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琴
在临床中偶尔遇到患者鼻部因咬伤、挫伤等多种原因导致鼻尖、鼻翼离断,造成患部畸形,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现介绍1例鼻翼完全离断再植成功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某男,59岁。鼻部咬伤4h入院。患者4h前因与他人争执,被他人趁患者睡觉时一口咬伤,当即感到鼻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难以忍受,出血,量较多,湿透胸前衣服,无昏迷,无恶心及呕吐,在当地医院用纱布包裹离断的鼻翼,急诊入我院。体格检查:T36.8℃,P76次/min,R19次/min,BP129/75mmHg。一般情况佳,心、肺、肝、脾未见异常。专科情况:离断鼻翼组织面积约2.2cm×1.3cm,离断的鼻翼可见明显瘀斑,伴有左鼻骨外露。直接送手术室,采用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术中见左鼻翼完全离断,离断近端左鼻翼缺失,鼻软骨外露,创缘挫伤重,在镜下清创,清除污物和挫灭的组织,并标记血管,见离断的组织块内无可吻合的动脉,鼻翼内侧有三条可吻合的皮下静脉,鼻翼外侧1条可吻合娥皮下静脉,清创后以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水反复冲净,以6/0的无损伤线缝合鼻内部皮肤、软骨,再在镜下清创血管,以10/0的无损伤线端端吻合鼻动脉近端一组织块皮下静脉共8针。同样方法端端吻合2条皮下静脉分别为6~8针,松血管夹,见动脉搏动良好,吻合血管无漏血,组织块创缘口渗血良好,肤色暗红,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良好,以5/0的无损伤线缝合皮肤,无菌敷料包扎。术后静点康得力4.5,2次/d,连续用药5 d;肝素钠针1/4支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点,2次/d,连续用药7d;肝素钠针+生理盐水鼻部湿敷每15min一次敷数天,罂粟碱针60mg肌注q8h抗血管痉挛,连续用5d,曲马多1/2片q12h口服;每日鼻部用60W烤灯照射,术后12d拆线,离断鼻翼组织再植成活,随访3个月愈合良好,色泽大致正常,外形匀称。
作者:应晨飞;蒋超英;龚一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职业情境下开展与职业教育相配套的实践考核体系意义。方法本文选取2011年、2012年吉林省基层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为学员,采用传统教学集中培训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分组,并对教学效果采用情境教学环境下的实践考核方式进行临床评估。结果利用情境教学环境,在临床实训教学考核中提高了临床实训教学质量。结论情境教学环境下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素质,从而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铺路。
作者:张勇;周晓辉;陈延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胸壁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皮肤健康指导、防止搔抓以及富林蜜联合喷氧等措施。放疗皮肤反应后,富林蜜联合氧喷能显著改善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
作者:周凡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总结乡镇医院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护士人力不足、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差、激励机制不完善、培训欠缺、领导不重视。认为护理管理者如何通过自身的护理管理水平,利用现有的护理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力,稳定护理队伍,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何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总结了手术室近几年来的临床实习带教经验,认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应注意4个方面:①重视入科教育;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③临床带教方法④严格考核。
作者:刘菊花;胡红岩;相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1年前因车祸致左锁骨中段骨折收入院。5d后在颈丛麻醉下行左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手术方式:患者仰卧位,患肩抬高,在颈丛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延锁骨方向作一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暴露骨折,尽量避免剥离骨膜。术中见左锁骨中段骨折,远折端向近心端及后侧移位。用持骨钳提起骨折远折端,选用适当粗细的克氏针钻入骨折远折端髓腔,由肩峰附近穿出皮肤。复位骨折,再顺行将克氏针钻入骨折近折端髓腔,并穿出骨折近折端前缘骨皮质,于此处折弯外露针尾,剪除多余针尾,埋于皮下,剪除肩峰附近外露针尾,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前臂吊带外固定患肢。疼痛缓解后开始适当进行肩关节功能活动。术后7d折线。伤口痊愈出院。患者6个月后出现肩峰处针尾穿出皮肤导致疼痛。再次来到我院。在门诊手术室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剪除冒出的针尾约1cm。伤口未出现感染,数天后伤口愈合。后未再出现其它不适。1年后来我院作X片提示骨折骨性愈合。收入院后在颈丛麻下作锁骨内侧皮肤小切口,暴露部分锁骨,在锁骨骨折近折端原克氏针针尾处未找到折弯的针尾,发现锁骨前缘针尾附近形成一个直径约0.8cm的空腔直通髓腔。初以为是骨囊肿,经仔细检查分析才发现是骨皮质坏死形成的小洞,内侧针尾向外侧移动由此滑入了髓腔,以致术后半年出现肩峰处针尾顶出皮肤。在肩峰处切一小切口,找到外侧针尾,将克氏针向内侧顶推出髓腔并由内侧取出。术后7d伤口拆线痊愈出院。
作者:向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1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1]。这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帮助个体应对应激事件,从而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2]。然而,对于准备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大学生,良好的社会支持则显得更加重要。我们更应该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正确地引导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高凤久;刘雅玲;王晓红;卢宏宇;胡抗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通过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深入思考,认识到了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发现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认识到,要搞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全员档案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作者:王珂玥;胡玉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通过查阅文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西洋参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西洋参的研究与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拥有较高的悟性是中医成才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中医院校教育的反思,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特点的分析,并结合悟性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整体性、创造性的特点,提出作为21世纪的中医院校教育,应该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将悟性培养作为中医教育的基础。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妇产科教学效果评价系统改革,改变评价主体,通过升级实践项目、引入学生学习态度、小组病例讨论、问卷调查、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来改革评价方法。
作者:唐琳;谭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急救措施及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措施,重点阐述急救护理和饮食护理的基础作用,心理护理在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辅助作用,从而为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韩满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本文重点围绕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执行、评估方法、考试及认证等几个方面对美国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借鉴与建议。
作者:张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0%~78%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吞咽障碍,且大部分患者会持续较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脑功能的恢复[1,2],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因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假性延髓麻痹造成吞咽中枢受损所致[3]。吞咽困难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也常发生误吸导致呛咳、窒息、坠积性肺炎等,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功能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临床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及进食功能训练,综述如下。
作者:陈少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临床医学在高职教育中属于特殊的专业,《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骨干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好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意义十分重大。为了体现出高职特色,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锻炼基本技能的能力,
作者:杨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探讨彩超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通过1例胰腺癌平扫CT漏诊分析,探讨彩超对胰腺癌的超声显像。超声及CT对胰腺癌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因其费用相对较低,在基层尤为适合,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需病理检查。
作者:谭小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电子病案是所有电子病历的总和,是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医疗卫生科技档案。目前电子病案的应用价值较为局限,不能有力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子病案是现代医院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它预示着未来病案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秀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医院必然是信息化的医院。医院档案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管理。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模式,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作者:李子怡;杨晓静;黄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化疗提供前沿的理论依据。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尤其是新的文献报道,综述了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内容。主要观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丁玲;孙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近年来,医院每年接纳大量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涉足到医院感染诸多防控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因医院感染学未纳入医学教育课程,导致实习生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匮乏,意识淡漠,对相关防控措施不了解,显著加大了医院感染风险,因此,加强实习带教管理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实习带教现状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规避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教学效果,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作者: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