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邳州市1997-2009年HIV /AIDS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温之花;胡统坤

关键词:HIV/AIDS, 流行趋势,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邳州市HIV /AIDS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1997-2009年报告的HIV /AID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邳州市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2009年累计报告HIV /AIDS 63例,死亡20例.性途径传播24例,血液传播34例,母婴传播5例.结论 2002年以来,邳州市艾滋病疫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全市24个镇中13个镇出现HIV /AIDS疫情,疫情覆盖率达54.17%,血液传播、性途径传播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都有,分别占病例数的53.97%、38.1%和7.93%,性途径传播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疫情出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当前要重点做好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如何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的收集工作

    本文对医疗纠纷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及医疗纠纷档案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何做好医疗纠纷档案收集工作几点想法.

    作者:陈纲琳;熊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

    为了更好地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优化传染病报病流程以及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我院自2008年04月起,依托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了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1].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传染病管理规范化、疫情报告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尤其是疫情报告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儿麻矫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儿麻矫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儿麻矫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矫治和术后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采用自拟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及文化知识评分表、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及文化知识了解程度、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以观察组较好(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残疾的自卑心理和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戴小凤;樊惠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肺炎为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中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小儿的身体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选择疗效明确,相对不良反应小的抗感染药物[1],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提高支气管肺炎的治愈率,我们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洪盛;王金枝;隋瑞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95例患者头颅CT明确脑卒中(而且偏瘫侧肌力0-1级)后检测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然后采用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措施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结果 95例患者经过为期6周的药物、综合康复治疗后,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小于50%18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61%)、有效(肌力2-3级)7例(39%)、无效(肌力0-1级)0例(0%).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50%小于90%32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34.4%)、有效(肌力2-3级)例17(53.1%)、无效(肌力0-1级)4例(12.5%)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90%45例,显效(肌力4-5级)5例(11.1%)、有效(肌力2-3级)28例(62.2%)、无效(肌力0-1级)12例(26.7%).结论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对脑卒中预后评估有积极指导作用.

    作者:任醒华;麦国钊;黄俊杰;林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及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6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II型34例,III型22例.开放骨折12例.累及腓骨干及外踝者8例.结果 56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骨折愈合10~23周,平均17.5周,均愈合良好.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术后配合全面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卓清兰;陈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297例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我们感到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并发症的观察,出院指导等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压疮临床防治新进展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些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的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的感染,甚至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压疮的防治一直是护理学的一大难题,因此,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和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是防治压疮的关键之处.

    作者:张玲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尿道下裂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研究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父母产生的压力反应及焦虑程度,以及他们面对这一事件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问卷式调查法对84例住院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父母进行卷式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能积极应对;文化程度低的患儿父母则消极应对.结论 消极应对不但妨碍个体有效地处理面临的问题,而且还有损于身心健康.

    作者:阮巧;钟秋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正位可控回肠代膀胱术的康复指导

    笔者通过6例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康复指导,指出:术前的康复指导,利于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加对手术的配合程度;术后正确指导患者锻炼新膀胱功能,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新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新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盛红敏;张桂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对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45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根据病史及住院5-7d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四组,分别观察各组近期(30d)病死率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其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糖尿病组及糖耐量减低组与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种糖代谢异常不同程度地增加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病死率.

    作者:扎依达·亚合甫江;古丽娜孜·达吾提;迪丽努尔·塔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失败原因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0.9%,2周内结石排净率96%,并发症发生率约2%,输尿管穿孔1例.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方法较安全,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在基层医院适宜推广.

    作者:周建波;吴万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金尚老师治疗胆系结石病经验

    胆系结石病是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的原因,该病在本地区较为多见.白金尚老师从医30余年,在治疗结石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成为白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胆系结石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伽玛型髓内钉植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伽玛型髓内钉植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伽玛型髓内钉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 空心钉相比,伽玛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少.但是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伽玛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粗隆问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但是应根据患者情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李晓明;卢圆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教育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原因引起可能致命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感染者多数为护士或临床实验工作者,暴露方式主要为暴露于病人的血液,多为针刺伤.而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足,操作生疏,发生针刺伤比率大,约40.3%.标准防护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安全.我院从2001年7月起对实习护生进行上岗前标准防护知识及操作培训,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卫生技术人才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基础,也是竞争力的核心.奉贤区中心医院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与面临医院升级的历史机遇,克服种种困难,不断进行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医院的业务与科研成果得到明显提升,临床业务与科研成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医院的升级奠定了扎实基础.

    作者:龚玉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女性原发性乳腺癌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20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特点、肿瘤大小、病理结果,以及临床分期和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7.56岁,以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73.34%),98例(81.67%)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肿块多为体检发现,肿瘤直径平均3.18cm,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癌(91.67%),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62.50%),淋巴结转移率较高(41.67%).

    作者:李艳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邳州市1997-2009年HIV /AIDS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邳州市HIV /AIDS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1997-2009年报告的HIV /AID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邳州市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2009年累计报告HIV /AIDS 63例,死亡20例.性途径传播24例,血液传播34例,母婴传播5例.结论 2002年以来,邳州市艾滋病疫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全市24个镇中13个镇出现HIV /AIDS疫情,疫情覆盖率达54.17%,血液传播、性途径传播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都有,分别占病例数的53.97%、38.1%和7.93%,性途径传播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疫情出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当前要重点做好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温之花;胡统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个性化护理措施,以降低焦虑情绪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查AMI患者的焦虑程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AMI患者的焦虑程度,个性化护理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法.

    作者:胡新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知道,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1].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2],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3].

    作者:杨容琼;罗媛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