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成人麦克尔憩室致回肠扭转坏死及输卵管远段绞窄坏死的诊治体会

冯盛旺

关键词:成人, 麦克尔憩室, 肠扭转, 坏死, 输卵管, 发病率, 严重并发症, 先天性畸形, 急性阑尾炎, 正常人群, 延误治疗, 临床症状, 病理证实, 易误诊, 消化道, 特异性, 诊断, 手术, 患者
摘要:麦克尔憩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正常人群中麦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1%~2%,多在2岁以内发病,发病时临床症状又无特异性,常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常因诊断困难而延误治疗,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我院2012年3月收治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麦克尔憩室患者.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并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90名医院工作人员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人员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将对照组及观察组管理前及管理后3、6个月的控制感染意识、相关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人员在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3、6个月,人员的控制感染意识、相关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感染控制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对控制医院感染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琦;王雪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例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后并发神经损伤的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剥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术前检查:NIBP110/70mmHg,HR75次/min,心、肺未见异常HB102g/l,PLT182×10 9/L,PT13.1s,APTT22.0s,ASA1级.人室后常规监测,左侧卧位L2-3穿刺顺利,见脑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5mg+脑脊液1ml,退出针内针后硬膜外置管4cm,阻滞平面T4 以下.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均无异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经过顺利,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0.15%布比卡因120ml+芬太尼0.4mg).

    作者:杨光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护理工作难点原因分析与建议

    目的 寻找一条解决基层护理工作难点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基层护理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结果 基层护理管理者各个方面的知识理论都非常重要.结论 交流平台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白彩琼;白姣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B-Lynch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B-Lynch缝合法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及评价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9例实行B-Lynch缝合法的效果.结果 9例患者经实行B-Lynch缝合后能有效止血,有效率100%.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42d.B超子宫复旧正常,未见异常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合法可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出血.术式简单易学,疗效较好.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症肝炎患者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重症肝炎患者治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饮食的质及量,既要考虑总热量的需求和各类营养成分的比例.根据病情不同及临床症状,尤其遇消化道症状轻重,如:急性期患者消化道症状重时,应以易消化,有一定热量的清淡饮食为主.当消化功能逐步恢复时,可适量给予蛋白饮食,在机体可接受的情况下,恢复期患者,可逐步增加蛋白及脂肪的供给.良好的饮食护理,可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对疾病的稳定与康复至关重要,我科自2006年5月~2011年3月共收治重型肝炎89例,着重加强慢性重症肝炎各阶段和不同时期的饮食调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2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性低眼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Ⅰ度为15例,Ⅱ度为17例,采取散瞳、局部加压包扎、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及相应的护理,能维持眼压正常水平,防止房水滤过过畅,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结果 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32例患者仅上述处理及护理后,随访后发现眼压恢复正常者达到30例,2例较前有所好转.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使患者心情开朗乐观,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钱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议摄影技巧在医院宣传工作中的运用

    摄影是医院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改的进展,医院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就医院活动中一些重要场景的摄影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陈孟利;郭伍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痔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脱垂性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方法 我院对21例痔疮患者实施了该手术.通过手术前后相关护理及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结果 追踪观察,患者术后遵医嘱改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排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PPH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较传统手术方式进步.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成人教育医用物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探索

    成人教育教学效果经常由于学生工作和家庭的原因而不能保证,为此在我学院成教的《医用物理学》教学中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网络视频教学和视频点播结合网络自主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完成虚拟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对时间空间限制少的优势,学生反映知识点比较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较好.

    作者:胡贵祥;王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评判性思维训练在助产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助产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提升其评判性思维的效果.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23位助产实习生实习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实习后助产实习生CTDI-CV评分优于实习前(P<0.01).结论 通过评判性思维训练有效提升助产实习生思维判断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产科护理安全.

    作者:张秀华;唐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系统性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了解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儿科儿童接种工作中的相关作用,浅谈对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接种前后,采取一些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接种工作均顺利进行,少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对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ABCA1,ACAT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有关系密切[1].其关键病理过程是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吞噬脂质(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后形成泡沫化细胞. 目前明确防止泡沫细胞的形成的通路是ABCA1通过促使细胞内的胆固醇外流,降低胞内胆固醇含量.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是一种内质网膜蛋白,主要作用是维持脑、皮肤、肾上腺和巨噬细胞等内的胆固醇代谢的平衡.本文就ABCA1,ACAT,胆固醇逆转运的研究进行.

    作者:诸葛祥真;黄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网眼理论,腰椎间盘突出不是椎间盘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体在对腰部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腰部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导致了腰椎受力曲线的改变,使椎间盘受到挤压,突出而引起的腰腿痛.故针刀治疗不将椎间盘切除,只是松解腰部及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和瘢痕,将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粘连分开,恢复腰部的受力曲线,以达到治疗目的[2].

    作者:黄晶;邹柳;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关于儿科护理管理理念的探讨

    探讨和实施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管理理念,通过护士长在工作中的适当授权,实行分组单项质控管理和对护士人性化管理,从而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

    作者: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护理体会.直肠癌包括齿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方法 手术根治性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结果 直肠癌患者施行肠造瘘口后,因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给患者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也加重了患者的心里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加强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指导,尤其是人工肛门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郭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分层跟踪管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过对不同病因TIA患者出院后的分层跟踪管理,对其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减少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或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方法 将因不同病因住院的80例TIA患者纳入调查范围,护士对患者采集相关住院资料,出院后由护理人员个性化、系统化的进行分层跟踪管理,调查患者3年内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及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反复发病住院的频率明显减少,继发脑卒中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 分层跟踪管理可以有效减少TIA患者反复发病的频率,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马秋萍;徐熙娟;邵芳;杜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适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舒适成为现代优质护理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因疾病原因多采取开颅手术,患者因麻醉插管、手术创伤、引流管、气管切开术等引起不适,感觉疼苦,心理压力大,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舒适,针对此类患者我们运用了舒适护理理论,有效地使患者的不舒适降低到低的限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舒适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医疗质量全域控制实现

    通过深入研究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方法,提出了医疗质量全域控制的理念,并构建医疗质量全域控制体系,理清医院数字化管理架构,终设计出一种新的医院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型,实现了医院管理全域监控覆盖.

    作者:世文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如何创新新时期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促进我国医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本文根据当前医院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对新时期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要求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新模式.

    作者:李巧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结果 本组9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经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切口均为甲级愈合,住院平均天数为(12.4±1.4)d.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永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