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余延风

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手术方式、疗效及临床并发症,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28例(34条患肢),跟踪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4条患肢中30例成功,手术技术成功率88.2%.结论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如何利用医院档案为医院建设发展服务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一个单位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凭据和历史的见证,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医院档案利用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实行现代化建设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朴今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8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肠吻合组50例、T形管引流组138例,比较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胆肠吻合组与T形管引流组有效率分别为88.10%、70.48%, P< 0.05;两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12%、32.10%,P< 0.05;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胆肠吻合组内各术式比较,Roux-en-y吻合、Warren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有效率分别为90.00%、87.50%、75.00%;三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00%、0.00%、33.33%.结论 合理应用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管结石有效措施之一,胆肠吻合术式以Roux-en-y吻合、Warren吻合疗效较佳.

    作者:张焕长;丁俊理;魏建彬;曾志勤;叶明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诊断及疗效判断.方法 对178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对频发性、多源性等及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诊断可靠作为一种显效、重复性好的检查值得推广.

    作者:吴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对悬吊式腹腔镜技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运用悬吊式腹腔镜技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措施和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在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的情况下,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为众多女性患者所接受.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经过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消除手术前后的紧张心理,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玉涛;吕世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浓度负离子氧疗法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的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浓度负离子氧疗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根据入选标准终确定治疗组26人,对照组24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浓度负离子氧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高浓度负离子氧疗辅助治疗可一定程度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减轻患者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改善ACS恢复后的运动耐量.结论 高浓度负离子氧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应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本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0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双向回血[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向回血法,观察两组回血方法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双向回血法对预防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明显优于单向回血法(P<0.05).结论 双向回血法较单向回血法安全、节力、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婷;翟昌林;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2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鼻侧断端探查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手术中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寻找、注水、玻璃酸钠注入相结合的方法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结果 50例患者直接寻找到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22例患者通过注水、玻璃酸钠注入法发现鼻侧断端,5例患者寻找失败.结论针对不同病例的损伤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不普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安全、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探查手术.

    作者:朱淮成;岳东雷;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因素,必要时血片复核,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目视显微镜,同时对150例标本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操作不正确、标本采取方法不正确、放置时间、温度及上机前标本混匀、振荡时间、力度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正确分类.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目视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对出现疑有异常白细胞报警,应分析原因,目视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或重新采血对比复查.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拓莫兰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能否发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作用,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将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除加用阿拓莫兰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拓莫兰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且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孔媛媛;郭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气囊助产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气囊助产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9.7-2010.7间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235例,气囊助产组615例,对照组620例.结果 气囊助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气囊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囊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钟朝容;郑会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阳痿证治心得

    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故有称:感冒若是百病之源的话,那么糖尿病即是万病之根了,所以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云飞;辛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取术前、术后、以及康复锻炼的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本组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郑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的护理观察

    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盲目大剂量应用阿托品会造成阿托品中毒,剂量从几百到数千,乃至数万毫克不等,其结果是加重了对患者的损害,增加了病死率[2-4].其抢救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阿托品化出现的时间越早,死亡率越低,在4~6h内应达到阿托品化,超过12h则预后较差.因此,阿托品的用量及观察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高校图书编目数据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的编目现状,分析列举了书目数据中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作者:习亚萍;朱超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突破英语发音的几个途径

    学英语的终目的 是用来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能够流利自如地表达自我是口语教学的终极目标.笔者从英语发音在口语中的核心地位谈起,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探索出突破发音的几个途径,即过好音标关;掌握发音的技巧;掌握发音的特点等,对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鲁全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的管理

    目的 加强对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124例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相关病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患者年龄>60岁,原发病重,伴意识障碍,各种侵袭性操作,人工气道的建立等,都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呼吸道抗感染机能下降,针对相关原因,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特别是对呼吸道的管理,能大大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侯软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样本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收治的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的82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及常规护理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7.0±1.0)d明显低于对照组(9.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护士改变被动服务,有计划、有目的 地进行治疗和护理,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护理效果,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任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95例患者头颅CT明确脑卒中(而且偏瘫侧肌力0-1级)后检测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然后采用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措施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结果 95例患者经过为期6周的药物、综合康复治疗后,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小于50%18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61%)、有效(肌力2-3级)7例(39%)、无效(肌力0-1级)0例(0%).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50%小于90%32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34.4%)、有效(肌力2-3级)例17(53.1%)、无效(肌力0-1级)4例(12.5%)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90%45例,显效(肌力4-5级)5例(11.1%)、有效(肌力2-3级)28例(62.2%)、无效(肌力0-1级)12例(26.7%).结论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对脑卒中预后评估有积极指导作用.

    作者:任醒华;麦国钊;黄俊杰;林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七氟烷在门诊小儿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烷用于门诊小儿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包皮环切手术的门诊患儿,年龄3~7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给予浓度8%七氟烷面罩吸入诱导,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术中通过加压面罩吸入3%~5%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患儿首先开放静脉通道,给予丙泊酚2mg/kg,术中采用微量注射泵给予丙泊酚0.5~1ml/kg·h持续输注,同时鼻导管给氧.所有患儿监测并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后5min(T4)、手术结束后15min(T5)时的SPO2、HR和MAP.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出现T2~T5时段的MAP升高,HR增快(P<0.01);A组T1~T5时段MAP、HR水平稍增加,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停药到苏醒的时间,B组>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患者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呼吸抑制两组均未发生.结论 七氟烷用于门诊小儿胃镜检查具有术后苏醒过程平稳、舒适,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叶玉萍;刘涌;付晖;王正坤;倪如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体重指数、FBG、2hPBG及HbA1c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观察组在FBG、2hPBG及HbA1c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在FBG、2hPBG及HbA1c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