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佳拔管时间探讨

陶娅莉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留置尿管, 导尿管, 剖宫产率, 常规护理, 持续开放, 膀胱功能, 分段制, 尿液, 麻醉, 临床, 患者, 锻炼, 产妇
摘要: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是一个常规护理.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麻醉的影响,产妇不能在术后数小时内自解小便,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为24h,并持续开放[1].作者采用术后6h开始夹闭导尿管,患者自感有尿意时放1次尿液,以锻炼膀胱功能[2],经分段制比较后,发现拔除导尿管的佳时间是术后12h.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成效

    平衡记分卡是在绩效管理领域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评价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绩效评价工具.探索实践证明:在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融合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和方法,对发挥医院的竞争优势、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大刚;杨坤蓉;胡怀东;肖庆莲;余平;左国庆;任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6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我国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但其死亡率仍高.本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69例AOPP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仕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作用

    目的 了解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从2006年6月~2007年11月,对人工肱骨头置换的12例患者,手术医师、康复师、患者和家属四方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按患者锻炼情况进行调整,进行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7~15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4例,良5例,可1例,差2例,疼痛均不明显,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肩关节不稳、骨折不愈合和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可较好地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的功能.

    作者:唐永莉;孙康文;梁熙;胡宁;黄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lc7.5%空腹血糖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23例)和时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空腹血糖小于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作者:余晓霞;朱丹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4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 1997年4月~2001年4月对24例成人CDH继发假臼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4年,平均2.5年,依据Harris评分由术前32.5(12~50)升高至90(75~100).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CDH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依赖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精心操作以及术后的科学康复锻炼.

    作者:孙海浪;谢跃;朱国太;袁东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10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本院共收治105例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年龄60~83岁,其中60~69岁、70~80岁、大于80岁的结石患者分别为60例、36例、9例.结石直径5~31mm,应用HK-V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1~6次,间歇10~15d复震,经ESWL治疗后10、20、60、90、120d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B超、腹部平片(KUB)检查、肾功能检查及随访.结果 结石在3个月内排净率91.4%(96/105),有效率达97%.出现腰酸9例(8.6%),腰痛1例(0.95%),短时肉眼血尿11例(10.5%),镜下血尿100例(95.2%),泌尿系感染1例(0.95%),石街形成1例(0.95%),偶发心律失常1例(0.95%),高血压2例(1.9%).结论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碎石效果不同.低能量电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首选的非侵入性疗法和首选方案,该方法采用低能量、少次数治疗结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效果满意,总体较安全.

    作者:黄德胜;钱学华;张水林;王剑华;李红岩;尤春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自1998年5月~2006年7月本科共收治57例脑脊液漏患者,其中5例发生在颈椎前路手术,6例发生于胸腰椎前路手术,46例发生于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45岁,其中男35例,女22例.结果 脑脊液漏持续时间2~21d,平均3.5d.其中5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采用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痊愈,1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21d脑脊液漏仍未停止,采用硬脊膜修复术后痊愈,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结论 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是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提高皮肤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

    临床医学教育足医学生完成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后,即将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该课程体系除临床知识技能的学习外,还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关系、如何行医等教学单元.皮肤性病学的临床教学既有临床医学教学的共同点,又有其特点.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何提高皮肤科临床教学质量总结探讨如下.

    作者:邓军;叶庆佾;阎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关节周围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较严重[1,2],在意外受伤后骨折的概率较高,本院自2002年2月以来.共收治了39例老年糖尿病伴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勇;袁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2003~2006年共收治该疾病180例,选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再出血22例,上消化道出血41例,肺部感染53例,肾功能障碍67例.结论 加强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认识,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家龙;雷方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型臂X线机监控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目的 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 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8例获得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多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正确安装DHS,可以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早期活动、疗效确切,便于护理等诸多优点.可为首选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伟;范远俊;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urvivin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新成员,于1997年由Ambrosini等[1]应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 protesa receptor-1,EPR-1)的CDNA通过杂交方法在人类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来,是目前发现的强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调节所有细胞分裂和存活,并且广泛表达于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

    作者:邓开;王洪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细胞黏附分子:TSLC1的研究进展

    TSLC1(tumor suppress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TSG),早是Gomyo等[1]于1999年分析人类染色体11q23.2区域所发现的.

    作者:王磊;吴小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胆道造影、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本科从1999年开始在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造影,至今共使用40例.从2001年1月开始在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镜,至今共42例.二者在术中同时使用2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门诊输液患者由于病情相对较轻,在医院停留的时间较短,和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较少,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少,常常因为健康知识缺如导致病程延长、发生并发症或医疗纠纷.为了探讨如何满足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2006年3月,本科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和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探讨,为促进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赵文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儿短肢畸形合并多指(趾)畸形1例

    1 临床资料孕妇,27岁,G4P3,孕33+5周,超声所见:双顶径9.05cm,相当于孕36+5周,头围31.2cm,相当于孕34+6周,胸围24.5cm,腹围28.6cm,相当于孕32+4周,股骨长3.81cm,相当于孕22+1周,胫骨长3.75cm,腓骨长3.75cm;肱骨长3.9cm,尺骨长4.2cm,桡骨长4.0cm;胎儿足长6.4cm.

    作者:熊秀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丹参对体外关节软骨细胞抗过氧化氢损伤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H2O2)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损伤效应及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SM)的干预作用.方法 兔原代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Ⅱ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将培养的软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损伤组)和丹参组.损伤组用0.1mmol/L过氧化氢(终浓度)制造体外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丹参组将不同浓度的丹参(终浓度0.01g/L、0.05g/L、0.25g/L)于过氧化氢损伤前30min加入,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活力(MTT法)、培养液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总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及细胞DNA合成计数(氚标记脱氧嘧啶核苷酸法,3H-TdR法).结果 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培养液上清MDA含量显著上升、蛋白含量及细胞DNA合成显著下降.丹参组细胞活性较损伤组显著升高、培养液上清MDA水平显著降低、蛋白含量及细胞DNA合成显著上升.结论 丹参能抵抗过氧化氢造成的体外软骨细胞损伤.

    作者:程义权;郭振河;杨家辉;余伦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骨组织工程进展研究

    组织工程的基本含义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应用于体内的活组织再生和体外的组织构建.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以免疫缺陷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免疫系统健全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修复人类器官缺损为目的的探索阶段[1].

    作者:刘杰;吴雪晖;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未修复喙锁韧带15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并修复喙锁韧带9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6d,平均1~2d.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进行评价.锁骨钩组优13例,良2例,克氏针张力带组优8例,良1例,患者无感染,无金属内固定物折断及松动,肩锁关节未见脱位或半脱位.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练,疗效满意.

    作者:胡建华;李帮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体外过敏源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敏源的体外检测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欧蒙印迹法对500例有过敏史的患者进行体外过敏源检测.结果 500例受试者中检测出137例阳性,阳性率为27.4%.其中猫毛、尘螨、狗毛的阳性率高,分别为7.2%、5.4%、4.6%.结论 体外过敏的检测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性,可更安全的检测出多种过敏源.印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乔正蓉;李良琼;王长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