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配合体会

杜秀玲;王作香;梁振亚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术后持续心电图监护、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监测,有效膀胱冲洗,术后镇痛和导尿管气囊早期减压,以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全组30例患者,平均住院13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监护和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腔镜术后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7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45例,给予生理盐水做安慰剂对照.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4h、8h、12h、24h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4h、24h视觉模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h、12h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内,均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胸闷等症状,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17.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原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超声在急诊重症诊断上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本文总结了超声诊断在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患的医疗诊治方面的历史及国际国内的现状.阐述了超声的临床应用、技术优点、技术需求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作者:沈立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目的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皮钉固定的办法预防皮瓣坏死.结果 乳腺癌17例,男1例,女16例,年龄28~74岁.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其中纵行梭形切口12例,横行梭形切口5例.结论 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效果满意.

    作者:洪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措施

    目前,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情绪变化及其复杂,很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医患矛盾、医护矛盾、患者之间的矛盾等一种种矛盾造成了护士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护理工作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感染的危险、针刺的危险、化学毒素的危险、放射元素的危险等,这些因素也使肿瘤科护士在生活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如果不能及时学会应对这些压力,很难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作者:马耀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的综合治疗

    目的 高血压病人的综合治疗.方法 选择50例高血压病人(年龄在40~78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合并有糖尿病16例,合并高脂血症20例,连续随访4个月),除常规降压外还给予其他治疗.结果 经过我们的综合治疗,所有患者的血压都得到理想的控制.结论 综合治疗对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山红;邓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发性创伤病因分析与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病因析与急救护理.方法 分析了4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因与急救护理,并提快速伤情评估、优先处理致命伤、准确执行急救程序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25例,致残5例,死亡10例,好转7例.结论 护士增加急救护理意识,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时,迅速分析病因、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残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陆彩虹;王秋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184例胸腔内注入尿激素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关键是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胸水的颜色及指导病人适当的活动,加强营养和心理护理.本组184例出现发热4例,血性胸水19例,但均未出现血色素下降的情况.

    作者:王晓岚;康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银屑病患者心理治疗方案探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目前认为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银屑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1].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对银屑病的心理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苏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我院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与医院图书室的服务支撑

    新医学模式下,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已发生变化,必须汲取多学科、交叉学科、相关学科的新知识,适应医学发展的特点,必须转换观念,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相关资料,这不仅事关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是关系到广大患者战胜疾病的迫切需要,从而取得他们对医院的充分信任.科技兴医,科技兴院,医学信息必须先行,在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加大需求的同时,为医院广大的医务人员作好优质的服务支撑,是医院图书室的服务宗旨和不懈追求.

    作者:皮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维生素A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与免疫抗体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4例,对照组100例,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的变化.结果 维生素A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生素A治疗后较治疗前IgA及IgG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生素A可通过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来提高治疗小儿RRTI临床疗.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改进慢性肛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疗效.方法在肛管后正中纵形切开长约1.5~3.0cm,切断内括约肌,扩肛并游离皮瓣后将两侧皮缘与切口基底原位缝合.结果 89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8例,信访11例,无合并症和后遗症.结论 纵切纵缝术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其更适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作者:林中超;彭洪;祝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5例,术中使用前正中切口或前外侧切口.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栓塞.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术后平均优良率92%.结论 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变短,手术出血量少,固定稳定,骨折不愈合率明显减少.尤其对于骨折疏松合并骨折患者,术后下地康复时间较传统手术明显提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成玉;程力;高剑锐;花雷;王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探析

    目的 探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法 对66例住院GPP患者病例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种因素可导致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感染和滥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主要诱因.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能与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有关,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疗效确切.结论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宜选用非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作者:曾奇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彩超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诊断甲状腺腺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大小0.8~4.5cm,平均2.7cm,共48个结节,其中单发结节32例,多发性8例.位于左叶者17例,右叶者20例,峡部2例,双侧叶多发者1例.甲状腺内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光滑,内部呈均匀实性回声或囊实混合性回声,具有相对一致性,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后方回声无衰减,周围组织回声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供情况视腺瘤大小,较大腺瘤血供较丰富,一般腺瘤可见少许血管,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围绕.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容易给病者作出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还需与临床其它检查密切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丰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观察3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的病情变化,针对性加强预防措施、及早正确处理颅内动脉瘤及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防止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术中予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通过有效的护理避免出血、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成功栓塞 36例动脉瘤病人,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因肺内感染死亡.结论 围术期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施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常波;郑卓双;方坚玲;蔡楚红;李宜襄;林卓美;李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3例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总结

    本文报道13例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中1例患者于病程第5 d出现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15 d后拔管,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在7-37 d好转出院.本组无听神经受损.结果 治愈5例,好转8例,无1例死亡,有效率100%.

    作者:仲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火罐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脑出血脑梗塞患者由于肢体运动功能和吞咽功能减弱,意识丧失,误吸,排痰能力丧失等而并发肺部感染.早期治疗各种颅内外并发症,防止各并发症相互叠加而加重病情,是提患者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此类病人经常给予翻身、叩背、及时去除痰液、注意背部保暖等背部护理措施,及抗菌素治疗,再有就是长期卧床反复感染造成对抗菌素不敏感.我们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又加入了背部火罐疗法.

    作者:徐娜;魏欣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胫腓骨骨折的闭合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分析

    探讨采用闭合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加之以悉心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情况,归纳出闭合交锁髓内针这一治疗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成功率.通过实施闭合交锁髓内针这一治疗方法,案例56例,术后基本能实现解剖复位,未出现断端成角及分离现象,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调查,临床满意率达到90%以上,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杭明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统计方法在医院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统计特点,阐述现代统计方法中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在医院统计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医院统计工作者更科学、高效的从事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左振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需要术后镇痛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子,一组给予布比卡因与吗啡镇痛方法,一组给予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镇痛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各个时点的VAS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与吗啡组与氯普鲁卡因和吗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麻木感布比卡因与吗啡组高于氯普鲁卡因和吗啡组(P<0.05).结论 氯普鲁卡因与吗啡配伍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罗勇;黄恳;黎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