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axon缝线双重环扎加张力带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移位骨折38例

王峰;陈雷;沈斌

关键词:Maxon缝线, 髌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缝线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技术.方法 将髌骨骨折复位后,用Maxon缝线双重环扎加髌前张力带缝合,进行固定.结果 对38例患者6~24个月的随访发现,本组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折愈合时间45~86d,平均61.3d.优2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 该术式具有操作容易,髌骨关节面复位满意,符合生物力学、微创要求,免除二次手术和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髌骨粉碎性移位骨折尤其是严重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lc7.5%空腹血糖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23例)和时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空腹血糖小于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作者:余晓霞;朱丹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2003~2006年共收治该疾病180例,选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再出血22例,上消化道出血41例,肺部感染53例,肾功能障碍67例.结论 加强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认识,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家龙;雷方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颈椎骨折伴四肢瘫患者中的作用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四肢瘫,且并发症多.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和护理质量,本科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8例颈椎骨折伴四肢瘫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龚群英;刘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Oct-4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以往的证据表明Oct-4只在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肿瘤中阳性表达,是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关键调节因子,对ES细胞全能性和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卫生;唐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性评估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由于运动机能退化,反应迟钝,容易受伤,同时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症使得外伤后髋部骨折发生率大大增高.据统计,美国现在每年有250 000人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估计将达到现在的2倍[1].我国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约有100万,其中95%为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常合并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疾病,发生骨折后,其治疗风险性和难度加大.

    作者:蒋电明;杨友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urvivin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的新成员,于1997年由Ambrosini等[1]应用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 protesa receptor-1,EPR-1)的CDNA通过杂交方法在人类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来,是目前发现的强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调节所有细胞分裂和存活,并且广泛表达于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

    作者:邓开;王洪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细胞黏附分子:TSLC1的研究进展

    TSLC1(tumor suppress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TSG),早是Gomyo等[1]于1999年分析人类染色体11q23.2区域所发现的.

    作者:王磊;吴小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门诊输液患者由于病情相对较轻,在医院停留的时间较短,和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较少,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少,常常因为健康知识缺如导致病程延长、发生并发症或医疗纠纷.为了探讨如何满足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2006年3月,本科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和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探讨,为促进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赵文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学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模式初探

    当今知识创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知识管理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正引起世人的瞩目.

    作者:饶如明;钱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PH治疗23例重度脱垂性内痔,其中Ⅲ期痔10例,Ⅳ期痔13例,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全部行PPH术,术后91%的患者痔核完全回缩,水肿消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下腹部酸胀不适(22%),尿潴留(13%)多见.平均随访20.4周,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无1例复发,便血3例,均为便后少量出血.结论 PPH是目前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骨组织工程进展研究

    组织工程的基本含义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应用于体内的活组织再生和体外的组织构建.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以免疫缺陷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免疫系统健全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修复人类器官缺损为目的的探索阶段[1].

    作者:刘杰;吴雪晖;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4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 1997年4月~2001年4月对24例成人CDH继发假臼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4年,平均2.5年,依据Harris评分由术前32.5(12~50)升高至90(75~100).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CDH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依赖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精心操作以及术后的科学康复锻炼.

    作者:孙海浪;谢跃;朱国太;袁东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46例中药敷贴治疗乳癖临床分析

    目的 运用中药敷贴法治疗各种类型的乳癣,使患者乳房疼痛减少、乳房肿块缩小.方法 对46例乳癖患者于乳腺增生处敷贴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不配合内服药,观察疗效.结果 使用中药敷贴疗法治疗乳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中药敷贴疗法治疗乳癖简单方便,患者易于坚持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作者:黄婷;张春洪;李娟;臧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8例

    目的 探讨食指近节背侧皮瓣在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8例19人次拇指皮肤缺损行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9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 18例19人次手术术后皮瓣均成活,患者均恢复原有工作,手指外形功能满意.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范大礼;钟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佳拔管时间探讨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是一个常规护理.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麻醉的影响,产妇不能在术后数小时内自解小便,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为24h,并持续开放[1].作者采用术后6h开始夹闭导尿管,患者自感有尿意时放1次尿液,以锻炼膀胱功能[2],经分段制比较后,发现拔除导尿管的佳时间是术后12h.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陶娅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体外过敏源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敏源的体外检测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欧蒙印迹法对500例有过敏史的患者进行体外过敏源检测.结果 500例受试者中检测出137例阳性,阳性率为27.4%.其中猫毛、尘螨、狗毛的阳性率高,分别为7.2%、5.4%、4.6%.结论 体外过敏的检测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性,可更安全的检测出多种过敏源.印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乔正蓉;李良琼;王长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85例分析

    老年人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一些常见刺激因素易导致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MODSE)[1].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并发MODSE及老年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的病例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MOFE是引起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

    作者:卫丽;卫萍;王健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工人,因发现左侧胸壁包块4d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壁疼痛,并于患处扪及包块.专科查体:左第9肋骨腋段可触及一大小约4cm×2.5cm包块,质中偏硬,活动差,轻压痛;局部皮温不高、无发红;未扪及骨擦感.

    作者:张德全;肖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指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腹腔镜手术组339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0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8.85%(30/339),有2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其余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管理和基础护理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饶芸;李雪玲;骆群;徐萍;赵永亮;雷晓;余佩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作用

    目的 了解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从2006年6月~2007年11月,对人工肱骨头置换的12例患者,手术医师、康复师、患者和家属四方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按患者锻炼情况进行调整,进行积极的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7~15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4例,良5例,可1例,差2例,疼痛均不明显,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肩关节不稳、骨折不愈合和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个体化早期康复治疗可较好地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的功能.

    作者:唐永莉;孙康文;梁熙;胡宁;黄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