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主动脉夹层11例误诊分析

张玉臣;屈家伟;祁成龙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诊断误诊
摘要:目的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较易被误诊,为此做一总结分析.方法 搜集我院近5年内科收治的1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特殊表现及确诊过程.结果 发现曾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6例,急腹症2例,急性肺栓塞1例,急性左心衰1例,偏瘫1例.后均经心脏彩超及CT、MRI确诊.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对一些表现不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要密切观察及排除.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加权秩和比法的医院经营管理绩效动态综合评价

    目的 探讨用秩和比法(RSR)动态综合评价医院经营管理绩效.方法 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0年医院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该院2010年经营管理绩效较2009年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 采用RSR对医院经营管理绩效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达直观明晰,有实用价值.

    作者:杨建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ltova XMLSpy在情报文献检索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XML语言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源领域的数据库采用了XML格式,合理的应用XML技术对文献资源的挖掘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冼劲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接诊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记为治疗组;另一组单纯手术治疗,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除程度及后期效果.结果 治疗组手术切除率为90.32%,对照组为80.65%,两组间手术切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7.10%,3年生存率为61.29%,5年生存率为22.58%,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38.71%、19.3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手术比较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提高生存率.

    作者:陈铁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TDP、中药贴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特别是湿热瘀阻型.结果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联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金化痰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抛币法)分为治疗组(清金化痰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下降,两组之间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血清IL-6和TNF-α含量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变化及清金化痰汤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程庆;廖芳;钟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8月综合采用口服止痛药,局部热敷、手法按摩及外敷止痛凝胶和限制腕部活动疗法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0~53岁,平均33.9±8.3岁.评价内容包括疼痛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软组织彩超.结果 首诊后1月随访,32例患者主诉完全无痛,VAS评分0分;1例疼痛缓解,VAS评分3分.1例疼痛无明显缓解,VAS评分5分.改善率结果为:治愈32例,有效1例,无效1例.20例患者1月后随访时患处软组织彩超示肌腱周围水肿消失.结论 采取综合治疗并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是治疗前臂交叉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蒋传勇;郑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23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对人工流产者的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术是妇科门诊的常见手术之一.它对妇女的身心健康起着极大的影响.根据临床观察95%以上行人工流产术者,有恐惧、焦虑、忧郁的心理,少数还存在羞耻的心理,这种复杂心理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术后恢复.因此对受术者做好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受术者积极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春红;刘新风;袁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指指背复合软组织缺损的治疗进展

    多指指背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手外科的难题之一,至今无理想术式[1].除手指背侧小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可局部皮瓣转移术修复外[2],既往对此类损伤一般采用并指后腹部皮瓣、交臂皮瓣带蒂或一块游离皮瓣修复,此种术式需多次分指,外观臃肿、病程长、效果差;也有作多块游离皮瓣修复,但各有利弊.

    作者:蔡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静点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点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点硝酸异山梨酯,连用7~10天,给药前后对心功能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短期静点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智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

    目的 评价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口服曲美他嗪6个月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非盲两组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基础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抗缺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冠心病基础用药加口服曲美他嗪每日3次,每次20mg,共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用药的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试验总完成率95%,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4例脱落,无患者因不耐受药物而脱落.与曲美他嗪相关的不良反应共1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亦无明显变化,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临床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继远;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娩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催产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从而防止滥用催产素对分娩造成不良后果.方法 选择360例正常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其中120例未用催产素分娩者为对照组A,240例为计划分娩或促进产程进展使用催产素后分娩者为观察者,根据催产素的用量分为B组(120例,催产素用量2.5U)和C组(120例,催产素用量7.5U).观察三组剖宫产发生率、阴道难产发生率、子宫收缩过强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等.结果 C组的剖宫产率为41.05%,阴道难产率为14.74%,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为30.12%,产后出血率为10.53%,均明显高于A、B两组.A、B两组间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催产素使用剂量较大(>5U)时,分娩异常及相关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增加.因此,应严格把握产前使用催产素的指征,控制产前的用量,合理用药.

    作者:刘瑞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寻求安全有效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方法 妊娠45~65d,ASA I-Ⅱ级,要求终止妊娠的未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用异丙酚术前静注,实验组于异丙酚静注后复合使用氯胺酮0.5~1mg/kg静注,两组病人异丙酚静注剂量均为1~2 mg/kg,麻醉起效后开始人工流产术.术中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和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的镇痛效果有效率为80%,较对照组的60%高;实验组的宫颈松弛程度占90%,比对照组的50.0%高;实验组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冯国良;徐康清;何志恩;冯超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同步循环使用

    探讨同步循环用药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保障机制,分析传统用药、循环用药与同步循环用药对临床治疗和细菌耐药性影响的实质区别.提出:用药单一化、循环用药模式和用药同步化共同构成同步循环用药体系;其实施有待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此前,通过控制采购限制抗菌药物种类,配合循环用药可望对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宏;马守江;刘振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直肠肛管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直肠肛管手术由于操作部位空间狭小,神经分布密集,病人对手术刺激极其敏感,而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效果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我院采用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手术进行观察,以寻求满意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瑞颖;李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鼻咽癌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肿瘤,但是在初次治疗后仍有较多复发.复发病人的再治疗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我院采用IMRT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报道如下:

    作者:李高峰;李桂生;宁四海;黄健;周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怀柔区1459例在职职工健康生活行为习惯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怀柔区1459名在职职工问卷调查,了解怀柔区在职职工健康生活行为习惯,为针对性的作好在职职工健康教育与生活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不同职业在职职工随机抽查145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吸烟者占27.63%;饮酒者占43.52%,其中大量饮酒占1.03%;饮食偏咸占38.52%;偏甜占22.96%;偏油占13.16%;体重超重占34.75,肥胖占12.54%;无规律体育锻炼占47.97%,很少运动占26.59%;存在睡眠问题的占10.08%.结论 在职职工不良生活习惯比较严重,应加强在职职工的健康教育与生活干预,重点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倡导禁烟、正确的体育运动方面作为重点.而在健康饮食方面以低盐、低糖、低脂教育作为重点.在体育锻炼方面以树立正确的运动方式为重点.

    作者:王瑞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和预防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30例老年患者跌倒的个案,从年龄、疾病、用药、发生地点、时间、事件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疾病、设施和环境、心理因素、体位变化等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 为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需要医护人员、护工和病人、病人家属增强预防意识,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改善住院环境,消除安全隐患,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加强护理防护措施.

    作者:严余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康复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侵犯中枢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以椎小关节、韧带等部位的浸润性炎症为主,晚期发生纤维组织增殖、韧带钙化、骨化使脊柱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AS除侵犯中枢关节外,也多有周围关节受累,尤以髋关节受累多见且严重.甚至成为永久性损伤,从而极大地增加了AS的致残率和伤残程度.因此,对AS患者的髋关节的康复极为重要.我院对2010年住院治疗的伴有髋关节受累的AS患者进行了髋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盛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是由于脑组织在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引起的.近年来,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脑挫裂伤患者逐渐增多[1].患者多数昏迷,无法正常饮食,缺乏自觉活动,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照顾[2].本文对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郑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