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轨迹特征的初步研究

肖遥;秦朴;赵蔚萍;杜跃华

关键词:AngleⅡ2错(牙合), 髁突运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摘要: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AngleⅡ2)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特征,并比较与个别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 AngleⅡ2患者20例,其中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9例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11例,个别正常(牙合)15名,利用CADIAX(Ⅲ型)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分别记录前伸后退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并对其运动特征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 AngleⅡ2髁突前伸运动轨迹左右基本对称,重合性好.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其髁突垂直向大位移和矢状髁导斜度均大于正常(牙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leⅡ2错(牙合)前伸运动的垂直分量较大,可能与前牙深覆合和髁突位置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其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无显著影响.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呼吸道疾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将近年来收治的胃食反流病(GERD)96例误诊为呼吸道病48例,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6例次,哮喘12例次,慢性咽炎10例次,肺炎8例次;经胃镜检查诊断为Ⅰ级反流性食管炎12例,Ⅱ级CERD 28例,Ⅲ级CERD 8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西咪替丁、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治疗后,炎症消除.结论 医务人员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避免和减少其误诊的关键.

    作者:蒋月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982名市级机关干部口腔牙列缺损调查

    目的 探讨重庆市机关干部牙列缺损及义齿修复状况.方法 用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了解受检人群口腔情况.结果 牙列缺损患病率47.76%. 义齿修复率70%.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牙列缺损是中老年干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作义齿修复的比例不太理想.

    作者:朱晓明;胡昌蓉;梅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正颌患者颅面部硬组织特征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研究

    目的 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分析骨性Ⅲ类正颌患者颅面部硬组织特征,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模型外科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对33例骨性Ⅲ类正颌患者(18~39岁,ANB角<-4°)的颅颌面硬组织特征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AS9.0进行Tukey检验和ANOVA分析.结果 本研究发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正颌患者的颅面部硬组织特征可区分为低角型、高角型、上颌正常型和关节窝后移型,4组均数ANOVA分析发现,11项分析指标的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elaire头方法可较全面识别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发育特征并进行相应的正畸-正颌诊断设计,利于术后疗效的稳定、协调,值得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梦苇;宋锦璘;王涛;邓锋;冯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现代医学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要求与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将百倍于往昔.作为信息服务传递枢纽的图书馆,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的纸质型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的变革时期.

    作者:吕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52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 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60 %左右[1],呼吸道感染中RRI比例大约占10 %左右[2] .

    作者:杭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颅面结构生长变化的分析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颅面硬组织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39例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少年组(20例)与成人组(19例),利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 成人组与少年组比较,SNA、ANB增大,提示上齿槽向前生长显著,而下齿槽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下颌角、GoGn-SN、Y轴角减小,下颌随着生长作用而向前向上逆时针旋转;前面高、后面高、后面高/前面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后面高比前面高有相对多的增长.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氏Ⅱ类2分类女性患者矢状向、垂直向异常日益严重,且颅面前后垂直生长量不相等,造成下颌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加重前牙深覆合.

    作者:赵蔚萍;秦朴;肖遥;杜跃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产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新生儿产伤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产道受严重压迫而造成的损伤,可以是正常分娩中的损伤,也可以是产程延长、胎位异常、骨盆相对狭小、分娩机转不当或手术助产引起的损伤.本文献报道新生儿产伤约占新生儿总数的5~12/1 000.

    作者:甘晓玲;刘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轨迹特征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AngleⅡ2)错(牙合)髁突前伸运动的轨迹特征,并比较与个别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 AngleⅡ2患者20例,其中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9例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11例,个别正常(牙合)15名,利用CADIAX(Ⅲ型)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分别记录前伸后退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并对其运动特征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 AngleⅡ2髁突前伸运动轨迹左右基本对称,重合性好.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和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AngleⅡ2患者其髁突垂直向大位移和矢状髁导斜度均大于正常(牙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leⅡ2错(牙合)前伸运动的垂直分量较大,可能与前牙深覆合和髁突位置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其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无显著影响.

    作者:肖遥;秦朴;赵蔚萍;杜跃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2例喉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何帮助和指导患者大程度地自理和恢复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提高生存质量是作者探讨的新课题.现将本科32例喉癌患者的康复指导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伍友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除理疗、药物治疗外,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临床上亦比较常用.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并植入钛合金钢板可有效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是恢复颈椎功能的有效手段[1].但因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并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对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艳颖;王银萍;洪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基于HL7标准的XML语言在口腔正畸电子病历中的运用

    目的 基于口腔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探讨基于HL7标准的XML语言在口腔正畸电子病历数据结构以及录入、交换、集成、存储、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在新一代口腔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基于Windows 2000/XP平台,以XML语言和HL7标准为具体手段,构建口腔正畸电子病历功能模块和网络运行构架,开发出面向正畸临床的网络化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结果 基于HL7标准和XML语言的口腔正畸电子病例可准确、方便地进行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了正畸专科电子病历的结构、操作、数据交换和安全等问题.结论 本研究为口腔正畸医师和医疗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高度信息化的正畸临床资料管理模式,提高了口腔正畸专科医疗质量控制手段和管理效率.

    作者:冯格;宋锦璘;明志强;陈定根;邓锋;董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恶性血液病主要指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近年来随着大剂量联合化疗、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临床上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逐渐增多,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性打击,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日益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许利民;王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水疗对便秘型IBS患者胃肠激素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结肠水疗前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乙状结肠黏膜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便秘型IBS患者15例,予结肠水疗3次/周,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含量.结果 治疗前,便秘型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MTL、VIP、SS以及血浆中VIP、SS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MT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便秘型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MTL、VIP、SS的含量较之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水疗治疗便秘型IBS可能通过调节患者乙状结肠黏膜的胃肠激素水平,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重发;金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左旋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36例非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给予左旋卡尼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谭仕碧;熊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492例口腔修复患者基本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修复患者对口腔修复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92例口腔修复患者关于口腔修复基本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对口腔修复基本知识的需求很迫切,其中修复效果是患者为关注的问题.不同年龄的人对口腔修复知识的需求在多数项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关于修复基本知识的需求量很大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达到人性化服务的目的.

    作者:龚媛媛;王璐;赵玉;陈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牙颌面畸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方法 在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制定正畸、正颌共同方案,先行术前正畸矫治,然后行正颌外科手术,术后行必要的正畸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面型及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在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茜;王涛;宋锦璘;刘珉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查新检索咨询委托单的填写与查新检索质量的关系

    查新咨询工作是由具有查新资质的信息咨询机构的查新人员按照一定的政策法规要求,通过机检和手检等途径,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对比分析及综合分析,为评价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的新颖性提供文献查证结果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工作[1].<查新检索咨询委托单>是项目研究人员委托查新的科技项目要点说明书,是检索人员进行查新检索的重要依据.

    作者:齐孝声;陈秋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蜂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扫描电镜观察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蜂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蜂胶醇溶液及含氟涂膜分别涂抹于制备好的过敏牙本质标本,SEM观察筛选佳蜂胶浓度,采用可视分级评价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结果 3%蜂胶醇溶液能够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并渗入小管内达到(44.88±0.63)μm;治疗牙本质过敏症4周(1次/周)后即刻、1个月、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5.65%、84.78%和82.61%.结论 3%蜂胶醇溶液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朱立芬;林居红;蒋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拔牙方式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前后颏唇部变化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拔牙矫治方式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矫治前后颏唇部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30例,据其不同拔牙方式分为A组: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前平均年龄(14.3±1.2)岁];B组: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和2个下颌第二双尖牙[治疗前平均年龄(13.3±0.8)岁],应用术前术后的头颅侧位片对比测量软硬组织的变化,分析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的SNA 、SNB及ANB改善均获得较大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上唇凹深度、Sn-H(mm)、LL-H(mm)、Si-H(mm)和H角的减少均较B组显著,矫治后A组颏突度及厚度>B组.B组颏部垂直向高度的增加

    作者:邱靓星;邓锋;张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 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异丙酚手控输注组(M组)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M组手控给予异丙酚2.0mg/kg,扩张宫颈管时再追加异丙酚20~30mg,术中根据患者的反应每次酌情追加异丙酚20~30mg左右至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T组采用Diprifuor TCI系统给药,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扩张宫颈管时靶浓度增加到4.5~5.0μg/mL,而后以3.0~3.5μg/mL的靶浓度维持至手术结束.结果 T组异丙酚用量>M组异丙酚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T组,而苏醒时间及自动坐起时间明显长于T组.M组MAP、HR和SpO2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肢体不自主扭动M组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TCI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较异丙酚MCI有苏醒快、恢复质量好、麻醉效能高等优点.

    作者:刘朝文;邓莉;王恒;刘春;李有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