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银
妊高症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孕妇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1].特点是重度妊高症,易导致子痫,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月共收治中重度妊高症患者40例,经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曹会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与过程.产妇产后的个人保健和婴儿保健是产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院提倡母婴同室、母乳喂养.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的健康观念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得以充实和应用.
作者:郑小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其中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较高.为针对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2010年9月对辖区内4家企业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基本情况2010年5月25日~6月24日东丰县仁义村二组和仁义村四组,陆续出现22位村民(其中仁义村二组18名,仁义村四组4名)上村西山上采集山菜或到西山农田劳动后出现全身皮疹症状.该皮疹多数为散在性米粒大小淡红色斑丘疹,高于皮肤,压之退色,村民自诉,除极其搔痒外无其它任何临床症状,皮疹首先出现在颈项部或手臂,随后漫延至全身.2010年6月26日经县疾控中心调查后排除了传染性疾病,6月27日卫生局组成了由卫生局王局长为组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和县医院皮肤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内科主任为成员的专家组,到仁义村对出现皮疹的村民进行诊断,专家组诊断为荨麻疹,并提出抗过敏对症治疗方案.
作者:何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手术过程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手术病人进行核对.结果 无一例手术错误发生.结论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有效地确保手术的安全.
作者:刘明玲;苏锦治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危害及其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手术室行气管全麻插管加椎管内麻醉共188例,年龄在60~95岁,手术中发生低体温患者共92例(占总人数48.91%),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结果 发生低体温达到了48.91%,与男女性别无关,与手术种类无关.结论 手术室护士不可忽略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作者:凌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奖金激励机制是提高医院整体效益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改善经营绩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其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现行奖金分配方案存在不少缺陷,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奖金激励机制的方法.
作者:龚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升高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早期有效干预.方法 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RBP4水平.结果 RBP4升高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MI、血压血脂指标(TG、Tc、LDL-C)均高于RBP4正常组(P <0.05),RBP24升高与BMI、TG、FPG、SBP、DBP正相关,TG为其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健康人群中RBP4升高与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作者:李冬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测定血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FT3、FT4、TSH与TPOAb、TGAb.结果 37例甲减患者中DM占16.22%,IGT占5.41%,IFG占16.22%,IGR占21.62%.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糖代谢紊乱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是否还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特别是内分泌医师的重视.
作者:熊君良;张亚红;王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死亡的态度,为促进手术室护士正确看待死亡及开展有效的临终关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郴州市5所医院的102名手术室护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对个人死亡和病人死亡的态度.结果 102名手术室护士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比较积极,得分为7.31 ±0.80;对病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不甚明确,得分为5.90±0.63;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0年及有危重患者接触史,有处置死亡经历者对死亡的认知相对较好.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个人死亡态度是积极的,对病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不明确.应加强对护士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帮助其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减轻死亡阴影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高质量临终关怀奠定基础.
作者:朱艳龙;肖红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已步入老人化,老人摔伤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病.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为老年人骨折的68.41%,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经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愈后良好.
作者:黄玲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顽固难治的疾病,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常伴有不同类型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化生.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其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被公认为癌前疾病,但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资料显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尽早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和临床治疗经验.
作者:武荣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发现的常见问题,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加强健康教育、人员业务培训,争取领导重视,规范工作程序,从而提高筛查率及管理质量,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正常开展.
作者:胡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4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探寻佳的护理技巧,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42例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恢复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健康宣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准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是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良英;许红梅;仉鹏;高影;连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产后抑郁患者的产后康复情况,探讨产后抑郁对初产妇产褥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于2009年01月~2011年01月在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医院和香洲区人民医院作产后42d体检的妇女3016例进行调查.从中抽取产后抑郁患者3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86例在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等方面与观察组相匹配的无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产后康复情况问卷调查两组对象的乳腺疾病、产褥期感染、腰痛和生育性肥胖等方面情况,对上述4方面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作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乳腺疾病、产褥期感染和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生育性肥胖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后抑郁与产褥期康复关系密切.我们应采取恰当的措施,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
作者:陈建英;侯永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江东区7个乡镇卫生防疫机构现状,对全区乡镇的卫生防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资料及相关的调研资料,数据经核准无误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l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独立防保科,5防保机构中共有63人,本科23人,占36.50%;大专25人,占39.68%;中专11人,占17.46%;无学历4人,占6.36%.职称:中级职称12人,占19.05%;初级41人,占65.08%;待定6人,占9.52%;无职称4人,占6.35%.结论 目前乡镇防疫人员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低学历、低职称、低水平、男女比例不均匀,编制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乡镇防疫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9例,女14例,年龄42-95岁(平均61岁),有明确外伤史98例,双侧硬膜下血肿8例,血肿量按多田法计算60-114ml,平均81ml,明确外伤史病例,受伤到就诊42-105d,平均72d,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标准.
作者:杨国防;王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0例,治愈成功65例,成功率达92.86%,血β-HCG达正常时间平均为20.30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平均为18.20天,患者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7.90天.术后患者输卵管通畅有67例,达95.71%.药物副作用较轻,70例中有4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即消失.结论 中西药结合明显提高对异位妊娠的疗效,缩短疗程,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且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重要的是保留输卵管功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特别是为未育、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带来了福音,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胸腺肽α1,疗程24周.对照组单用胸腺肽α1,疗程和用药剂量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和HBVDNA、自觉症状、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腺肽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肝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戴晓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议题,我院有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对医院进行有组织落实医院感染临床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报告医院感染信息资料,利用性息作出管理决策,下达任务,达到对院内人群、科室环境、消毒隔离措施进行一系列检测活动和管理,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