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军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48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后,在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规范了护理工作过程,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娟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55例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即可进食及下床活动,无心血管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发生,原合并症病情稳定,术后疼痛轻微,并发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法简单、可靠、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臧峰;赵庆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黄酸对2,2 ' -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引发人血红细胞溶血抑制的反应动力学,其产生的额外抑制期与大黄酸在红细胞中的浓度有关.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大黄酸和AAPH在水相中的反应.结果 大黄酸可以直接和AAPH自由基反应,捕获水相中的自由基,抑制人血红细胞溶血.结论 大黄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有效保护人血红细胞.
作者:岑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两年多来儿科中毒患者状况分析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的抢救,呼吁加强各种药物、鼠药、尤其是农药的管理;加强少年儿童的人文关怀及素质教育需全社会的努力!对重度有机磷重度患儿的抢救采取反复彻底洗胃,对症解毒,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防止反跳、配合心里护理,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院入职教育是新员工步入新的工作岗位前的培训,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医院文化作为入职教育的导向和核心,符合入职教育的目的,也符合医院文化建设的要求.把握好入职教育和医院文化传递的结合点,将能促进入职教育发挥佳效果,并极大地提升医院入职教育层次.本文将探讨基于医院文化传递的入职教育实施方法和效果.
作者:章文锋;傅冠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手术中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寻找、注水、玻璃酸钠注入相结合的方法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结果 50例患者直接寻找到下泪小管的鼻侧断端,22例患者通过注水、玻璃酸钠注入法发现鼻侧断端,5例患者寻找失败.结论针对不同病例的损伤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在不普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安全、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探查手术.
作者:朱淮成;岳东雷;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颈髓损伤是外伤中严重、危险的一种创伤 ,使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创伤,可引起全瘫或不完全性瘫痪 , 甚至危及生命,此类患者术前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病变部位及受伤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 ,经过系统的治疗和规范的护理工作病人康复率达到比较满意水平现将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
作者:李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总结两次鉴定结论有差异的案例,分析其原因,提出降低差异率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由上海市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再次鉴定案例共430例,与首次鉴定结论有差异的128例,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结果 两次鉴定差异率达29.77%.结论 引起鉴定结论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专家认识不一致,鉴定学科不一致等,应加强专家培训及鉴定队伍建设,缩小鉴定差异率,提高鉴定质量.
作者:薛晓芳;谭鸣;司徒薇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对46例缺铁性贫血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均发现有原发病的基础,其中以消化道肿瘤多见.结论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王玉红;张婧婧;牛新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医务工作者树立的光辉典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白求恩精神日趋淡化,新时期弘扬白求恩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白云;李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复合N2O吸入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进一步评价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20例,气管插管后用50%O2+50%N2O+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初始吸入浓度4%,分别于呼气末浓度达到0.5、0.75、1.0、1.3和1.5MAC时记录BIS、BP和HR等指标,然后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15min后开始手术,观察切皮时患者有无反应.术中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术毕前5~10min停吸七氟醚,观察苏醒期BIS的变化.结果 随着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增加,BIS和SBP明显下降.切皮时有2例患者对疼痛刺激有反应,SBP和HR升高25%以上.麻醉维持期间7/20的患者BP和HR逐渐升高,4/7此期间BIS无相应变化.苏醒期随着麻醉减浅,BIS逐渐升高.结论 双频谱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七氟醚和N2O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深度.
作者:龚清安;司小萌;张兆伟;王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护理质量是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得出的结果.方法文章利用医院护理工作中的统计资料及医院护理工作检查中所得资料,依据模糊数学基本概念作为评价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尝试.结果 文章对该方法的科学性、应用性及指标选取做了初步探讨,并利用计算机简便的统计功能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结论 模型使非量化的工作质量得到量化的处理与评判,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刘姗姗;周金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祛痰剂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用于治疗妇产科术后镇咳祛痰的疗效.方法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为A组,与B组静脉滴注进行比较.用药一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93.33%和90.00%,而A组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沐舒坦针剂超声雾化吸入疗效确切,经济实用,病人易于接受,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医院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概念,设计了数据仓库建立模型,以及建立数据仓库的具体方法.简单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数据挖掘在管理和控制药占比中的应用,后展望了医院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前景.
作者:田霞;许道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血气分析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它迅速提供氧合、通气和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的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及时处理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方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和控制高血压.
作者:朱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考试的方法方式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论述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较之以往的纸笔考试系统能大大提高考试过程中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程度,切实减轻考试组织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考试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着重讨论了该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大型的社会化考试,对计算机辅助的需求日益扩大,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考试人数过多,时间、人员和资金紧张的情形下,传统的考试方法更加难以适应.笔者通过多年从事医学考试系统的研究、题库建设,以面向对象的VB6为平台,实现将传统的纸笔考试移植到计算机,考生在计算机上以人机对话方式完成考试的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考试系统的安装、测试、考试数据的自动上传及系统的卸载等功能;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作弊、提前交卷等情况进行监控;对于因断电或计算机故障造成考试中断,首先要保证考生数据的安全,并在供电正常后,使考生能继续断电前的状态续考.完全实现了纸笔考试向计算机辅助考试的转化.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结果如下:治愈的有116例,占96.67%;显效的有4例,占3.33%;无效的有0例,一次治愈率达98.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是宫颈糜烂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无痛苦、术中无出血或少出血、术后修复期短、不住院、费用低、一次性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使护士了解肠内营养(EN)较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优势,掌握肠内营养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对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讨论肠内营养较全胃肠外营养的优势,肠内营养的营养液的选择,具体应用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提高护士对肠内营养的重视程度;危重病人能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合适的营养支持.
作者:戚海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2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60例,胎膜未破病例6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母亲产褥病率两组无差异.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关系密切.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彭书华;刘锐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