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美;曾俊;程勤;陈小丽;王莉;卓宏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对3年住院的6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在腹腔镜下行TME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实施专科护理,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减轻术后痛苦、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娜;向佳梅;张朝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围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本科2002~2005年96例70岁以上的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Miles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3年后随访,生存72例,生存率为75%.结论 加强老年直肠癌Miles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降低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向家梅;张焱;刘晓艳;杜雪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观察移植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16.5d(14~21d)、16.5d(15~30d).1例PR患者移植后完全缓解,其余3例持续缓解.2例移植过程中发生急性GVHD,未观察到慢性GVHD的发生.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单一的APTT延长.中位随访时间181d(129~337d),1例于移植后190d死于真菌感染,1例CR2和1例PR分别于移植后183d和129d病情复发,另1例无病存活337d.结论 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切实可行,但需积累更多的资料以进一步观察疗效.
作者:张诚;陈幸华;张曦;高蕾;高力;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王庆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子宫脱垂是妇女常见疾病,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1].本院自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共行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子宫脱垂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丹;赵玲;邱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肺炎临床少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农民,因咳嗽、咳痰、胸痛3个多月入院.该患者长期外出打工,血液HIV抗体阳性,否认性传播及输血史.
作者:吕圣秀;戴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HPV感染发生率明显上升.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并趋于年轻化,对CIN的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近年来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它使用低电压、高电流以用细小的环型电刀可切除宫颈病变.
作者:冯胜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CD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改善脑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杨礼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CD4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结直肠癌病理分化及肿瘤进展的关系,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进而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及5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可溶性ICAM-1(sICAM-1)和可溶性VCAM-1(sVCAM-1)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开腹手术病例进行比较,结合术后病检分析CD44、ICAM-1和VCAM-1与结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进展的关系,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肿瘤黏附因子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分化中低分化及其他组中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虽比高中分化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Ⅲ期组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和Ⅰ期+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前后比较,sCD44v6、sICAM-1和sVCAM-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 提示sCD44v6、sICAM-1和sVCAM-1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不促进肿瘤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不增加结直肠癌细胞转移的趋势.
作者:程勇;王子卫;熊兵红;胡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成人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化疗和放疗的进步,手术治疗仍是目前结直肠癌治疗的首选.虽然在生物学行为上直肠癌被认为与结肠癌相同,但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的特点,直肠癌的手术切除更加复杂.此外,穿透肠壁的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要比同等级别的结肠癌复发率高.鉴于这些原因,直肠癌外科治疗方案的制订比较复杂,并且经常要考虑多种因素.
作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4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光敏剂对阳离子聚合物介导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基亚胺为基因载体,以结肠癌细胞HT29为靶细胞,以pEGFP-C1质粒为目的 DNA,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δ-氨基乙酰丙酸(ALA)、氨基乙酰丙酸甲酯(ALA-HE)、血卟啉单甲醚(HMME)、中介四-(对苯基磺酸)-卟吩钠(TPPSza)等4种光敏剂对聚乙烯基亚胺转染pEGFP-C1效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基于光敏剂TPPS2a及HMME的光化学作用可明显增强PEI介导的EGFP转染,而ALA及ALA-HE无明显增强作用.结论 光敏剂是影响光化学转染增效作用
作者:肖卫东;陈炜;陈祖林;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 (double 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的过程,通过反义链与正义链形成双链RNA,特异性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即通过人为地引入与内源靶基因具有相同序列的双链RNA(正义RNA和反义RNA),从而诱导内源靶基因的mRNA降解,达到阻止基因表达的目的[1].
作者:李士敏;吴丽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在发病48h内行急诊手术,30例顺利完成LC术,6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7d.全组病例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急性胆囊炎合并胰腺炎早期选择合适病例及适当手术时机行LC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李绍银;康开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患者分别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及DSA冠状动脉造影,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SCT诊断NSTE-ACS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结果 16例患者中,与DSA结果对照,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狭窄的准确性为95%、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5%.结论 DSCT能可靠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鲍健;陈宏伟;方向明;邹新农;翟晓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和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种动脉途径可供临床选择.股动脉具有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而易于成功穿刺等优点仍被临床常规采用,然而如何有效减低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一直是介入医师和介入工程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1].
作者:石红春;孙小龙;沈均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阶段的治疗,探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35例进行2ATA的高压氧舱治疗方案,同时随机以35例同等伤情未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患者意识、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大部分生活恢复自理.结论 高压氧能从多方面因素(钙超载、脑微循环、血流动力、能量代谢、轴突功能等)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作者:彭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或黄疸;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明显增加;并可经胎盘转运至胎儿,致胎儿脐静脉血和羊水中胆汁酸浓度也异常增高.大量的细胞、动物毒理学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胆汁酸对动物心脏或心肌细胞有毒性作用.那么,孕期经历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新生儿,其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1].
作者:廖常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肿瘤的放射治疗,涉及到临床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电子学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其中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任何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放射物理的贡献[1].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布的测定和校准,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计划系统参数和数据的设定和采集,计算机临床应用数据的开发以及生物医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都是包括临床医师在内的其他人员难以完成的[2].
作者:周一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甲级愈合率为72.73%,乙级愈合率为19.09%,丙级愈合率为8.18%.无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甲级愈合率高、愈合后瘢痕少等优点,是治疗肛瘘的一种理想术式.
作者:董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EMF)已被证明能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多种骨骼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包括骨折延迟愈合或不连、新鲜骨折、骨质疏松、先天性假关节等[1-2],但电磁场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3-5].为明确细胞和分子水平间的相互作用,人们进行了大量的体外实验.
作者:沈伟伟;赵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的4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34例,占73.91%.共40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复发肿瘤切除,随访33例,1 年生存率77.78%,3年生存率44.44%,5年生存率13.89%. 结论慎重选择保肛手术,根治术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原则是减少复发的两个主要方面,术后的密切随访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明确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后应争取手术治疗并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晚期患者放疗可缓解症状.
作者:杨强;王劲松;余正;周四海;陈太忠;李中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