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玉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2006年间收治的9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采取内科治疗者717例,死亡85例,遗留残疾481例;采取微创穿刺治疗者47例,死亡7例,遗留残疾27例;采取开颅手术治疗者73例,死亡13例,遗留残疾45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黎成禄;杨秀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8例喉乳头状瘤患儿的术中麻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大部分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放置支撑喉镜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仅少数患儿因并发喉痉挛或喉水肿导致呼吸道梗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结论 儿童喉乳头瘤手术的麻醉关键是保证有效通气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使声带松弛无咽喉反射,心血管反应轻,术毕苏醒快,避免任何可加重喉梗阻和呼吸困难的因素.
作者:舒仕瑜;柏林;唐文;叶茂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术中十二指肠纤维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LC联合IOEST治疗18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临床效果.结果 LC联合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手术成功率为94.44%(17/18),取净结石率88.89%(16/18).因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无法插入乳切刀致失败1例,术中转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术后因胆总管残石再次行EST取石2例(11.12%)、轻度急性胰腺炎1例(5.56%)、漏诊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5.56%)、胃潴留1例(5.56%).手术时间110~200(141.66±26.40)min;术后住院时间1~9(2.66±1.14)d.结论 LC联合IOEST可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总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兴贵;俞仕梅;马阿火;王荣泉;任培土;洪德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作者:朱超慧;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尤其是祛除残血污迹是保证灭菌质量的第一关.基层医院清洗人员不再是单纯的洗洗涮涮,还应包括对清洗知识的全面掌握,为保证清洗的质量,提高综合素质,作者对基层医院33名清洗人员作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灵芝;郑爱珍;林云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该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从免疫功能分类来说,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的是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而T、B细胞双表型淋巴瘤极其少见.本文报道2例如下.
作者:林颖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病例,探讨人流后宫腔粘连诊治的佳时机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宫腔镜诊治的78例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病例,统计宫腔粘连患者在人流后治疗时间和效果的关系.结果 闭经>6个月就诊者Ⅲ度以上粘连明显高于闭经<6个月就诊者,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经6个月前治疗组恢复正常月经比例高于闭经6个月后治疗组,P<0.0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流产后一旦出现闭经应该考虑宫腔粘连,怀疑宫腔粘连时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早期治疗病变程度较轻,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张光金;张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我国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约为1%左右[1],且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胸段侧弯还严重影响呼吸功能[2],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目前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后路脊柱矫形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为常见.由于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以及矫正程度增大,同时也增加了脊髓损伤的危险.严重的脊柱侧弯因术中过度的矫正畸形,可能牵拉或损伤脊髓而造成截瘫,而唤醒试验能有效的监测脊髓功能,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认知疗法合用抗抑郁药组(合用组)与单用药物组(药物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时,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8周时,两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8周后合用组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合用组痊愈29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8例,无效3例;药物组痊愈18例,显著好转1l例,好转14例,无效7例,两组显效率(痊愈加显著好转)分别为78.8%和58.0%,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认知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陈大坤;吕东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先天性鱼鳞病(congenital ichthyosis)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硬和脱屑,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有下列几种类型:火棉胶样婴儿、寻常型鱼鳞病、层状鱼鳞病、性联性鱼鳞病、先天性疱疹性鱼鳞病[1].本科于2006年3月收治了1例火棉胶样先天性鱼鳞病新生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显兰;伍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软腭缺损常见于肿瘤切除术后,因其造成了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患者语言、吞咽功能异常,重建软腭外形、恢复腭咽闭合功能,是修复软腭缺损的基本原则.由于软腭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可选择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皮片等多种方法,自1909年Lexer介绍舌瓣的应用以来,舌瓣在其修复中具有了独特的价值.我们从1986年以来应用舌瓣修复5例软腭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年来育龄妇女中不孕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其中尤以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比率呈较明显上升趋势.腹腔镜下治疗不孕症是近年来妇科手术的飞跃,治疗学上的新进展.腹腔镜下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粘连可能性极小,无切口疼痛,排气早,伤口愈合佳,并可在短期内重复施术.现将在本院住院的100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治疗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程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78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给予患儿镇静、吸氧,防止缺氧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循环监护,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防止低心输出量等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治愈出院69例,术后早期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小儿法洛四联症是心脏并存多种畸形,手术危险性大,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利娟;余良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反复迁延导致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由于病因不明,临床上尚缺乏阻断疾病进展及根治的有效方法.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云克注射液)主要由锝[99Tc]和MDP(亚甲基磷酸盐)螯合而成,99Tc能增强人体抗类风湿疾病的能力[1],MDP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对破坏的软组织和软骨有修复作用,二者结合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抑制和修复骨组织的某些病理变化[2] ,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本科室于2005年10月底至今,对50例患者采用云克注射液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1d,因咳嗽、皮疹1d住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产时体重2.0kg,产后无窒息.查体:T36.2℃,R39次/min,HR108次/min,体重3.5kg.全身皮肤有散在暗红色丘疹样皮疹,个别皮疹轻度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听诊双肺可闻及干鸣音,心音减弱,无病理性杂音,心律齐.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2cm,肝、脾未触及肿大,移浊阴性.脊柱四肢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
作者:刘福文;谢淑荣;李建阳;周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儿童皮肤厚度测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应用13mHz的高频超声对34例儿童的7个部位皮肤进行厚度测定.结果 13 mHz的高频超声能较精确地测量所扫查部位的表皮和真皮的厚度,并清晰地显示真皮-皮下的分界线.结论 13 mHz的高频超声可以使皮肤结构清晰显像,将其用于儿童皮肤厚度的检测切实可行,数据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无创测量儿童皮肤厚度的方法.
作者:章跃滨;傅跃先;唐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反复腹胀3年余,胸闷、气促、皮肤瘙痒1个月,于2005年10月入院.200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以中下腹为甚,呈持续性,不伴反酸、嗳气、恶心及呕吐,也无厌油、腹痛、腹泻及黑便.于2003年3月在当地医院就诊,未发现腹水.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胀有所减轻,但进食有明显减少,由病前每餐150g减少至每餐不足100g.
作者:刘宇;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认知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0例3岁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术前1d、术后60d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其结果分别与年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复温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1岁组各能区认知能力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语言能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岁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组各能区以及1~2岁组语言能增加的幅度大于2~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相关.结论 CPB对婴幼儿认知能力无明显影响,认知能力变化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大珍;叶茂;徐颖;蒋志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化疗是儿童恶性肿瘤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化疗的进展,使恶性肿瘤的治疗由姑息性治疗向根治性治疗过渡.同时化疗也是控制恶性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对人体局部有较强的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在患儿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静脉输液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患儿和家长进行有关化疗知识宣教,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余文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