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惠
目的 对癌症疼痛治疗障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3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1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镇痛措施以及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发作程度、镇痛药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其疼痛程度有着明显的改善,镇痛药的使用较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癌痛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加强镇痛药物的学习、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措施,能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镇痛,保证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提高检测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on,Uu)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缩短检测时间,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媒体显微镜诊断对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的1285例患者进行Uu初检,再进一步培养鉴定.结果 多媒体显微镜诊断检测Uu阳性586例,阴性699例,586例阳性检测标本经培养确诊498例,假阳性率为17.7%;586例阴性标本经培养确诊26份阳性,假阴性率为4.4%.两法同时检出阳性498例,同时检出阴性标本673例,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88.4%,总符合率为91.1%.结论 培养结合多媒体显微镜诊断检查Uu,克服了各自单独应用的弊端,提高了对Uu感染的检测水平,并且为科学、合理、准确、有效地选用抗生素提供了条件.
作者:陈菊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方法 对徐州医学院1042例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数医学生从媒体报道获取医患信息,认为医患关系很重要,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不同影响医学生对常学习和未来择业的态度.结论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开展并重视医学生的医患观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媒体、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改善医学生对常学习及未来择业的态度和看法.
作者:张婷;薛佳殷;朱闯;邢通;白玉婷;张又文;熊絮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贵州省116例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孕产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率位居孕产妇死亡病因的首位.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只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补助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分娩意识;提高产科及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作者:张飞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5例作回顾性研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3/d,70mg/次;对照组33例,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3/d,200mg/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90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胶囊和硫普罗宁肠溶片均能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但水飞蓟宾胶囊较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成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诊治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两种方法.方法 将我院33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与B组.A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结果 A组的患者疗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B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莫应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指子宫肌层仅部分或全层破裂,患者合并妊娠,且包块较大,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在术前误诊为附件包块,经本案病例术后证实为子宫陈旧性不完全破裂实属罕见,提出讨论.
作者: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七氟烷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处理小儿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方法很多,本文结合近期相关的文献,综述小儿七氟烷术后躁动的机制及其目前的处理方法.
作者:杜文康;李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公立医院员工对绩效薪酬的期望水平、需调整的比例结构和期望差距,为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的提出改善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新疆石河子地区某三级公立医院员工36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绩效薪酬期望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得出员工期望的绩效考核标准重要性排序,绩效工资的调整时间、差距、结构及水平等期望值.结论 定期进行期望薪酬调查,将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完善绩效薪酬指标评价体系,及时调整薪酬水平、差距、结构,探索薪酬管理新思路,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真正发挥绩效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作者:王靖;刘军;马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4例,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咳嗽的特征,并测定其血常规、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炎性细胞分布及诱导痰上清中TIgE、ECP和IL-8、组胺的浓度.结果 咳嗽时间平均为22~54(26.5±6.7)d;51例(79.7%)患者仅表现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色粘痰,49例(76.6%)伴有明显的夜间咳嗽或晨起咳嗽明显,且烟雾、灰尘刺激咳嗽加重(43例,约占67.2%).感染后咳嗽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诱导痰上清中组胺的浓度也显著升高(P<0.05),而TIgE、ECP和IL-8的浓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存在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非变应性炎症,组胺的升高可能与其咳嗽的发病有关.
作者:陈崛耸;罗远强;刘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小儿疝气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为先天腹壁发育异常致病.若小儿疝气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很大可能引发肠管缺血坏死与其他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小儿疝气的临床护理方式一直被众多医疗工作者研究.本文就对小儿疝气的护理进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临床手术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输液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几个具有针对性护理方向的护理方法.在对传统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与护理进展,展望未来临床治疗方向与护理方向,为小儿疝气的治疗与护理打下务实基础.
作者:韦桂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我国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也有迅速增高的趋势,其治疗方法有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而后者具有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因此,不但一部分原来需要做开放性手术的患1者可以改行经尿道电切术,而且为许多年老体衰,有心血管或者糖尿病等合并症,不能做开放性大手术的患者又开辟了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我科2009年6月~2012年11月共对98例BPH患者行TURP治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丽;时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皮肤感染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2008年~2012年收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皮肤感染的患者14例的治疗护理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愈合出院及出院后愈合,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好转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做好糖尿病皮肤感染的全面治疗护理,有效防治了皮肤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感染创面愈合期的缩短,降低了致残率,减少截肢率.
作者:杨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创新,不断刷新改变传统的压疮护理误区.压疮所牵涉的医学领域较多,含盖了外科学、内科学、神经内科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医学界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疾病进行综合治疗,预示严重压疮治疗应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作者:段玉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苯比芘(BaP)作用过的16HBE气道上皮细胞(处理组)与正常16HBE气道上皮细胞(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BaP对人体气道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并用BaP进行处理,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细胞总蛋白,运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图象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明确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建立双向电泳图谱,找出15个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包括转酮醇酶、埃兹蛋白及泛素-蛋白酶体等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结论 建立重复性较好16HBE人气道上皮细胞双向电泳图谱,并鉴定出一些与肿瘤发病机制相关的蛋白质,为阐明BaP对人体气道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冼慧仪;梁少红;冯曙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观察,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遵循随机的原则,两组患者均为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置导尿管治疗,观察组在置导尿管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导致高脂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53例GDM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测定其空腹血脂及脂蛋白与同期糖代谢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动态观察GDM孕妇治疗前后血脂代谢的变化,并且分析了GDM伴发妊高征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结果 GDM孕妇存在高脂血症,属Ⅳ型,发病率达34%;GDM并发高脂血症时妊高征发病明显增加.GDM经过治疗后血脂仍呈上升趋势. 结论 GDM虽然病程短,仍然对血脂代谢存在一定影响,而且血糖控制后血脂并无改善.
作者:徐红玲;徐金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法及护理的办法.方法 根据SLE的临床特点,对53例患者进行评估.通过对53例SLE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疗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53例患者病情中45例病情有所好转,8例无变化.结论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及康复.
作者:李亮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穿刺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行鼓室穿刺术.结果 行鼓膜穿刺术后,配合密切的术后护理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对行鼓室穿刺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显著提高手术的总有效率,并可预防病情的复发,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红;陈秋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脊柱结核(TB)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多发于腰椎,发生于颈椎较为少见,约占2.2%~6.3%,但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其临床护理有较大难度.我科于2010年1月至今成功为10例颈椎结核的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秦巧华;计莲娣;陈其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