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东区社区疾控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陈凯

关键词:防保人员, 情况, 分析
摘要: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江东区7个乡镇卫生防疫机构现状,对全区乡镇的卫生防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资料及相关的调研资料,数据经核准无误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l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独立防保科,5防保机构中共有63人,本科23人,占36.50%;大专25人,占39.68%;中专11人,占17.46%;无学历4人,占6.36%.职称:中级职称12人,占19.05%;初级41人,占65.08%;待定6人,占9.52%;无职称4人,占6.35%.结论 目前乡镇防疫人员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低学历、低职称、低水平、男女比例不均匀,编制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乡镇防疫工作的开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种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出血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化学法、数值化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消化道出血相关疾病粪便标本596例,分为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和下消化道易出血疾病2组,分别采用化学法、数值化免疫法进行粪便潜血试验,比较2种方法优劣.结果在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化学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数值化免疫法,有显著差异(P<0.05);在下消化道易出血性疾病中,数值化免疫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化学法,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更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诊断;数值化免疫法更适用于下消化道易出血疾病诊断.

    作者:徐朝;李军;郭志强;蒋芬;李基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水通道蛋白调节剂对脑部疾病潜在的治疗价值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种膜蛋白,主要介导水分高效特异的跨膜转运.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达AQP1、AQP4,参与控制脑组织水分的平衡,细胞的迁移和神经元的兴奋性.AQP4调节剂可作为脑卒中、外伤、肿瘤、感染、脑积水和癫痫新的治疗策略.在此我们就水通道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作用及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绍栋;李勇;王立君;张铁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T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CT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探讨其诊断价值及观察疗效.方法 164例脑卒中病人行头颅CT扫描.结果 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117例,发现腔隙性病灶158个,单发病灶81例,两个病灶30例,三个病灶4例,四个病灶2例,腔隙病灶线经测量,短2mm,长20mm,以5-15mm为多见.结论 CT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有特异性的检查之一,在诊断和观察疗效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米玉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C肽测定的临床应用

    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为主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实质是胰岛细胞受损而导致的一系列不可逆多系统并发疾病.尽早发现胰岛细胞损伤程度,尽快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方法 检测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来我院就诊检查胰岛素、C肽的患者189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进行测定.结果 与结论测定血清胰岛素、C肽的水平并结合血糖变化是判定胰岛细胞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佳选择.

    作者:徐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现代化温控系统在血库中的应用

    血液质量是血站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是血站的生命所在,是全站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缩影.血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加强冷链管理是提高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对血液的采集、成分制备、检测、储存、运输各环节实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其中,储存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宁群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发性肾破裂的CT诊断

    目的 分析自发性肾破裂出血的CT表现,探讨CT发现病因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CT发现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其中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5例肾包膜下血肿,4例肾实质内血肿,2例肾周间隙血肿;16例首次CT扫描病因诊断.结论 CT对于大多数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可作出病因诊断,常见是肾肿瘤.

    作者:张剑;孙文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经过心理疏导,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及睡眠质量

    作者:闫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加强尿液分析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

    尿液分析,又称尿常规,是针对尿液标本进行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是医学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分析前变异[1]的深入研究,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得到各临床实验室的重视.

    作者:柳斌;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文献检索的教学探索

    分析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素质等方面.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文献检索,有利于促进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植入循证医学理念,这也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胡雅凌;肖凤玲;李朝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知道,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1].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2],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3].

    作者:杨容琼;罗媛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克氏针,重建钢板,锁定加压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治疗,其中克氏针32例,普通重建钢板44例,锁定加压钢板18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8例.结果 随访6~24月,平均13月,根据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本组病例优85例,良12例,尚可5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曾仪;江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 例胆道手术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例病人术后发现胆漏,其中胆总管残端漏4例,T 管及拔除后胆漏18 例,T 管术后引流护理不当2 例.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后,其原因主要与胆道变异、炎症粘连松解和操作不当有关,预防应正确处理胆道变异,认真对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对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翁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防治及护理经验.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妇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妇共30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及护理进行评估.结果 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2%,5例为软产道损伤,1例宫腔积血引起.结论 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枕动脉解剖研究及临床价值

    颅颈部病变位置深在、解剖复杂,普线和常规的CT , MRI常常不能很好地观察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给诊断和治疗带3图像重建则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优点从任意角度和切面观察病变,弥补横断面不足;对阻挡视线的结构可以随意切割,到以前人们没有注意到的病变结构;对于外科医生正确诊断疾病、选择手术人路和手术中对周围结构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水天;唐西平;吴志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产褥期妇女康复治疗及合理营养

    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各种营养素平衡搭配,保障供给,才能保证乳汁的质量,满足婴儿的需要,使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作者:何宝云;马岚;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48例产伤性出生幼儿锁骨骨折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产伤性出生幼儿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原则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四十八例产伤性出生幼儿锁骨骨折的防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四十八名骨折婴儿经过四到十一个月的随访,发现患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广大医护人员助产前须根据胎儿的重量,帮助孕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采用先进的助产技术,并教导产妇对患儿给予专业护理,就能大限度防止出生幼儿锁骨骨折.

    作者:曹艳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ICU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再加上工作节奏快,体力上的消耗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都会给ICU护理人员带来压力和心身疲惫,更易受到与工作相关的损害.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情况下,ICU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相关疾病,给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现将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王笑华;翟昌林;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3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

    作者:丁安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降阶梯思维法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法在临床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生7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降阶梯思维法教学,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4周实习结束后分析比较学生的兴趣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兴趣满意度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阶梯思维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应急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识别及处理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唐丽;卢腾;刘秀兰;彭文峰;黄艳娟;周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的实施体会

    肺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它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临床观察所见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是否及时就诊、是否合理氧疗及急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有直接关系.通过对80例肺心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从而减少了病情加重发作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提高了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拓展加深业务理论知识,使护士的自身价值通过护患沟通得到体现.

    作者:王美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