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IDO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侯卫平;黄钢;翟志芳;袁发焕

关键词:IDO, 腺病毒, 色氨酸
摘要:目的 构建携带小鼠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进一步进行研究其免疫学效应.方法 酶切含有小鼠全长IDOcDNA的PCOUS-2质粒,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在BJ5183细菌中和AdEasy-1进行同源重组,筛选阳性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脂质体法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并检测其滴度.RT-PCR和荧光显微镜鉴定和检测重组腺病毒转染AD-293细胞后IDO的表达,同时进行野生型腺病毒的检测.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IDO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T-PCR检测到转染后AD-293细胞内IDO的表达,且无野生型腺病毒的产生.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小鼠IDO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探讨IDO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对我科从1999年12月~2005年12月行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经皮颈内静脉穿刺插管42例患者的导管置入方法、使用情况、并发症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 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7例,导管感染4例,皮下隧道口渗血2例, 使用锐器不慎导致导管损坏2例.结论 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相对安全,使用寿命较长,无严重的并发症,血流量能够满足血液透析需要,对于难以建立内瘘的某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是佳的替代方法之一.

    作者:吴亿;王军霞;彭侃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患者Korotkoff法测压与主动脉内直接血压的比较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用Korotkoff法测量血压与主动脉内直接血压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86例房颤患者根据脉搏短绌程度分为3个亚组:F1组(脉搏短绌<10次/min)、AF2组(10次/min≤脉搏短绌<20次/min)、AF3组(脉搏短绌≥20/min),比较同步测量主动脉内直接血压与Korotkoff法测量血压.同法测量90例窦性心律患者血压.结果 Korotkoff法测出AF患者血压(121.3±19.8)/(70.3±10.1)mm Hg(1mm Hg=0.133kPa),其中AF1组血压(128.8±23.60)/(73.8±10.9)mm Hg,AF2组血压(120.7±19.7)/(70.6±10.2)mm Hg,AF3组血压(110.9±12.3)/(68.1±9.9)mm Hg,均明显低于主动脉内血压(142.5±27.4)/(78.2±13.1)mm Hg(P<0.01); AF3组血压<AF2组血压<AF1组血压(P<0.01).窦性心律者Korotkoff法测血压(128.1±7.21)/(68.8±6.2)mm Hg,与主动脉内血压(129.8±7.5)/(70.2±6.3)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Korotkoff法测量血压明显低于实际血压;脉搏短绌越大,血压越偏低.

    作者:庞伦祥;梁永华;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王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案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单纯规律血液透析(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HD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CAPD、HDF/HD两组.CAPD组每天腹透液总量8 000ml,晚上留腹2 000ml;HDF/HD组每周采用2次血液透析加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BUN及Cr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水平、BUN与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PD组与HDF/HD组相比,平均动脉压水平亦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UN与Cr水平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HDF/HD与CAPD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CAPD效果更佳.

    作者:陈枫;黄云剑;李玉英;梁莉;袁发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带螺纹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带螺纹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螺纹克氏针治疗21例锁骨中段闭合骨折.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8~12个月,未见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带螺纹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闭合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可靠、安全实用、并发症少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胡冬平;林洪伟;倪卫东;卢东;王新力;施海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GFβ1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 HKCs)表达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的HKCs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free serum medium, FSM)培养; Ta组、Tb组和Tc组:用含不同浓度TGFβ1(Ta组:ng/ml,Tb组:0ng/ml,Tc组:0ng/ml)的FSM培养.12h后,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HKCs GSK-3β的mRNA、总蛋白表达量以及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1)GSK-3β mRNA和总蛋白在各组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C组相比各T组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2)Tb组与Tc组相比,GSK-3β磷酸化水平更高(P<0.01);(3)Tb组与Tc组相比,GSK-3β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虽不影响HKCs的GSK-3β mRNA和总蛋白表达量,但能提高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后者可能参与TGFβ1诱导的 HKCs转分化过程.

    作者:郑颖;张璟;卓文磊;敖绪军;韩敬;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疾病的现状及其防治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常因起病隐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隐形杀手,对人类生存质量及社会发展构成极大危害.

    作者:袁发焕;周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尿方治疗43例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尿方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肾小球性血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用血尿方治疗,对照组38例用西药治疗,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2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对照组10例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结论 血尿方治疗肾小球性血尿有较好疗效.

    作者:夏庆红;蒋先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电子胃镜检查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术前、术中测定SBP、MAP、HR、SpO2、丙泊酚用量,监测术毕清醒时间及留观时间.结果 SBP、MAP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丙泊酚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用药对呼吸、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华薇;王信春;陈树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甲酸对UUO大鼠肾组织RANTES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RANTES表达及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UUO组(U组)和治疗组(T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行左输尿管游离,不结扎.UUO组和治疗组行左输尿管结扎.治疗组术后每天给予5mg/kg全反式维甲酸(ATRA)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和UUO组注射同体积溶剂.于术后第3、7、14天观察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病变肾组织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CCR5和TGF-β1表达.结果 与UUO组相比,治疗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显著减轻(P<0.05),肾组织RANTES、CCR5和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维甲酸能减少UUO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肾小管损害,抑制RANTES、CCR5和TGF-β1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作者:张莹;李芙蓉;李燕;侯卫平;周剑峰;程悦;乔丽;袁发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颗粒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的影响.方法 30例烧伤总面积(60.7±10.0)%,深Ⅱ度、Ⅲ度烧伤面积(32.0±4.5)%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1周,实验组同时给予谷氨酰胺粉0.5g·kg-1·d-1,对照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为7d,检测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中谷氨酰胺浓度,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CD4/CD8水平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7d后,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及IL-2、 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谷氨酰胺浓度,促进机体蛋白合成,影响CD4/CD8水平,可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徐建军;林才;王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儿童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的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集542例下呼吸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共分离出菌株242株,其中G-杆菌占76.9%,占前4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9.8%)、肺炎克雷白菌(17.4%)、大肠埃希菌(7.4%)和阴沟肠杆菌(6.6%).念珠菌属占17.4%.几种主要致病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喹诺酮类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常用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近年来,儿童ICU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株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对常用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而且念珠菌属感染也有升高趋势.故临床上应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水平,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赵荣香;李艳;杜继宇;蒋文强;何加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GF-β1对人肾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47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TGF-β1在肾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人肾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0、0.1、1、5ng/ml和10ng/ml不同浓度TGF-β1刺激培养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TGF-β1作用下人肾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表达,RT-PCR方法检测TGF-β1作用下人肾成纤维细胞HSP47和I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 (1)对照组(0ng/ml TGF-β1组)人肾成纤维细胞几乎无HSP47表达,在 TGF-β1刺激下,培养的人肾成纤维细胞HSP47表达增强.(2)在0.1~5ng/ml范围内,TGF-β1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HSP47和I型胶原mRNA.结论 TGF-β1促进肾组织纤维化形成,可能部分是通过其促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HSP47,进而增加胶原合成所致.

    作者:邓剑波;王代红;张耀全;袁发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监测通气前后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的变化,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显著改善,无创通气治疗降低了PaCO2水平,提高了血pH、PaO2、SaO2水平,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是治疗不同病因急性呼吸衰竭安全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杨炜;王磊;顾宗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血透人群亦呈逐年递增之势.

    作者:游昕洁;郭晓霞;黄唯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5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的方法选择

    脐带是联系母亲与胎儿的桥梁,脐带的安全长度需超过胎盘附着处至母体外阴的距离,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是常见的脐带异常之一,约占分娩总数的20%.本文150例脐带绕颈在分娩前经B超诊断,我们对这些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以达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皮素与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它是造成SAH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在SAH后CVS有着重要作用,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刘全生;黄祖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组腺病毒AD-PTEN转染肾脏成纤维细胞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将携带有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观察其过度表达PTEN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PTEN在成纤维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以Ad-PTEN转染成纤维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将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及正常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消化,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有PTEN的表达,在胞核中表达水平更高,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d-PTEN转染成纤维细胞后外源性PTEN其标志物绿色荧光蛋白(GFP)在胞浆和胞核中均表达,其中胞核表达水平更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成纤维细胞中病毒转染组G1/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d-PTEN转染组细胞存在明显的G1期细胞阻滞.结论 PTEN过度表达将引起肾脏成纤维细胞周期G1期阻滞,这一过程与PTEN在细胞核定位有关.

    作者:聂凌;杨惠标;祝善俊;徐颖;袁发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RRT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它具有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的功能,且连续12~14h缓慢清理体内过多的水分,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能保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适用于任何病情危重、存在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尤适于老年人、高血压或心肺功能不全及术后创伤、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清除循环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某些药物等,极大地提高了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心衰、重症胰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患者抢救水平,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被肯定[1].

    作者:郭晓霞;黄唯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利用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控制拔牙病例的前牙转矩

    目的 探讨拔牙病例在关闭间隙时使用带曲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对改善前牙唇倾度的影响.方法 25例拔牙病例在关闭间隙过程中选出12例前牙过于直立或舌倾的患者,换用带曲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并测量换用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结果 换用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前后,代表前牙唇舌向倾斜度改变的测量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拔牙病例关闭间隙阶段,如果前牙唇倾度不足,使用带曲0.51mm×0.64mm不锈钢方丝可改善前牙的唇倾度.

    作者:姜靖;楼小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 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35岁,按照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ml加芬太尼25μg(0.5ml )加10%葡萄糖1ml (总量2.5ml ),舒芬太尼组(S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ml加舒芬太尼2.5μg(0.5ml )、10%葡萄糖1ml(总量2.5ml),注入蛛网膜下腔.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给药后产妇的感觉阻滞时间的比较,术后有效镇痛时间,术后改良Bromage 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两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血压下降不明显,两组各有1例需用麻黄碱升压处理,两组心率下降均不明显,S组有1例心率低于55次/min需用阿托品纠正.两组的感觉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镇痛完全,且肌松良好,均未追加镇痛药物.术后S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较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良Bromage 运动阻滞评分:两组集中在2~3分,此外各有2例为4分.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完全,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小,舒芬太尼复合组术后有效镇痛时间较长.

    作者:段礼平;唐延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