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叶庆佾;阎衡
医院的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收费处是医院完成医疗服务费用收缴的职能部门,是医院货币资金及收入来源的主要源头.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医院资金管理的理念,才能探索财务管理的新思路[1].同许多三甲医院一样,本院收费处在业务管理上也存在现金流量大、涉及人员多、收费员水平参差不齐及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对现金管理造成一定风险,为确保资金安全,作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作者:陈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自1998年5月~2006年7月本科共收治57例脑脊液漏患者,其中5例发生在颈椎前路手术,6例发生于胸腰椎前路手术,46例发生于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年龄27~63岁,平均45岁,其中男35例,女22例.结果 脑脊液漏持续时间2~21d,平均3.5d.其中56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采用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痊愈,1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21d脑脊液漏仍未停止,采用硬脊膜修复术后痊愈,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结论 体位治疗、拔除引流、加压包扎是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尼美舒利加新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外敷歧皇黄连膏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判定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 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76例,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1.05%的患者在1d之内局部症状得到缓解,3d之内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达到72.37%;而对照组在1d之内症状得到缓解的患者仅为11.67%,在3d之内症状得到缓解者为43.33%,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歧皇黄连膏外敷对促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缓解、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TSLC1(tumor suppress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是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TSG),早是Gomyo等[1]于1999年分析人类染色体11q23.2区域所发现的.
作者:王磊;吴小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糖尿病、高血脂症、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本文观察石坪桥地区社区这4种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必蕴;李琼;彭素琼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方法 总结本院2000~2006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的内瘘手术64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钛轮钉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直接缝合法行内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年内瘘通畅率达93.8%;钛轮钉端吻合建立的动静脉内瘘为71.9%.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用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效果好,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
作者:刘春;王倩;周泽梅;彭献代;颜俊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阿曲库铵是目前临床上起效较快的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它与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存在术后肌松残留作用.由于计算机以及各种药物输注系统在麻醉中的应用,肌松药静脉给药方式已越来越多,但不同静脉给药方式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靶控输注(TCI)、持续输注(CI)及静脉注射(IV)3种给药方式对阿曲库铵肌松残留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临床实习是每位护校学生的必修课,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创伤专业化、一体化救治中心之一,是全军唯一的战创伤中心,也是医院中急重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如何根据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做好护生的急诊带教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作者在临床带教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作者:王芳;张敏;张连阳;姚元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占脑血管病的44%[1].
作者:刘艳艳;卢晓蓉;黄潇湘;王鹏先;彭显英;刘春兰;袁云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造影栓塞治疗术是指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栓塞物质,产生局部血流动力学阻断,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明胶海绵(1~3周可被吸收)、无水乙醇、钢圈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栓塞剂.
作者:陈素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未修复喙锁韧带15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并修复喙锁韧带9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6d,平均1~2d.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进行评价.锁骨钩组优13例,良2例,克氏针张力带组优8例,良1例,患者无感染,无金属内固定物折断及松动,肩锁关节未见脱位或半脱位.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练,疗效满意.
作者:胡建华;李帮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19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DDP 50~80mg/m2、阿霉素或吡喃阿霉素40~60mg/m2及丝裂霉素8~10mg/m2,经支气管动脉缓慢注入,4周后重复;112例采用EP方案全身化疗:DDP 25~30mg/m2,静滴,d1~d3;VP~16 100 mg/m2,静滴,d1~d3,21d为1周期.结果 两组均无CR病例,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PR 65例,SD 36例,PD 6例,总有效率60.7%,中位生存期9.1个月,1年生存率32.7%,2年生存率21.5%.EP方案组:PR 30例,SD 69例,PD 13例,总有效率26.8%,中位生存期8.7个月,1年生存率29.5%,2年生存率19.6%;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KPS及生活质量评分较EP方案组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近期疗效高,但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优势.
作者:项颖;周培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及神经缺血、坏死.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作者通过对180例四肢伤患者的患肢局部情况进行观察与护理,给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龚群英;刘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PH治疗23例重度脱垂性内痔,其中Ⅲ期痔10例,Ⅳ期痔13例,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全部行PPH术,术后91%的患者痔核完全回缩,水肿消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下腹部酸胀不适(22%),尿潴留(13%)多见.平均随访20.4周,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无1例复发,便血3例,均为便后少量出血.结论 PPH是目前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30min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急、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效果.方法 86例急性呼衰患者和53例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各分为两组,分别以30min SBT和120min SBT完成撤机试验,并对比各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结果 慢性呼衰组总脱机成功率75.5%明显低于急性呼衰组的91.9%(P<0.05),总48h内再插管率15.1%则明显高于急性呼衰组的3.5%(P<0.05).对急性呼衰患者来说,30minSBT组和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90.7%、93.0%和4.6%、2.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对慢性呼衰患者来说,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88.9%明显高于30minSBT组的61.5%(P<0.05);但在48h内再插管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呼衰患者选择30minSBT或120minSBT对撤机效果并无影响;而慢性呼衰患者宜选择120minSBT,有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晓川;丁劲松;胡良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系1969年由美国教授Barrows首创,是一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学习加小组讨论、辅以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作者于近2年在计划生育培训教学中尝试应用PBL,对培训时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索,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谭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万州区中医院于2006年7月21日成功地在全麻下施行了三峡库区首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切开矫形加内固定和植骨融合胸廓成形术,效果满意.它的成功表明,本院脊柱外科在严重脊柱侧凸畸形的治疗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其技术水平又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陶宏兰;胥红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H2O2)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损伤效应及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SM)的干预作用.方法 兔原代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Ⅱ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将培养的软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损伤组)和丹参组.损伤组用0.1mmol/L过氧化氢(终浓度)制造体外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丹参组将不同浓度的丹参(终浓度0.01g/L、0.05g/L、0.25g/L)于过氧化氢损伤前30min加入,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活力(MTT法)、培养液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总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及细胞DNA合成计数(氚标记脱氧嘧啶核苷酸法,3H-TdR法).结果 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培养液上清MDA含量显著上升、蛋白含量及细胞DNA合成显著下降.丹参组细胞活性较损伤组显著升高、培养液上清MDA水平显著降低、蛋白含量及细胞DNA合成显著上升.结论 丹参能抵抗过氧化氢造成的体外软骨细胞损伤.
作者:程义权;郭振河;杨家辉;余伦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较严重[1,2],在意外受伤后骨折的概率较高,本院自2002年2月以来.共收治了39例老年糖尿病伴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勇;袁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通过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获得10个月~4年(平均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屈度矫正,脊髓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评级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多数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作者:杨阜滨;王炜;王霁;谭祖建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