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本科从1999年开始在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造影,至今共使用40例.从2001年1月开始在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镜,至今共42例.二者在术中同时使用2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平衡记分卡是在绩效管理领域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评价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实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目前十分流行的绩效评价工具.探索实践证明:在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融合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和方法,对发挥医院的竞争优势、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大刚;杨坤蓉;胡怀东;肖庆莲;余平;左国庆;任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创斯氏针橇拔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3例(39侧).按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23侧,Ⅲ型13侧,Ⅳ型3侧.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美国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8侧(71.8%),良6侧(15.4%),可3侧(7.7%),差2侧(5.1%).优良率87.2%.结论 采用微创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弓;倪卫东;高仕长;梁安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对5岁以上儿童应用成人电子胃镜进行上消化道检查,对疾病谱进行分析,并探讨成人胃镜用于儿童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167例5~16岁接受胃镜检查的儿童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分为5~12岁和12~16岁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顺利完成167例儿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83.23%.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12~16岁组上消化道痰病检出率较5~12岁组高(P<0.01).结论 成人型电子胃镜对5岁以上儿童检查安全性高;镜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其次分别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随年龄增加,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增多,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增加.
作者:周敏;蒋光吉;张晓琼;邓洪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例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后通过鼻肠管实施早期EN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院时与EN开始进行后第8天的钾、钠、血糖、尿素氮和谷丙转氨酶等各项生化指标及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等多项营养指标,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等.结果 EN支持前后患者的钾、钠、血糖、尿素氮和谷丙转氨酶等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总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也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发生腹泻和腹胀率分别有10%和5%.结论 胃肠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临床胃肠肿瘤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杨祖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 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8例获得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多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正确安装DHS,可以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早期活动、疗效确切,便于护理等诸多优点.可为首选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伟;范远俊;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万州区中医院于2006年7月21日成功地在全麻下施行了三峡库区首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切开矫形加内固定和植骨融合胸廓成形术,效果满意.它的成功表明,本院脊柱外科在严重脊柱侧凸畸形的治疗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其技术水平又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陶宏兰;胥红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virus myocarditis,VMC)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其中常见为室性心律失常[1].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加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发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创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外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26例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左侧膈肌破裂23例,形成膈疝20例;右侧膈肌破裂3例,形成膈疝1例.术前经体检、X线及CT检查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10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25例,死亡1例.结论 X线和CT检查是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重要诊断依据,确诊病例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黄学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以往的证据表明Oct-4只在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肿瘤中阳性表达,是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调节因子,对ES细胞全能性和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卫生;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对浙江东瓯、德国Autec、南京威特曼3种AFU试剂的评价,为选择AFU试剂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3种试剂的精密度、准确性以及抗坏血酸、肝素钠、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对测AFU的干扰能力.结果 3种试剂的批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总变异系数均小于5%,彼此相关系数为0.915 9、0.928 8、0.982 4,回收率为98.3%~101.1%,线性达224u/L,维生素C大于或等于0.238mg/mL、Hb≥0.5g/L对AFU产生负干扰,肝素钠对AFU≥10IU/mL产生正干扰,威特曼试剂受这些干扰物的影响较其他两种试剂小;胆红素小于或等于135.7μmol/L对AFU没有干扰,甘油三酯小于或等于6.60mmol/L时,东瓯和Autec试剂不受干扰,而甘油三酯大于或等于4.80mmol/L时,威特曼试剂受影响较大.结论 3种试剂在抗干扰能力上有明显差异,正常血清标本均能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吴英;饶万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口服药物组52例(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50例(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血糖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病情稳定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提高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侯明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占脑血管病的44%[1].
作者:刘艳艳;卢晓蓉;黄潇湘;王鹏先;彭显英;刘春兰;袁云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自1998年5月~2006年7月本科共收治57例脑脊液漏患者,其中5例发生在颈椎前路手术,6例发生于胸腰椎前路手术,46例发生于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45岁,其中男35例,女22例.结果 脑脊液漏持续时间2~21d,平均3.5d.其中5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采用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痊愈,1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21d脑脊液漏仍未停止,采用硬脊膜修复术后痊愈,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结论 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是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30min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急、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效果.方法 86例急性呼衰患者和53例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各分为两组,分别以30min SBT和120min SBT完成撤机试验,并对比各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结果 慢性呼衰组总脱机成功率75.5%明显低于急性呼衰组的91.9%(P<0.05),总48h内再插管率15.1%则明显高于急性呼衰组的3.5%(P<0.05).对急性呼衰患者来说,30minSBT组和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90.7%、93.0%和4.6%、2.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对慢性呼衰患者来说,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88.9%明显高于30minSBT组的61.5%(P<0.05);但在48h内再插管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呼衰患者选择30minSBT或120minSBT对撤机效果并无影响;而慢性呼衰患者宜选择120minSBT,有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晓川;丁劲松;胡良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克隆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主导修复的相关基因,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通过PCR筛选、杂交验证、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17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鉴定了11个,发现6个新基因片断,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结论 所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关节软骨细胞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玉刚;初同伟;周跃;钱奕明;付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阿曲库铵是目前临床上起效较快的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它与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存在术后肌松残留作用.由于计算机以及各种药物输注系统在麻醉中的应用,肌松药静脉给药方式已越来越多,但不同静脉给药方式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靶控输注(TCI)、持续输注(CI)及静脉注射(IV)3种给药方式对阿曲库铵肌松残留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糖尿病、高血脂症、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本文观察石坪桥地区社区这4种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必蕴;李琼;彭素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指近节背侧皮瓣在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8例19人次拇指皮肤缺损行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9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 18例19人次手术术后皮瓣均成活,患者均恢复原有工作,手指外形功能满意.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范大礼;钟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教育足医学生完成基础医学理论学习后,即将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该课程体系除临床知识技能的学习外,还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关系、如何行医等教学单元.皮肤性病学的临床教学既有临床医学教学的共同点,又有其特点.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何提高皮肤科临床教学质量总结探讨如下.
作者:邓军;叶庆佾;阎衡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