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肛塞技巧

陈志芳;韩静;费红

关键词:药物, 肛塞, 护士, 护理操作, 直接影响, 心理反应, 熟练程度, 实施过程, 临床, 病人, 特殊性, 问题, 技巧, 技能, 分析, 方法
摘要:药物肛塞是护士在临床上为病人实施众多护理操作中较为简单的一项技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护士操作时的心理反应、护士对操作的熟练程度、护士的方法技巧及病人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了药物肛塞后的效果,鉴于此操作的特殊性,分析临床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42例临床分析

    为观察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我们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舒血宁治疗,同期应用冠心舒合丸治疗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舒血宁组疗效优于舒合丸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B超、CT在健康检查中的应用,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明显增加.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为了提高此病的治愈率,现将2008~2009年本院收治的30例脂肪肝病例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杨锡梅;卜凡叶;王景坤;刘纯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2010年6月本院确认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分散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血压、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所测的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8%.结论 厄贝沙坦分散片具有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权明;谭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昏迷前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对肝昏迷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去除诱因,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肝昏迷的发生及病死率.方法 以54例肝昏迷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为案例,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肝昏迷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只要做到对病人进行神志意识观察,清除某些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的诱因,就可以降低肝昏迷的发生及病死率.

    作者:汪艳秋;马淑平;李忠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产时产程监护——产程图

    产程图分析对产时产程监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程图分析包括胎心率的描绘;宫口扩张曲线图分析和胎头下降曲线的分析.可为产科工作者提供鉴别难、顺产的科学依据,供产科临床参考,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郑彩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03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103例经胃镜确诊的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缺乏典型的症状,并发症多,以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占 13.6%,溃疡易癌变占4.9 %.结论 早期应用胃镜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率和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

    作者:徐邦和;王沁;徐仁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5a 1000 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认真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认真实施和评价.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也有一些不适,但与开腹手术比较却轻微得多.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大量的临床护理转向健康宣教、人性化护理.

    作者:徐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院2006-2009年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川崎病(KD)是易感者感染某种病原毒素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本病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尤其在6-18个月婴幼儿发病为多.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小于6月龄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丹萌;马淑贤;马凤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老年人高血压6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的67例患者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通过治疗之后,有效的控制了血压的稳定.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正确选用治疗药物.

    作者:钟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铺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25例采用利巴韦林颗粒等.5d后统计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95%,治疗组总有效率76%,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干预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病人逐年增多.而老年人大都有骨质疏松,尤其是高龄、女性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性增加,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在平地滑倒、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受扭转,甚至无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就可发生骨折[1].

    作者:彭久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于阜蒙县伊马图镇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病例的报告

    医学地方文献资源是文献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实现医学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终目的.本文探讨了医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在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意义.

    作者:张利;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儿童麻疹的临床分析及降低误诊率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过疫苗但抗体已显著下降者均为易感者.据统计我国麻疹疫苗普种后发病率逐年下降,现在降至10/10万左右,但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因此,加深对麻疹的研究,以有效预防和救治麻疹患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侯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7例HIV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体会

    目的 观察7例HIV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HIV阳性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个人喂养.结果 7例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分别于12个月及18个月时进行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HIV阳性孕产妇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何灿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穴位推拿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炎376例

    肌筋膜炎又称肌纤维质炎,多与受风寒潮湿,和慢性损伤劳损有关.好发部位集中于白色纤维丰富的颈肩及腰部.多数病人发病后到骨科就诊,我科自2007年以来运用手法并穴位按摩治疗此类病人376例,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宗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部位, 受伤的机会较多, 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受伤, 器官变形、面部缺损, 甚至解剖生理功能被破坏和障碍.对于急性创伤合并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诊断与救治护理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倘若在诊疗、救治、护理过程中处理操作不当,则预后差,造成患者颜面部的残疾,心理挫折,严重影响其日后的生活质量.为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严格遵循颌面损伤的护理常规进行急救与护理.

    作者:王亚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管理新观念的探讨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护理部担负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任,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是护理部的重要职能.

    作者:李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

    目的 对孕妇或孕前妇女的血液进行产前免疫学检查,可评估其将来生出新生儿溶血病婴儿的危险性.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夫妇ABO,Rh血型,对夫妇血型不合孕妇作血型抗体筛选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和孕妇体内IgG抗A/B效价成正相关.结论 产前检查夫妇血型,对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追踪检测IgG抗-A(B)效价,是产前预测ABO-HDN发生可能性的较简单而实用方法.

    作者:杨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我院123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10年9月30日收住的123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及健康教育,并使患者自觉遵守治疗原则和要求.结果 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改善自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纠正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水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1].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0%-100%有HP感染,而胃溃疡有50%-70%有HP感染,根除HP后可以使溃疡愈合,并使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2].

    作者:孟文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