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闫军
目的 探讨高强聚焦超声(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35例胰腺癌患者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每次1.8~2.0Gy,每周5次),放射治疗剂量为70~72Gy,平均每例患者接受3次HIFU治疗,对其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CBR),并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 35例胰腺癌患者中共20例临床受益,CBR率达57.14%.治疗前后CA19-9、CE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HIFU热疗联合局部放疗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对肿瘤标志CA19-9、CEA有明显下调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IUD)进入腹腔较少见,IUD异位致肠坏死更为罕见,本院2009年5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腹痛伴反复呕吐1d于2009年5月7日入院.15年前行宫内IUD植入术,5年前绝经后IUD未取出.入院检查:T38.0℃,P80次/分,R21次/分,BP140/10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痛苦貌,上腹轻微压痛,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以右下腹为甚,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妇科检查:子宫右前方约8cm×4cm包块.
作者:饶华;成正军;刘平静;郑乃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生或不伴肠化生,其中伴有特殊肠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Barrett食管是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并以其名字命名.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西方国家.
作者:王珏;王江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E-钙黏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为预测食管癌浸润转移及临床阻断食管癌转移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食管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钙黏素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钙黏素蛋白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47/68)、100%(3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钙黏素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的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25)、72.4%(21/29)、51.1%(8/14),E-钙黏素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钙黏素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22/38)、8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素蛋白在食管鳞癌有纤维膜浸润组和无纤维膜浸润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40/56)、66.7%(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E-钙黏素在抑制食管癌的发生、转移及促进其分化中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江海;李斌;李炳;陈予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又名破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由增殖性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特点是存在多核巨细胞.18世纪由Cooper首次报道为巨细胞瘤,1940年Jaffe等[1]更严格地将其界定为巨细胞瘤,以区别于其他肿瘤.GCT好发于长骨及椎骨骼端,多属骨组织良性肿瘤,少部分恶变.发生于头颈部者少见,以颞骨、蝶骨多见,颌骨、外耳、中耳较少见.
作者:唐江华;胡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是首个可以静脉和肌肉注射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目前刚在中国上市.有研究表明其可减少手术患者对阿片类镇痛药的需求,在治疗术后疼痛过程中,帕瑞昔布钠40mg比吗啡4mg更有效.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综述如下.
作者:黄礼兵;崔苏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心理干预前后家属心理障碍改善情况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强迫等方面因子分超过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遵医行为、重视医患沟通、治疗信心状况等在干预后得到积极改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通过对患者家属有效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胡萍;刘牧;张德荣;张德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发现于炎症区域(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FIZZ)尚无统一的中文译名,是2000年新发现的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家族,其共同特征是N-末端的信号肽和C-末端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具有特异的组织分布性[1].这个家族包括FIZZ1 (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1)、FIZZ2(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2)和FIZZ3(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3),后者即为所谓的抵抗素(resistin).
作者:高凌云;李福平;何作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性反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3例生殖器发育障碍的社会性别为女性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并采用FISH分析其X、Y染色体.结果 FISH结果与G显带核型一致,3例患者均为46,XY女性性反转.结论 FISH 对于性反转颇具诊断价值,对中期分裂相有限及分散不佳的染色体标本均可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方宁;刘祖林;万卫红;祁莹;陈代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国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 共检出病变20例,包括小肠肿瘤5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2例,淋巴瘤1例),血管畸形3例,新鲜出血3例,小肠多发及孤立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2例,小肠糜烂2例,Meckel憩室1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 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率可达83.3%,且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江小云;邓宏;丁顺斌;李耀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六价铬对作业人员鼻部损害的情况及对其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方法 按铬盐接触时间将76名作业工人分为T1组(接触时间小于5年)、T2组(接触时间5~10年)、T3组(接触时间10~20年)、T4组(接触时间大于20年),并以该厂行政、后勤无毒接触史32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式反映铬对鼻部损害的情况,结果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组中鼻部异常症状如鼻痒、喷嚏、鼻塞、嗅觉减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痒、喷嚏、鼻塞症状多见于T1组;嗅觉减退症状多见于T4组;接触组中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鼻黏膜糜烂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鼻黏膜充血、肿胀及鼻中隔黏膜糜烂为多见,鼻中隔黏膜糜烂多见于T3、T4组.结论 铬对作业人员的鼻部损害是明确的,并随接触时间延长而加重.应加强对作业环境的治理,降低铬浓度,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相比之下,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荣;吴继明;王永红;李永强;王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含0.02%氟米松及3%水杨酸的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颜艳等[1]研究结果提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限局性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确切.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作者对复方氟米松软膏与紫外负离子喷雾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与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作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素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精液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结果 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取精方式获得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精子的成熟度可能不会影响ICSI的临床效果.
作者:蒲军;丘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街头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及需求现状,为开展进一步干预措施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采取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整群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街头暗娼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共问卷调查街头暗娼168人,访谈18人.结果 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28%);多性伴,近1周接客数2~100次,平均16.25次;安全套使用率低,近1个月每次使用的频率为26.2%;性病感染率较高,近1年内有32%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结论 开展街头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免费发放安全套、自愿咨询检测及同伴教育的综合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刘惠;曾缓;汪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将253例(302耳) 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GM1组136例(159耳)和对照组117例(143耳).GM1组使用GM1治疗,对照组采用ATP、辅酶A、肌苷和维生素C、丹参等治疗.两组还同时加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吸氧等.结果 经治疗后,GM1组治愈率为48.10%,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愈率为18.43%,有效率为6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对于治疗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周翠英;骆文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为12.81%[1],主要是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多为下颌发育过度,导致前牙反,磨牙Ⅲ类咬合关系.这类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疾患,破坏患者容貌协调,对患者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陈允嘉;王豫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胸部枪伤2+h急诊入院.伤后述气紧,双下肢运动障碍,脐平面以下感觉丧失,无心慌、意识障碍等.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检查:神清,BP112/87mm Hg(1mm Hg=0.133kPa),HR84次/分,未闻及确切心脏杂音,左肺呼吸音明显降低;弹道入口位于胸骨左缘Ⅱ肋间,大小约0.5cm×0.7cm,可闻及气体进出声;出口在右侧肩胛下角.胸8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消失.
作者:谭今;杨帆;杨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微创碎吸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冲洗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Ⅰ组(发病至手术时间小于6h,39例)和Ⅱ组(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24h,31例),连续监测血肿冲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动态变化.结果 Ⅰ组患者TNF-α、IL-1β含量达峰时间早.Ⅱ组患者TNF-α、IL-1β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TNF-α、IL-1β水平更高.结论 超早期的手术可降低血肿冲洗液中TNF-α、IL-1β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石滴坚;程泽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青年人脑梗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青年脑梗死病例48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患者血管病变类型和部位.结果 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为52%,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多(17例,占35%),其次为动脉炎(10%),Moyamoya病为7%.脑叶梗死是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结论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较为常见,脑血管造影在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勇;方传勤;李敬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60例乳腺肿块经针吸细胞学检查且经组织学检查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0例中良性病变157例,诊断特异性为94.27%,误诊率为5.73%;恶性肿瘤403例,敏感性为96.77%,漏诊率为3.23%.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有独特价值,其方法快速、简便,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小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