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淑平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CSEA组),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及效果.结果 CSEA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适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作者:雍其川;汤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的67例患者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通过治疗之后,有效的控制了血压的稳定.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正确选用治疗药物.
作者:钟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烈性传染病被控制,加之人口的老龄化,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作者:迟国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和岗位培训,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提高乳腺占位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在做乳腺超声检查后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方法 200例乳腺占位女性,年龄在14~65岁,平均年龄34岁,做乳腺B超的同时做病理检查.结果 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结论 全面分析乳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配合病理、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体检一起评价,提高B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盛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的监测,从而分析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情况,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病的诊断提供超声学鉴别依据.方法采用东芝66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9例新生儿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用多普勒测定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结果被监测的69例新生儿中,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59例在0.2至0.35之间,10例在0.35~0.42之间.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测量与评价,为鉴别是否为肺动脉高压疾病提供很好的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外专家指出,分娩多变幻体位如站、蹲、走,避免长时间的平卧位,因为这是不符合生理体位的,WHO早在1996年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手册>中就提出自由体位是有用的、应鼓励使用的措施,是转变分娩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1].
作者:樊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换管与拔管的护理、出院指导.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可以为患者减少痛苦和住院时间.
作者:沈文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女性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表现.结果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发现以输卵管梗阻为主的多种导致女性不孕的X线表现.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连曦敏;张一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护理体会.方法 利用孕妇产前门诊检查、孕妇学校集中上课及咨询电话,对孕妇进行个别讲解或集体上课,对5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胰岛素治疗护理、产前检查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59例孕妇都能正视疾病,正确进行自我保健和监护,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孕期护理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对改善孕妇的预后、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亚军;桂秀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分析我院258例心房纤颤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对心房纤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使用华法令抗凝率27.1%,使用阿司匹林抗凝率为44.2%,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者为28.7%.心房纤颤患者抗凝现状堪忧,需进一步加强心房纤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作者:陈德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拟手术病例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孕三烯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随访2a.比较3组疗效和妊娠率.结果 米非司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张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预防补片感染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科室实施的386例补片感染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 实施手术386例,感染6例,占0.4%.结论 采取合理正确的方法补片感染发生几率是可以减少的.
作者:柏文勇;乔宝山;段志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研究中药外治颈椎、腰椎疼痛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上疾病由劳累、受风、着凉、风湿寒邪外侵,筋脉瘀阻、气滞血瘀、出现疼痛和炎症,用电磁式推浴治疗器加水与中药浴双脚来治疗颈椎、腰椎疼痛病.用痹痛剂类药物以温阳散寒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益气温阳、强筋壮骨为主.使专用腿浴袋加水1500ml,加痹痛剂50ml于袋内并放浴器水中.浸泡双下肢43℃以上,每次45min左右,1次/d,7d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消肿去痛100%疗效显著.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针对传统门诊流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医院发展需求,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的方法及措施.使门诊流程更加科学、有效、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终达到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患者满意率的目标.
作者:胡珊珊;舒孝文;钱森;黄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新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168例HP感染初次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用左氧氟沙星0.2g,阿莫西林1.0g,枸橼酸铋钾0.22g,埃索美拉唑20mg po,tid,连服10d.对照组80例,用四环素1.0g,呋喃唑酮0.2g,胶体果胶铋0.24g,埃索美拉唑20mg po,tid,连服10d.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补救治疗HP感染的根除率分别为88.6%和62.5%(P<0.01).结论 新四联方案为安全有效的抗Hp的补救治疗方案.
作者:吴丕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2009年4月30日上午县人民医院通过疾病监测网报告:儿科接诊2例手足口病患儿(未住院).经调查得知:1.1患儿张博文,男,幼托儿童,2003年11月18日出生,家住阜蒙县平安地镇勿可湾村,就读于平安地镇勿可湾村希望小学学前班.患儿于2009年4月29日手、足跟、口腔出现皮疹,无咳嗽、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于29日晚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患儿张博文无外出史、无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自家及学校饮用大井水.患儿有时喝白开水.患儿发病前7天以来,接触的人群情况,见表1.
作者:张利;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胰岛素的早期启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糖尿病患者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可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和内生胰岛素,有效减少并发症和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论 糖尿病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在农村来说,绝大多数病人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到医院门诊,尤其是腹痛常见病、多发病.按中医理论来说不通则痛理论,现在通过2例下腹疼痛的诊疗及转归过程来探讨疾病误诊误治.为了减少误诊误治发生,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或思维,反对违背医德良心(包括:依据患者是否带来经济利益等来判断).疾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预防为主,加强慢性病管理.
作者:刘希娟;朱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康复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0月-- 2008年10月呼吸科门诊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50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2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男38例,女12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6岁,体重指数(BMI)< 18kg/m2,严重的肌肉关节疾病,运动障碍和心力衰竭除外.本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只采取门诊治疗,未采取任何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开始的同时,照常进行常规的门诊治疗,给予心理情绪,躯体功能,生活行为等护理干预,持续8周.第一周每天由护理人员进入家庭走访进行护理干预,第二周隔天一次,此后六周每周两次家访,督促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干预效果,分别测量干预前后FEV1% 、VT、RR、大吸气末压.大呼气末压(PImax、PEmax )PaO2、Brog评分,体重(kg),SWT距离(m),末梢血WBC(×109/L)计数,其中FEV1% 、VT、PImax、PEmax分别测3次取其平均值.结果 本组病人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后,VT、RR、PImax、PEmax 、PaO2、Broy 评分、SWT距离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0.01 )其改善率分别为9% 、20%、13%、11%、14%、20%、16%,体重,白细胞总数(WBC)较干预前亦增加(P< 0.05)其改善率分别为5~6%,仅FEV1% 无变化、无意义.结论 COPD是一种肺功能进行性受损害且不完全可逆的疾病,所以缓解期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和运动耐力,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克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