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汝花;周倩
目的 对于安氏I类患者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对于2009-2010年度23例使用自锁托槽矫治的安氏I类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德国Forestadent公司生产的Quick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本研究中23例患者均能达到磨牙及尖牙的I类关系,覆颌覆盖正常.结论 自锁托槽相比传统托槽具有明显优势,配合使用高效能的正畸弓丝使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彬;姜玲;刘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ICU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再加上工作节奏快,体力上的消耗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都会给ICU护理人员带来压力和心身疲惫,更易受到与工作相关的损害.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情况下,ICU护士每天面临着各种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相关疾病,给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现将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王笑华;翟昌林;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手术中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寻找、注水、玻璃酸钠注入相结合的方法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结果 50例患者直接寻找到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22例患者通过注水、玻璃酸钠注入法发现鼻侧断端,5例患者寻找失败.结论针对不同病例的损伤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不普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安全、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探查手术.
作者:朱淮成;岳东雷;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天然药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天然药物,并竞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药行业面临着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作者:许龙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20例CRF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每周3次标准血液透析治疗;B组行每周1次常规标准血液透析治疗和每周2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甲状旁腺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B组平均动脉压降低较A组更加显著,与A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甲状旁腺素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血浆RA、AngⅡ、甲状旁腺素等中分子毒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优于血液透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雷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个性化护理措施,以降低焦虑情绪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测查AMI患者的焦虑程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AMI患者的焦虑程度,个性化护理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法.
作者:胡新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1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良性增生疾病占42.9%,其次为炎症占18.6%,而不良病变引起的出血占5%.通过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结合宫腔镜检查定位活检,能准确诊断宫内膜病变.结论 良性疾病是引起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结合定位活检是诊断宫腔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董文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本文结合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简要探讨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原则、使用方法以及联合用药合理配伍等问题.
作者:蒋汉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心肌梗塞(MI)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来探讨对该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52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早期观察,综合治疗,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结果 52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已有47名患者出院回家静养观察治疗,治愈率超过90%.结论 心肌梗塞(MI)患者及早治疗与护理,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不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CT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探讨其诊断价值及观察疗效.方法 164例脑卒中病人行头颅CT扫描.结果 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117例,发现腔隙性病灶158个,单发病灶81例,两个病灶30例,三个病灶4例,四个病灶2例,腔隙病灶线经测量,短2mm,长20mm,以5-15mm为多见.结论 CT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有特异性的检查之一,在诊断和观察疗效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米玉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双向交流的一个平台.康复科技师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达到佳诊疗效果.康复科技师要研究患者的诊疗需求,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知识背景,学会倾听艺术,加强康复科技师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规范化以及业务知识学习,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起到早日康复目的.
作者:邓福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对插胃管患者减轻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及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将10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插胃管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指压合谷、内关穴.观察并记录插管时两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插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观察组插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经统计学处理,P<0.005.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82.6%,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8%,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对急腹症患者插胃管行胃肠减压采取指压内关、合谷穴效果较好.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带锁髓内钉的出现使股骨干骨折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优点在于对骨折周围组织损伤较以前小,操作安全,固定可靠,且能防止骨折旋转畸形,恢复肢体长度而受临床亲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骨折,针对糖尿病本身并发症多,易感染等因素,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故为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糖尿病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对该类病例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故针对该病例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龙智琴;任利梅;刘琼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鱼胆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住的10例鱼胆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回顾.结果 经过治疗9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结论 鱼胆中毒的早期诊治比较重要,应注意对该病及时诊断及治疗.
作者:何来明;吴彼得;连学坚;陈文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发展迅速,微创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疗效确切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其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分析了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69例的病例相关护理及临床资料,对如何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春梅;翟昌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氯诺西康超前镇痛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分别术前30min和手术结束静注氯诺西康16m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4h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结果 Ⅰ组术后1、6hVAS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镇痛效果显著优于Ⅱ组;两组术后24h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郭素莲;严宇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就目前人们面临的就医现状提出了区域医疗的意义以及医疗信息化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郭明霞;黄刊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分层次分组弹性排班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根据神经科护士的职称、学历、实际工作能力,设置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3个层次,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业绩评价体系.对责任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考核及管理,分组弹性排班.对分层次前后的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患者及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论 分层次和分组弹性排班相结合的形式,节约了人力资源,激发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增强了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服务对象和护士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梁廷荣;杨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了解血液采集、制备、贮存过程中引起血液报废及主要原因.方法 对青海省血液中心2005~2007年度中报废血液进行分类统计,并对造成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度共采集无偿献血104910袋,报废量为4071袋,报废率为3.88%,其报废的主要原因为抗-HCV不合格、ALT升高、脂肪血、HbsAg不合格、抗-HIV不合格、黄疸及溶血,再加上人为因素等.结论 采血前对献血者的信息进行核查,规范血液的采集、贮存、分离、运输等环节,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作者:陈荣;赵久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3年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中国大范围地爆发,引起全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深入地思考.在此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中国各部门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机制暴露的问题成为值得我们理性反思和系统化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胥正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