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laparoscopic surgery,LS)和开腹(open surgery,OS)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术后男性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108例)的病例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尿管拔除时间、自由尿流率、排尿量、残尿量和逼尿肌收缩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LS组与OS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4±1.3)d和(6.0±1.1)d,自由尿流率分别为(18.5±3.1)mL/s和(17.6±3.5)mL/s,排尿量分别为(278.4±35.0)mL和(260.3±45.5)mL,残尿量分别为(14.2±3.3)mL和(15.1±2.5)mL,LS组与OS组比较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没有增加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刘立业;张超;李艳;甘露;刘涛;徐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Bmi-1、cyclin D1、p1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5例不典型增生和60例胃癌组织中Bmi-1、cyclin D1、p16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Bmi-1和cyclin D1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P<0.01),p16的表达显著低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P<0.01).Bmi-1的表达与胃癌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16的表达与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Bmi-1与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Bmi-1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cyclin D1与p16的表达也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1、cyclin D1、p16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是通过bmi-1-p16-cyclinD1通路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虎;栗娜;胡义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肿瘤的放射治疗,涉及到临床肿瘤、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电子学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其中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任何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放射物理的贡献[1].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布的测定和校准,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计划系统参数和数据的设定和采集,计算机临床应用数据的开发以及生物医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都是包括临床医师在内的其他人员难以完成的[2].
作者:周一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δ氨基酮戊酸(δ-aminolaevulinic acid,ALA)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 内产生内源性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IX)规律以及与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杀伤作用的关系.方法 在SW480结肠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ALA诱导SW480结肠癌细胞内产生PPIX的变化规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研究杀伤作用规律.结果 加入ALA后SW480细胞产生PPIX的量随时间延长,PPIX量逐渐增加,加药后8h达高峰,24h后恢复到正常细胞水平.PPIX荧光主要产生在细胞浆内,细胞核内较少.PDT 24h后细胞存活率开始明显降低,PDT杀伤作用与癌细胞内PPIX量呈负相关.结论 ALA诱导SW480细胞产生PPIX的量在加药后8h达高峰,24h后恢复到正常细胞水平,PPIX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PDT杀伤作用与癌细胞内光敏剂明显相关.
作者:陈祖林;杨桦;廖海洋;潘英俊;肖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对3年住院的6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在腹腔镜下行TME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实施专科护理,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对于提高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减轻术后痛苦、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娜;向佳梅;张朝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均能很好地配合术前、术中、术后检查和治疗,护士服务态度满意率为99%,视网膜复位平伏率为93%.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有效地配合手术治疗,对确保手术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方群;胡蓉晖;熊洁;张婧;陶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等进行了随访. 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无局部复发,术后10个月至2年肝脏转移3例.结论 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具有保肛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等优点,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朝军;杨桦;谢娜;王立明;程应东;陈祖林;马小干;罗云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在发病48h内行急诊手术,30例顺利完成LC术,6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7d.全组病例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急性胆囊炎合并胰腺炎早期选择合适病例及适当手术时机行LC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李绍银;康开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过去认为该病仅发生于早产儿,20世纪90年代后,发现足月新生儿尤其是没有试产的选择性剖宫产儿也可发生.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ARDS发生率逐渐升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对本院2001~2008年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易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甲级愈合率为72.73%,乙级愈合率为19.09%,丙级愈合率为8.18%.无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甲级愈合率高、愈合后瘢痕少等优点,是治疗肛瘘的一种理想术式.
作者:董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是否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方法 取近2年来本科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行腰大池引流患者20例.随机抽取近2年来本科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未行腰大池引流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患者颅内血肿情况在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者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第2天,在排除颅内高压情况下用深静脉导管行腰大池引流术.每天引流量不大于350mL,每小时引流量不大于15mL.对照组:未行腰大池引流术,但颅内出血有手术指征者行相应血肿清除术或者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 实验组发生脑积水1例,死亡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脑积水4例,死亡1例,发生率为20%.实验组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
作者:霍建宏;程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一种下丘脑分泌的含10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1971年由Schally和Guillemin首先于猪的下丘脑分离并提纯.作为生理系统的一种重要神经调节物质,GnRH在中枢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调控下,于下丘脑呈脉冲式分泌,经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进入垂体前叶,引起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也呈脉冲式释放,刺激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生成素(FSH)的分泌,从而调节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作者:张中书;商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Ⅰ或Ⅱ级要求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观察各组麻醉前、麻醉后2、5min及苏醒时的SBP、DBP、PR、RR、SaO2变化,同时纪录各组纤支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检查中体动、呛咳及检查后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纤支镜检查,术后无记忆,表示乐于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等.术中3组患者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及术后3组患者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2、5min A组患者SBP、DBP显著下降(P<0.05或P<0.01),B、C组患者SBP、DBP亦下降(P<0.05);麻醉后2、5min A、B组患者RR显著下降(P<0.05或P<0.01).C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缓注可为纤支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快捷的麻醉.
作者:陈菲;谢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RNAi(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 (double 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的过程,通过反义链与正义链形成双链RNA,特异性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即通过人为地引入与内源靶基因具有相同序列的双链RNA(正义RNA和反义RNA),从而诱导内源靶基因的mRNA降解,达到阻止基因表达的目的[1].
作者:李士敏;吴丽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重型颅脑外伤康复阶段的治疗,探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35例进行2ATA的高压氧舱治疗方案,同时随机以35例同等伤情未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患者意识、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大部分生活恢复自理.结论 高压氧能从多方面因素(钙超载、脑微循环、血流动力、能量代谢、轴突功能等)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作者:彭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成人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化疗和放疗的进步,手术治疗仍是目前结直肠癌治疗的首选.虽然在生物学行为上直肠癌被认为与结肠癌相同,但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的特点,直肠癌的手术切除更加复杂.此外,穿透肠壁的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要比同等级别的结肠癌复发率高.鉴于这些原因,直肠癌外科治疗方案的制订比较复杂,并且经常要考虑多种因素.
作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病或Devic′s综合征,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亚型还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一直存在争议.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MO是一种不同于MS的离子通道疾病.1999年Wingerchuk等[1]建立了NMO的诊断标准,几经修订,至2006年发表了新推荐诊断标准[2],都明确了MRI在NMO诊断中的价值.特别是近年各种高级MRI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研究NMO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汤化民;罗天友;李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患者分别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及DSA冠状动脉造影,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SCT诊断NSTE-ACS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结果 16例患者中,与DSA结果对照,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狭窄的准确性为95%、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5%.结论 DSCT能可靠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鲍健;陈宏伟;方向明;邹新农;翟晓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放射复合伤是机体受到放射损伤合并一种以上其他致伤因素所产生的复合损伤,是核与辐射威胁及恐怖活动等条件下发生的重要和特殊的伤类.放射复合伤发生率高、伤情重、救治困难.当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发生态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外对放射复合伤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动向.这些变化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复合伤教学与研究.
作者:史春梦;朱颖;罗成基;粟永萍;程天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且难治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肝癌约50万人,其中 42.5%发生在我国.目前肝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1].近年来,肝癌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有手术、TACE、放疗等,本中心常用的有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立体定向放疗、TACE联合立体定向放疗、p53基因治疗等方法.
作者:吴娅利;刘红;邱昊;李雪梅;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