艳霞;赵磊;陈柏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西昌市邛海湖盆周边钉螺分布情况及近四年来螺情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沟渠地图的标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自然村民组进行沟渠查螺,记录每框内的活钉螺数,同时记录沟渠的质地、植被、地形.计算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并全部压碎镜检,计算钉螺感染率、阳性钉螺密度,并与近年来该地区螺情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共查沟渠162条,平均活螺密度0.87只/0.1m2,钉螺感染率0.36%,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较(P>0.05).土沟、环山堰和草沟的阳性钉螺明显多于硬化沟、平地沟和无草沟(P<0.05).结论 近年来该地区钉螺分布及钉螺阳性率相比稳定,钉螺主要分布在有草的环山土沟中.
作者:谢玉先;张敏;彭淼;余希;李科;杨尚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0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监测24 h血压,晨6时至晚10时每15 min测血压1次,晚10时至晨6时每30 min测血压1次.监测期间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结果 检出临界高血压25例,占观察人数的17.85%;根据血压与心率的关系,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及用药时间;血压负荷>40%,左室肥厚者占63.6%.结论 偶测血压增高者,不应轻易诊断为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物,应行动态血压监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血压负荷值超过40%是高血压心脏受累的警报.
作者:王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部抽组心理分队到某野战医疗所,参加以抢滩登陆为背景的实兵对抗演习.在演习中探索了以野战医疗所为依托开设战地心理服务站的实施程序,探讨战时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和方法,预防和减少战时官兵心理疾病,维护和促进广大官兵的心理健康,为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积累了经验.
作者:熊波;林坚;徐芬;王磊;王小林;邵斐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患者数的逐年增多,各个医院的血透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而血透室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历来受到重视,特别是近三年内,全国几家医院发生的血透患者丙肝感染事件,更是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开始制定出一系列针对血透室院感防控的法律法规.海门中医院自2003年底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共完成透析数万人次,其中无一例医院感染发生,因而笔者认为,只要提高认识,措施得当,血透室的医院感染是可防可控的.现结合本院血透室工作对血透院感的防控重点进行以下总结.
作者:施锦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标准的患者共计30例,同时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情况及梗阻程度等进行综合性判断后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且对其进行观察.另外,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Ⅱ期吻合手术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占6.67%),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手术平均时间为(162.00±23.80)min,平均出血量为(182.30±20.00)ml.结论 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案的选取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叶绍光;谢昭雄;黄振添;孙卫江;许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也有人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作者:孙仲秋;祖晓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总结80例胆结石或胆息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重点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的护理配合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80例患者手术配合默契,效果满意,手术均获成功.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术中各种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贡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检验系实验室的工作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规范管理要求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还要加强对实验室生物标本存放、各种有毒有害物品、化学试剂、防火、防盗等的管理,做到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均能达到标准.
作者:张勇;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病人运用护理程序和常规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病人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55例)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结果 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肠道准备清洁效果满意.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行肠道准备,提高了肠道准备清洁效果.
作者:郑业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程长,病理变化复杂,X射线呈现多种多样影像,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煤工尘肺贰期较难鉴别,现将1例煤工尘肺贰期误诊为肺结核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热敷散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6nm.结果 阿魏酸在0.0384~0.34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1.02%(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热敷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段喜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其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较高.为针对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2010年9月对辖区内4家企业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佳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禁止活动,止痛,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途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观察病情,做好急救准备.结果 82例病例中74例平稳转送到医院,抢救成功率达90.2%.结论 院前急救心肌梗塞,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