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韩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 防治,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防治及护理经验.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妇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妇共30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及护理进行评估.结果 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2%,5例为软产道损伤,1例宫腔积血引起.结论 米索前列醇加用钙剂防治产后出血,疗效满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控制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重建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意义和方法

    本文着重介绍截瘫病人在控制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重建方面的意义和方法,经过临床实践,截瘫病人大部分能自解小便,泌尿系感染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邓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oracle参数open_cursors与session_cached_cursors详解

    open_cursors与session_cached_cursors是影响oracle运行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本文旨在探讨它们的作用机理及其异同点,以及如何监控和调整它们的设定值,使之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性能.

    作者:严睿;符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颈部双叶筋膜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护理

    面部皮肤的缺损往往是外伤、电烧伤、热力烧伤、面部疤痕、皮肤的恶性肿瘤等所引起.切除病灶后常会留较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很多,如皮片移植,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等[1],均不尽人意.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面部的手术治疗需要达到整形美观的效果.我院从2001年至今应用颈部局部筋膜皮瓣改良为颈部双叶筋膜皮瓣对27例面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面部和颈部的形态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蔡小兰;黄新;黄美莲;庞伟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693例高危妊娠分析及管理探讨

    目的 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分析,提高孕妇系统管理质量,为制定预防高危妊娠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按照广西高危妊娠孕前评分标准,对2693例在我院产前检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系统管理,录入妇幼管理系统,定期监护管理.结果 高危妊娠的发生率 23.27%,高危因素居前5位依次是:胎位不正、疤痕子宫、过期妊娠、骨盆异常、不良孕产史.结论 通过对高危孕妇进行系统管理,及时筛查高危,给予监护和处理及随访,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毛锦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长托宁用于预防颈丛麻醉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长托宁用于预防颈丛麻醉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进行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长托宁组麻醉前2 rain静脉注射长托宁0.012mg/kg,生理盐水组麻醉前2min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20min(T3)和麻醉后30min(T4)的血压(SBP和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生理盐水组患者麻醉后的SBP、DBP和HR明显高于长托宁组(P<0.05),两组麻醉前后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丛麻醉时辅以长托宁,可减轻颈丛阻滞后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冰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观察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者发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而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缺陷及衰竭.因此病情护理与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介绍采集桡动脉血标本的方法

    目的 通过此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搏动点下0.3cm的地方做穿刺点,与皮肤60°角针头斜面向上进针.结果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一般垂直穿刺法.结论 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时间,而且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痛苦感觉.

    作者:安春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全麻气管插管意外致杓状软骨脱位3例

    1 病例介绍例1,男,64岁,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气道困难评Ⅰ级,ID7.5#单腔导管.患者术后即出现声嘶、声音低沉症状,术后第2天给予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症状未缓解,术后第16天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左杓状软骨脱位,表麻下间接喉镜下行左杓状软骨拔动复位,复位后声嘶好转,出院时已近痊愈.

    作者:陈坚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目的 评价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选出组长,对课堂中讲到的案例进行分析,授课老师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作出总结.结果 80 %以上的学生认为PBL适合自己,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实践表明P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能有效地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曲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川芎治疗头痛

    1 川芎的功效1.1 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

    作者:沈长青;景艳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正在进入老龄社会,随之而来的老年病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的特殊性,患病后的治疗和护理也有其特殊性,尤其心理护理更为重要.老年人尽管了解衰老是生物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当患病就医时,对病情估计教悲观,明显表现出感情脆弱行为幼稚,稍不顺心,或大肆发泄,或消极泄气.所以对待老年患者的护理,应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互辅助,而从某种意义来说,心理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6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65例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单发肌瘤41例,多发24例;肌瘤合并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浆膜下肌瘤41例,肌壁间肌瘤13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11例;肌瘤数多4个,肌瘤平均直径2.5cm;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7min;术中出血30~200ml,平均80ml.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保留子宫,是一种有价值的微创手术.

    作者:罗碧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8例癌症患者临终期的家庭护理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小细胞癌的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外科诊疗体会.方法 报告本院收治的2例胃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中文数据库报道的胃小细胞癌的资料.结果 文献报道胃小细胞癌13例,加上本院收治的2例,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7±12.3)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和不适9例(60.0%)、呕血和黑便3例(20.0%)、恶心呕吐2例(13.3%)以及上腹部胀满1例(6.7%).肿瘤部位包括胃窦部7例(46.7%)、胃角胃体部5例(33.3%)、贲门胃底部2例(13.3%)以及吻合口1例(6.7%).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11例以及全胃切除术4例,12例患者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除1例失访以外,其余14 例患者的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仅为21.4%(3/14).结论 胃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根治性切除和辅助性化疗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措施.

    作者:刘倩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并发出血的护理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已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率失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收治1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再发心律失常的患者,2个月前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现再发心律失常,再次行CARTO射频消融术.术后股静脉加压超过6h仍出血,经我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快痊愈出院.

    作者:赵宏晶;孙慧;王秋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不良反应.通过ADR监测、分析,将报告反馈临床,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并对药物上市再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集的2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万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海安县城东镇2010年1~12月份细菌培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指导临床规范科学应用抗生素.方法 标本处理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结果 共分离菌株83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3.7 % 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5.4% 酵母样真菌占20.6%.结论 按药敏结果科学应用抗生素.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女性原发性乳腺癌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20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特点、肿瘤大小、病理结果,以及临床分期和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7.56岁,以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73.34%),98例(81.67%)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肿块多为体检发现,肿瘤直径平均3.18cm,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癌(91.67%),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62.50%),淋巴结转移率较高(41.67%).

    作者:李艳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34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34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医(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观察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9字2=43.83,P<0.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合肥市近年来城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包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递减趋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大部分比重,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一半以上.早产与窒息一直是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的第一顺位.结论 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产科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阮仁芝;雒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