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倪卫东;高仕长;梁安霖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子宫内膜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2型受体(AT2)分布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9例无排卵性DUB患者为DUB组,于黄体酮撤血后1个月左右分别行诊刮术.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各组子宫内膜AngⅡ及AT2表达进行细胞组分定位,计算机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量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螺旋动脉管周基质细胞的灰度值(灰度值越高,表达越低).结果 PCOS组子宫内膜腺上皮AT2友度值高于DUB组(158.3±13.6 vs 147.9±11.4,P<0.05),其余各染色指标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UB患者腺上皮AT2明显高于PCOS患者,不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可能与功血发病有关;PCOS患者腺上皮AT2较DUB低,腺上皮更易于增生,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
作者:周洁春;郑建淮;艾红;柏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占脑血管病的44%[1].
作者:刘艳艳;卢晓蓉;黄潇湘;王鹏先;彭显英;刘春兰;袁云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一种腰骶椎前路手术的新入路.方法 切开外侧腹部肌肉及其腱膜,钝性分离并暴露深层腹膜,将腹直肌鞘与腹膜钝性分离,牵开腹膜内脏器,切开前纵韧带及骨膜,向周围推开即可显露第5腰椎及骶椎前部.结果 该手术入路切口短,损伤小,出血少,不需切开腹直肌鞘,既能彻底显露腰骶椎前侧椎体及椎间盘结构,又避免了切开腹膜、经过腹腔的操作过程.结论 手术方法简单、操作技术方便,比传统的经腹腔前入路损伤小,也同样达到理想暴露的目的 .
作者:初同伟;艾建国;周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通过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获得10个月~4年(平均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屈度矫正,脊髓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评级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多数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作者:杨阜滨;王炜;王霁;谭祖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方法 总结本院2000~2006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的内瘘手术64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钛轮钉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直接缝合法行内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年内瘘通畅率达93.8%;钛轮钉端吻合建立的动静脉内瘘为71.9%.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用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效果好,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
作者:刘春;王倩;周泽梅;彭献代;颜俊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对5岁以上儿童应用成人电子胃镜进行上消化道检查,对疾病谱进行分析,并探讨成人胃镜用于儿童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167例5~16岁接受胃镜检查的儿童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分为5~12岁和12~16岁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顺利完成167例儿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83.23%.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12~16岁组上消化道痰病检出率较5~12岁组高(P<0.01).结论 成人型电子胃镜对5岁以上儿童检查安全性高;镜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其次分别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随年龄增加,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增多,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增加.
作者:周敏;蒋光吉;张晓琼;邓洪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口服药物组52例(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50例(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血糖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病情稳定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提高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平衡记分卡是在绩效管理领域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评价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绩效评价工具.探索实践证明:在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融合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和方法,对发挥医院的竞争优势、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大刚;杨坤蓉;胡怀东;肖庆莲;余平;左国庆;任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负压吸宫术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术中疼痛仍严重损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目前虽有无痛人流,但因其费用高,有麻醉意外的可能,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门诊应用术中宫颈局麻止痛,收到了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剑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是一个常规护理.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麻醉的影响,产妇不能在术后数小时内自解小便,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为24h,并持续开放[1].作者采用术后6h开始夹闭导尿管,患者自感有尿意时放1次尿液,以锻炼膀胱功能[2],经分段制比较后,发现拔除导尿管的佳时间是术后12h.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陶娅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由于运动机能退化,反应迟钝,容易受伤,同时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症使得外伤后髋部骨折发生率大大增高.据统计,美国现在每年有250 000人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估计将达到现在的2倍[1].我国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约有100万,其中95%为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常合并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疾病,发生骨折后,其治疗风险性和难度加大.
作者:蒋电明;杨友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2003~2006年共收治该疾病180例,选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再出血22例,上消化道出血41例,肺部感染53例,肾功能障碍67例.结论 加强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认识,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家龙;雷方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临床实习是每位护校学生的必修课,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创伤专业化、一体化救治中心之一,是全军唯一的战创伤中心,也是医院中急重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根据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做好护生的急诊带教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作者在临床带教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作者:王芳;张敏;张连阳;姚元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腹腔镜手术组339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0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8.85%(30/339),有2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其余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和基础护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饶芸;李雪玲;骆群;徐萍;赵永亮;雷晓;余佩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孕妇,27岁,G4P3,孕33+5周,超声所见:双顶径9.05cm,相当于孕36+5周,头围31.2cm,相当于孕34+6周,胸围24.5cm,腹围28.6cm,相当于孕32+4周,股骨长3.81cm,相当于孕22+1周,胫骨长3.75cm,腓骨长3.75cm;肱骨长3.9cm,尺骨长4.2cm,桡骨长4.0cm;胎儿足长6.4cm.
作者:熊秀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胸腹多发伤(本组包括胸腹联合伤)是严重、危重、复杂外伤,病情发展迅速,失血量大,病死率高,如何尽快地阻断休克进程是诊治的关键[1].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抢救手术治疗149例胸腹多发伤,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焦春艳;余正;沈学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未修复喙锁韧带15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并修复喙锁韧带9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6d,平均1~2d.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进行评价.锁骨钩组优13例,良2例,克氏针张力带组优8例,良1例,患者无感染,无金属内固定物折断及松动,肩锁关节未见脱位或半脱位.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练,疗效满意.
作者:胡建华;李帮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本院共收治105例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年龄60~83岁,其中60~69岁、70~80岁、大于80岁的结石患者分别为60例、36例、9例.结石直径5~31mm,应用HK-V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1~6次,间歇10~15d复震,经ESWL治疗后10、20、60、90、120d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B超、腹部平片(KUB)检查、肾功能检查及随访.结果 结石在3个月内排净率91.4%(96/105),有效率达97%.出现腰酸9例(8.6%),腰痛1例(0.95%),短时肉眼血尿11例(10.5%),镜下血尿100例(95.2%),泌尿系感染1例(0.95%),石街形成1例(0.95%),偶发心律失常1例(0.95%),高血压2例(1.9%).结论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碎石效果不同.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首选的非侵入性疗法和首选方案,该方法采用低能量、少次数治疗结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效果满意,总体较安全.
作者:黄德胜;钱学华;张水林;王剑华;李红岩;尤春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19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DDP 50~80mg/m2、阿霉素或吡喃阿霉素40~60mg/m2及丝裂霉素8~10mg/m2,经支气管动脉缓慢注入,4周后重复;112例采用EP方案全身化疗:DDP 25~30mg/m2,静滴,d1~d3;VP~16 100 mg/m2,静滴,d1~d3,21d为1周期.结果 两组均无CR病例,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PR 65例,SD 36例,PD 6例,总有效率60.7%,中位生存期9.1个月,1年生存率32.7%,2年生存率21.5%.EP方案组:PR 30例,SD 69例,PD 13例,总有效率26.8%,中位生存期8.7个月,1年生存率29.5%,2年生存率19.6%;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KPS及生活质量评分较EP方案组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高,但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优势.
作者:项颖;周培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 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8例获得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多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正确安装DHS,可以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早期活动、疗效确切,便于护理等诸多优点.可为首选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伟;范远俊;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