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ct-4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王卫生;唐伟

关键词:Oct-4, 泌尿系肿瘤, 肿瘤干细胞
摘要: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以往的证据表明Oct-4只在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肿瘤中阳性表达,是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调节因子,对ES细胞全能性和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自1998年5月~2006年7月本科共收治57例脑脊液漏患者,其中5例发生在颈椎前路手术,6例发生于胸腰椎前路手术,46例发生于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45岁,其中男35例,女22例.结果 脑脊液漏持续时间2~21d,平均3.5d.其中5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采用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痊愈,1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21d脑脊液漏仍未停止,采用硬脊膜修复术后痊愈,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结论 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是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50例宫颈局麻人工流产分析

    负压吸宫术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术中疼痛仍严重损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目前虽有无痛人流,但因其费用高,有麻醉意外的可能,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门诊应用术中宫颈局麻止痛,收到了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剑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axon缝线双重环扎加张力带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移位骨折38例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缝线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技术.方法 将髌骨骨折复位后,用Maxon缝线双重环扎加髌前张力带缝合,进行固定.结果 对38例患者6~24个月的随访发现,本组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折愈合时间45~86d,平均61.3d.优2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 该术式具有操作容易,髌骨关节面复位满意,符合生物力学、微创要求,免除二次手术和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髌骨粉碎性移位骨折尤其是严重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峰;陈雷;沈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4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例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本院1995~2007年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4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例,平均年龄为29.5岁;37例患者行单纯化疗,11例患者行化疗加手术治疗;15例绒毛膜上皮癌的治愈率是80%.31例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是93.5%.结论 化学药物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应辅以手术治疗.

    作者:罗文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佳拔管时间探讨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是一个常规护理.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麻醉的影响,产妇不能在术后数小时内自解小便,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为24h,并持续开放[1].作者采用术后6h开始夹闭导尿管,患者自感有尿意时放1次尿液,以锻炼膀胱功能[2],经分段制比较后,发现拔除导尿管的佳时间是术后12h.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陶娅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细胞黏附分子:TSLC1的研究进展

    TSLC1(tumor suppress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TSG),早是Gomyo等[1]于1999年分析人类染色体11q23.2区域所发现的.

    作者:王磊;吴小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工人,因发现左侧胸壁包块4d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壁疼痛,并于患处扪及包块.专科查体:左第9肋骨腋段可触及一大小约4cm×2.5cm包块,质中偏硬,活动差,轻压痛;局部皮温不高、无发红;未扪及骨擦感.

    作者:张德全;肖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型臂X线机监控下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目的 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的位置,正确安装动力髋螺钉(DHS),避免并发症发生,获得确切疗效.方法 用C型臂X线机监测导针,从正、侧位观察位置正确后,在大粗隆下缘下方约2cm处,相当于小粗隆尖水平朝向股骨头顶点,钻入螺钉,连接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8例获得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多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监测定位导针,正确安装DHS,可以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早期活动、疗效确切,便于护理等诸多优点.可为首选的内固定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伟;范远俊;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PH治疗23例重度脱垂性内痔,其中Ⅲ期痔10例,Ⅳ期痔13例,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全部行PPH术,术后91%的患者痔核完全回缩,水肿消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下腹部酸胀不适(22%),尿潴留(13%)多见.平均随访20.4周,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无1例复发,便血3例,均为便后少量出血.结论 PPH是目前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微创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3例

    目的 探讨微创斯氏针橇拔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3例(39侧).按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23侧,Ⅲ型13侧,Ⅳ型3侧.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美国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8侧(71.8%),良6侧(15.4%),可3侧(7.7%),差2侧(5.1%).优良率87.2%.结论 采用微创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弓;倪卫东;高仕长;梁安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万州区中医院于2006年7月21日成功地在全麻下施行了三峡库区首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切开矫形加内固定和植骨融合胸廓成形术,效果满意.它的成功表明,本院脊柱外科在严重脊柱侧凸畸形的治疗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其技术水平又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陶宏兰;胥红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3例痴呆患者分为2组.奥氮平组32例[剂量(4.06±1.85)mg/d;2.5~7.5mg/d],奋乃静组31例(剂量(4.84±2.18)mg/d,2.0~8.0mg/d],疗程8周.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显效率分别为50%和41.9%(P0.05);2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和41.9%(P0.05).结论 低剂量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痴呆BPSD疗效相当,前者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谭小林;罗英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6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我国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但其死亡率仍高.本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69例AOPP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仕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社区4种常见慢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

    糖尿病、高血脂症、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本文观察石坪桥地区社区这4种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必蕴;李琼;彭素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腹腔镜手术组339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0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8.85%(30/339),有2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其余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和基础护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饶芸;李雪玲;骆群;徐萍;赵永亮;雷晓;余佩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urvivin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新成员,于1997年由Ambrosini等[1]应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 protesa receptor-1,EPR-1)的CDNA通过杂交方法在人类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来,是目前发现的强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调节所有细胞分裂和存活,并且广泛表达于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

    作者:邓开;王洪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作用

    目的 了解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从2006年6月~2007年11月,对人工肱骨头置换的12例患者,手术医师、康复师、患者和家属四方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按患者锻炼情况进行调整,进行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7~15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4例,良5例,可1例,差2例,疼痛均不明显,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肩关节不稳、骨折不愈合和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可较好地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的功能.

    作者:唐永莉;孙康文;梁熙;胡宁;黄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6例外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外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26例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左侧膈肌破裂23例,形成膈疝20例;右侧膈肌破裂3例,形成膈疝1例.术前经体检、X线及CT检查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10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25例,死亡1例.结论 X线和CT检查是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重要诊断依据,确诊病例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黄学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PTEN: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判断的新标志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约占肺癌的80%,其发生是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参与的多基因、多步骤过程.

    作者:王璨丽;梅同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创伤外科护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每位护校学生的必修课,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创伤专业化、一体化救治中心之一,是全军唯一的战创伤中心,也是医院中急重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根据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做好护生的急诊带教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作者在临床带教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作者:王芳;张敏;张连阳;姚元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