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雪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致低钾血症的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致低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血钾正常,治疗后血钾均明显降低,但患者几无自觉症状.结论 垂体后叶素易致低钾血症,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作者:李华英;徐立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我市某医院2006年4月~2012年12月,近6年半时间发生的医疗服务、药品收费投诉剖析,找出发生原因,抓源头,强管理.方法 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分类、汇总剖析.结果 医院收费投诉,主要是管理的深入化不足及收费源头上医务人员查对、解释说明、服务、认知等四大方面不到位引起.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落实医务人员认知(物价政策、项目内涵、管理责任)到位、解释(治疗、护理、检查的宣教及收费的提前告知、说明以及信息对等)到位、服务到位(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完整性)、以及查对(收费前、收费中、收费后)到位,是能够有效的减少投诉发生,提升例接受医院治疗的心理安全感[1]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作者:丁品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划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理衰竭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酶峰出现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恢复所需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董俊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剂在肝癌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行肝癌化疗栓塞术的96例原定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中不使用利多卡因,B组用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疼痛的程度、止痛剂的用量及术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疼痛程度、止痛剂的用量均低于A组.结论 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剂在肝癌化疗栓塞术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使用.
作者:蒋义贵;黄跃;张生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安定分娩期应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安定后测量产妇和新生儿体内药物的浓度.结果 安定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娩出新生儿之脐血药浓度均高于母体同时的静脉血药浓度,并且药物分布于产妇的血液、尿液及乳汁中.结论 尽可能避免在药物浓度高峰时娩出胎儿,以减少抑制作用的发生.
作者:程英惠;朱望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实施电子叫号系统,更好地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保障.方法 护士问诊,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病情在分诊控制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专家,为患者取号,排队.结果 解决患者排长队混乱的情况,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降低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结论 实施电子叫号系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管理质量.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组(观察组)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谢玉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以下称LIS)已经成为实验室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解决了实验室繁杂的手工操作程序,LIS是以支持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决策、科研等为目标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系统,由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以实验室标本检测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管理为主,管理系统以实验室的经济、物资、人事、科研等管理决策为主.本文就医学实验室LIS应用作部分概述.
作者:陆绍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建立起健康信念,促进其自觉地进行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的科学管理,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更好的控制血糖.方法 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认知程度和健康行为明显改善,90%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运动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邱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中导致孕妇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0例ICP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产30例,足月产30例,同期就诊的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孕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观察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性状等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导致ICP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结果 ICP发生早产的孕妇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胎儿窘迫机会均明显重于对照组;ICP中因各种临床因素加重导致终止妊娠孕周缩小,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ICP导致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除了ICP本身胆汁酸增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1]以外,与实际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上防止胎儿窘迫、不可预测的死胎等后果而采取的干预性剖宫产增加有密切关系.
作者:戚吉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引流50例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先期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配合B超、彩超等手段进行检查.结果 早期妊娠的35例患者本研究中35例早期妊娠患者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14例避免了二次手术,17例刮宫出血量较少,其余4例术中出血极少.结论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晓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近10年来无创机械通气逐渐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B 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有效率高达80%,病死率仅6.7%,住院时间短,B 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发症少可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1].但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良因素,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2010~2012年5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李江旭;黄仕明;黄泽礼;彭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2010年89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入院后心电图的改变及治疗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3例脑梗死患者有异常心电图表现.结论 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13例(占146%)有心电图改变,出血性中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21.7%)明显高于缺血性中风组(6.9%).
作者:陈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36例血液HIV阳性,且经病理证实的PCP患者,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结果 28例患者的肺部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23例患者肺呈小叶浸润,病变肺叶为磨玻璃状渗出性病灶,部分患者病变由肺门向肺外带发展或自下肺向上肺蔓延,大叶实变5例,表现为一叶或多叶实变,肺外围有肺气囊改变2例,3例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网结节影,结节直径≤1cm,其中2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肺门、纵隔、腹腔淋巴结增大及心包少量积液,2例合并肺结核伴空洞形成,1例合并肺不张.结论 卡氏肺囊虫肺炎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缺乏性疾病外,要求患者进行血液HIV抗体检查,阳性者AIDS患者PCP诊断确立.
作者:徐庆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同期的24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8例,干预组118例,针对两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干预组治疗护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干预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赵勇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单次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基础麻醉、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的6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实验组给予单次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基础麻醉.结果 实验组患儿围手术期的MAP、HR变化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也明显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单次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要显著优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
作者:余锁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孕产妇应激状态及护理干预对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72例孕产妇进行了护理分组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理状态(SAS、SDS)、自尊评价(SES).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者SAS、SDS、S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针对孕产妇应激状态患者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治疗作用,能较大程度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冯世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胎儿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技术从1983年Smith等[1]第一次运用常规MRI 序列扫描,发展到用快速MRI序列,使胎儿MRI技术逐渐为诊断胎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就其技术发展及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静蕾;林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利用QQ构建解剖学教学网络平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进行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理念.笔者从服务QQ的构建及辅助教学方面,阐述了QQ构建的解剖学教学网络平台强化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教学资源传播,增强了师生互动,从而利用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解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思路.
作者:张力;杨石照;苏军龙;张军峰;成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通过对40例65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不孕症患者治疗周期过程中,从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时配合等方面实施护理,总结出不孕夫妇科学的护理措施.认为认真观察及良好的配合,有助于患者在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周期妊娠率.
作者:游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