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机制

张慧松;赵玉洁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治疗手段, 脑梗死, 药理学,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药理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中药, 中西医结合, 组织坏死, 运动功能, 应用, 显著成效, 危险因素, 气滞血瘀, 脑血管病, 临床, 疗效显著, 居高不下, 改善症状
摘要:脑梗死是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多年来,虽然人们在危险因素的防治及治疗手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发现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1]。从中医角度观察,该病多由气滞血瘀所致,故应用活血、行气、通络、化瘀的药物,可以改善症状。丹红注射液是把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为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由于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2],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就其药理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高等院校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探讨

    医学高等院校中的教学实验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探讨教学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管理中,如何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优效益,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从教学实验室的作用,对大型仪器设备在管理模式、资源共享及实验室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医学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雪梅;王蓓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带教基层超声进修医生的体会

    作为具有无创和实时两大特点的超声医学越来越普及,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医学检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基层医院超声专业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此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带教基层进修医生。

    作者:罗晓俊;骆桂英;刘青秀;刘艳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计生服务站文化建设

    在国家大力倡导计划生育的今天,计生服务站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创新宣传方法和服务手段,不断增强生育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让科学的婚育观念植入人民群众的头脑中。

    作者:周金平;吕金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面积烧烫伤门诊创面处理与护理进展

    小面积烧烫伤在门诊治疗与护理中,创面处理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烧伤创面处理与护理方法不断更新、改进,本文综述了常用创面处理与护理方法,如传统换药法、民间中医用药法及新型制剂与敷料应用法。各种换药方法用药效果各有所长,目前以烧伤膏类湿润包扎应用广泛,新型制剂及敷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是当今及今后烧伤创面处理的主流。

    作者:曾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浅析病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病案管理是指对病案的收集、登记、整理以及管理,只有对病案管理进行开发和利用,才会使病案信息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病案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使病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作者:李培霞;何光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紧急疫情处置工作的对策思考

    紧急疫情系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乙、丙类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或发生大批原因不明的患者时,以及某地从未有过或已消灭的某种疾病再度发生,均为紧急疫情[1~3]。了解和掌握紧急疫情的处理方法对卫生防疫工作者来说极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年来处理的紧急疫情,大体总结出五个方面的经验,供基层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秘淑萍;赵景平;陈建国;宋文静;高东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患者插留胃管护理进展

    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插胃管使用胃管的材质、插管时体位、插管途径的选择、有效固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插胃管安全性。

    作者:黄伊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如何带好手术室实习的护生

    总结了手术室近几年来的临床实习带教经验,认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应注意4个方面:①重视入科教育;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③临床带教方法④严格考核。

    作者:刘菊花;胡红岩;相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性,14岁,自觉左侧睾丸肿物1w来我院检查。查体:双侧睾丸正常大小,左侧睾丸表面似有结节感,无触痛。超声检查示:左侧睾丸上部偏后近被膜处见1.1×1.0cm、0.6×0.5cm两个相连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周边可见低回声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强回声光点,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包块内部未见血流,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睾丸内不均质回声包块,睾丸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入院后行左侧睾丸肿物剜除术。病理诊断为左侧睾丸表皮样囊肿。

    作者:冯颖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诊科护理文书中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急诊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医患矛盾争议多。急诊护理记录是病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病历将当场封存,无法返修,因此要提高急诊科护士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规范书写,真实记录,确保护理记录做为法律真实、有效的证据。我科对2011年01月~2012年01月360份病历进行抽查,并查对患者,分析护理文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狼疮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和严重的内脏损害,是决定SLE预后重要的因素[1,2]。 LN的异质性始终是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 LN可以出现增殖性病变、膜性病变,还可以出现血管炎性病变、血栓性微血管病、足细胞病等[3],所以临床上控制狼疮肾炎很关键。

    作者:董杨(综述);张祥贵(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微格教学在骨科护生带教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护生掌握骨科康复训练。方法对我院轮科实习8个月的大专、本科护生,每周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培训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结果课堂测试及时反馈,出科前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总成绩反映该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法,学生乐于接受。结论微格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及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姚雅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关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用人制度改革的探讨

    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布局不合理、机制不活、效益不高;机构重叠,条块分割;事政不分,事企不分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应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依据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改革。

    作者:曹慧慧;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医院口腔门诊临床路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路径管理的目的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费用合理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影响口腔门诊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临床路径知识再教育和再培训,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能等针对性措施。

    作者:王萍;梁焕友;袁佳;陈翠婷;张君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本中心的护患纠纷原因分析,探讨预防纠纷发生的对策。方法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结果经过实践检验,所有对策切实可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经过本中心创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证明,所有对策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郑多珍;姜春琦;寿红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均伴有β-内啡肽释放增加,β-内啡肽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作用于阿片受体,能抑制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对呼吸、循环有抑制作用。盐酸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结构似吗啡,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能较快地与内源性μ、κ、δ三种阿片受体起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阻止了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主要是β-内啡肽)与这些受体结合。同时能逆转阿片激动剂的所有作用,但不产生吗啡样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人工合成纳洛酮并用于临床,开始时主要用于阿片类麻醉药的拮抗促醒,近年来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急诊、危重症的抢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翠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静脉注射氨曲南致慢阻肺过敏性休克的1例报道

    对1例慢阻肺患者静脉滴注氨曲南致过敏性休克,予以吸氧,补液,升压等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发生过敏性反应应立即停药。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准确判断病情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作者:苏炎慧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药房信息管理系统运行10年总结与体会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推行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对中山市人民医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运行10年进行探讨与总结。通过中山市人民医院目前使用的门诊中西药房系统,住院中心药房系统,住院配置中心系统等,探讨计算机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及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的优点进行归纳总结。在医院药房管理中采用计算机网络化,有效的解决了药房与用药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流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使医院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少华;陈国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校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初探

    做为高校医院其规模与病源都与其他医院有所不同,本院规模为二级甲等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本校的教职员工,同时也肩负着周围社区居民及对口支援的乡镇居民的医疗任务。做为医院检验科,为了满足患者治疗及健康人群的常规体检,开展了多种检验项目,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临床实验室。检验科每天要接收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标本,所以其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目前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分为4级,P1,P2,P3,P4级实验室[1]。检验科做为临床实验室的主体,归为P2级,即从事未知病原的人身上采血样、体液和组织的工作。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当操作具有潜在感染力的微生物时,为防止实验人员的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的外泄,采取恰当的实验室操作和实验程序,使用一定的实验室安全装备,对实验室的设施及结构提出特定要求,并将上述诸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应用的过程[2]。检验科每天要接收各种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各类标本。各类标本内含有诸多危害性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乙肝和丙肝病毒等,检验操作过程中具有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可能。多年来检验医学职业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足够的认识。作为二级医院的检验科,由于人员少,各个分实验室相对集中,怎样做好生物安全的管理,值得认真分析和讨论。本人思考了下面几个措施,供大家探讨。

    作者:马双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富林蜜联合氧喷治疗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的个案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胸壁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皮肤健康指导、防止搔抓以及富林蜜联合喷氧等措施。放疗皮肤反应后,富林蜜联合氧喷能显著改善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

    作者:周凡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