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马飞;卜庆;刘瑛;骆梅青;涂江江;廖漓漓;董翠梅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截至4月24日,受灾人口达10万人,死亡2 203人,失踪73人,受伤12 135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人员、医疗援助人员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紧急医疗救援之后,灾后卫生防病成为主要的任务.4月15日,重庆市派出了疾控人员前往玉树支援灾后防病应急.现将防病应急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肖邦忠;何亚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与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慢性肾衰竭并发尿毒症脑病的患者,33例行CVVH治疗(CVVH组),12例行常规HD治疗(HD组).观察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电解质水平、肾功能、血浆渗透压、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碳酸氢根离子(HCO3-)及血pH值的变化,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后CVVH组的疗效好于HD组(P<0.05);治疗后CVVH组患者血浆渗透压、MAP、心率、肾功能、血pH值、HCO3-波动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组在透析后血浆渗透压、MAP、心率、肾功能、血pH值、HCO3-浓度波动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VVH组β2-MG浓度、APACHEⅡ评分与HD组患者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能很好清除尿毒症毒素,可以稳定、持续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其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HD.
作者:陈利群;甘华;李正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血浆内脂素、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6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小于7 d,n=22)和持续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7 d,n=24),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n=15)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NT-proBNP、LAD变化.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内脂素、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AD明显增大(P<0.05);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水平与LAD呈正相关.结论 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与房颤的持续性有关,可以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作者:于红玖;赵敏;秦宇;吕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额颞顶区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区颅骨缺损行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头颅外形美观对称,无颅内血肿、皮下积液和术后感染;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新的并发症,原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心理障碍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癫痫于术后消失.结论 数字成形三维钛网颞肌外修补额颞顶区颅骨缺损法操作简便、修补区外型满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姚庆宁;唐协林;刘胜华;夏祥国;顾应江;刘怡东;赵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制备负载多西紫杉醇(DTX)的壳聚糖纳米粒(DTX-CTNPs),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TX-CTNPs,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大小及分布,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载药纳米粒进行体外释药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DTX-CTNP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抑制以评估其细胞毒性及抗瘤效应.结果 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投药比为5.3∶1.0时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CTNPs)形态规则,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75 nm,载药率与包封率分别为(22.4±2.7)%、(59.2±8.6)%.对A549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87±1.35)μg/mL,而同一实验体系下的普通注射用DTX的IC50则为(5.51±0.37)μg/mL(P<0.001),证明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远低于普通注射用DTX.结论 DTX-CTNPs具有一定的控释性能,能明显降低普通注射用DTX的细胞毒性,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化疗药载体.
作者:梁恒伦;童健;李晶;张福伟;阮宝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是医院创新经营和应对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国内外学者一直比较关注医院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在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表评价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陈俊虎;王燕燕;苏汝好;吴进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中、重度COPD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每次3~4喷,3次/天;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4次/天.结果 治疗组在观察期间临床症状、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重度COPD缓解期中应用噻托溴铵能提高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黎联;陈泽芬;董一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指患儿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语言受损和行为异常[1].国外统计显示,脑瘫发病率达2‰~3‰[2].我国约2‰,现有患儿400万~500万,致残率达42%~45%[3],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王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大巴山区伤寒流行特征,总结伤寒在特定区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描述伤寒发病特点和规律.结果 1949~1996年间,辖区伤寒发病4 471例,年均发病率5.18/10万.发病率以1956和1960年为高;以通川区1 676例为多,占病例数的37.48%;每月均有发病,并以5~10月较多;职业以农民为多,工人次之;部分暴发流行时发病有家庭聚集性;流行因素为生活饮用水受污染.结论 卫生基础资源差是大巴山区时有伤寒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伤寒是威胁大巴山区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作者:彭开国;张光明;王仁凡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骶部椎管(简称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的35例骶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患者(共有囊肿46个)的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 特点和手术效果.结果 46个囊肿中17个全切,29个次全切,未发生皮下积液和脑脊液漏;术后MRI复查示囊肿消失;症状完全缓解31例,部分缓解4例,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骶管减压、囊肿壁完全或部分切除是治疗腰骶管囊肿的有效办法;交通孔结扎、生物蛋白胶封闭及带蒂骶棘肌瓣填塞等处理可有效预防伤口脑脊液漏和降低囊肿复发率.
作者:邓立明;李志忠;焦根龙;孙国栋;周志刚;隋杰;任练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临床效果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7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A组(11例)使用普通造影导管,B组(16例)使用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栓塞材料均为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组11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7例(63.6%),1例出血明显减少 (9.1%),止血有效率72.7%.B 组16例患者栓塞后即止血15 例(93.8 %),1例出血明显减少 (6.3 %),止血有效率100 %,A、B 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 组复发5例(45.5 %),B 组复发1例(6.3 %),两组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轴微导管联合持续加压滴注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在防止术后再出血和复发,降低手术并发症方面较普通造影导管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尹刚;郑玉龙;万玉峰;周黎阳;刘淑;张兵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分化、进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4例胃癌和2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Galectin-3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Galectin-3阳性率为84.1%,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93.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组织E-cadherin阳性率为68.2%,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58.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Galectin-3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程剑;林彬;施启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临床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高品质、低费用的全新临床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其指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以促进康复、节约资源,使患者获得佳服务质量.
作者:冯虎翼;刘俊;徐希彦;宁敏曼;李馨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危人群.近几年,重庆市主城区MSM人群HIV感染率监测超过10%[1].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定性调查了解远郊区县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远郊区县尽早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飞;刘松涛;任长庆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给予雌激素及不同浓度的α-ZAL 灌胃,并于灌胃给药治疗5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BGP、TRAP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中、低剂量的α-ZAL可使大鼠的BGP、TRAP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高剂量α-ZAL的干预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 α-ZAL对PMOP大鼠具有降低BGP、TRAP的阳性表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宗少晖;韦波;曾高峰;熊春翔;赵玉玺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及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 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从发病到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及疗程分为7组,对各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各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在进行同样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中,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DL评分及脑电图结果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开始高压氧治疗,疗程越长,患者的NIHSS、ADL评分及脑电图结果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在脑梗死后12 h以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效果好,7 d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仍有临床疗效,并且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作者:王晓红;黄礼群;龚琴;李宁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增龄因素对正畸支抗微钛钉周围骨组织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3月龄和10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应用微钛钉40枚(2枚/只),分别植入在兔双侧上颌骨内.植入3周后右侧加载150 g牵引力,加载3周后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所有微钛钉均保持稳定,无松动、脱落现象.未加载的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3月龄组明显高于6月龄组(P<0.01).加载的微钛钉周围骨组织中RANKL mRNA表达均有升高,压力侧均明显高于张力侧(P<0.05),3月龄组明显高于6月龄组(P<0.05).结论 幼年兔RANKL mRNA 表达增高,骨吸收明显增强,且压力侧更为明显,这可能导致微钛钉在骨中稳定性下降.
作者:谭宇;王洁丽;杨正;庞兰;杨四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自1983年Mazur和Clark[1]首次提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概念以来,其病理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已渐趋明朗.大多数GIST发生于消化道内,早期症状隐匿,并具有潜在恶性特点,故内镜检查在其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由于多种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出现,已经形成较多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结合腹腔镜的联合治疗技术.
作者:傅承宏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自体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EPCs;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MI组(A组)、单纯EPCs移植组(B组)、EPCs移植联合非诺贝特组(C组),每组10只.8周后观察每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死区域内带有5′-溴-乙-脱氧尿嘧啶核苷(5-BrdU)标记的EPCs及大鼠心肌修复情况.结果 8周后C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B组(P<0.05);心肌梗死区域内带有5-BrdU标记的EPCs部分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EPCs移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AMI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大鼠梗死后心脏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独EPCs移植.
作者:杨建峰;朱志勇;魏经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与健康人牙齿脱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老年痴呆提供口腔预防依据.方法 设老年痴呆组(A组)和对照组(B组),由口腔专业医生检查和记录两组受试者的失牙数量及义齿修复情况,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失牙均数明显高于B组(P<0.05);除尖牙外,A组在不同牙位的失牙均数明显多于B组(P<0.05);B组安装义齿的例数明显多余A组 (P<0.05).结论 牙齿脱落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义齿修复可能有助于改善大脑供血.
作者:陈和平;周波;陈松 刊期: 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