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60例艾滋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黄自群

关键词:心理护理, 艾滋病, 情绪与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9月~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通过问卷调查及SF-36生活质量测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入院2w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F-36得分(95.5±3.5)明显高于对照组(91.1±2.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治疗中非常关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16例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贵州省116例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孕产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率位居孕产妇死亡病因的首位.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只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补助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分娩意识;提高产科及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急救工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作者:张飞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广州市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对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番禺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番禺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其中传染病类46起;3~6月和9~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 番禺区学校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类占居首位,事件的人群分布与学校人口的密集度,学生的防病意识等密切相关.

    作者:黎燕君;杨燕君;王凤梅;卫敏航;黄桂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具有临床价值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比较多年来我院收治的1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方法.从常规吸氧、利尿、强心、纠正酸碱失衡、给予血管扩张药等治疗到使用强化极化液治疗,至新活素的使用.结果 强化极化液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效果,而新活素的总治疗效果又优于强化极化液治疗.采用新活素治疗的患者的各项体征具有明显的优异性,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采用新活素治疗,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向明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人性化的产科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互动、强化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健全相关护理条例,以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内涵.结果 医院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医护人员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意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沟通和理解也加强了.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还能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士对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的观察指标评价及护理

    目的 为了解我院急诊科住院病区护士对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的观察指标掌握的情况.方法 我院急诊科住院病区护士对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阿托品急救治疗后,进行100次阿托品化观察后,组织护士学习使用阿托品的观察指标,对学习前后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组织护士学习前,阿托品观察指标正确率86%,学习后正确率97%,护士学习前后对患者阿托品观察指标评价的正确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对护士评价的正确性有很大帮助,以确保对患者的护理治疗提供准确性依据.

    作者:梁美英;罗银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早期糖尿病患者Hs-CRP和Hcy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首次确诊糖尿病组,首次确诊糖调节受损(IGR)组和健康体检组3组,分别测量其Hs-CRP和Hcy水平.结果 首次确诊糖尿病组、首次确诊IGR组和健康体检组Hs-CRP(mg/L)水平分别为:(10.1±3.6)、(9.5±3.2)、(3.5±21),Hcy(umol/L)水平分别为:(20.1±2.4)、(18.5±2 9)、(101±2.1).结论 首次确诊糖尿病组和首次确诊IGR组Hs-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

    作者:栗明星;张纪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7例出血性烟雾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有效的出血性烟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治疗好转出院.17例均术后随访6~10个月,门诊复查见患者癌变侧脑血液灌注月显改善,患者症状也明显好转.结论 精心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出血性烟雾病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平安度过手术危险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病案统计工作培训内容及目标措施

    病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疗信息工作的基础,因此病案质量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就必须做好系统,严格的培训工作,才能是病案管理有个新的扎实更快的提高.

    作者:葛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分析与预防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1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例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0%.结论 普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很多,主要与患者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等相关,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云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附2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身心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250例癌症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医生护士的心理治疗护理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心理干预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的预后,增强他们战胜癌症的信心,值得推广.

    作者:芮淑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探讨

    目的 对采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选用2010年~2012年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5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78例,将使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列为观察组,而单独使用水飞蓟素列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B超检查,在观察组中78例患者显效的有23例,有效的有45例,无效的有1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7.2%;而对照组的78例患者中,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38例,无效的有31例,总有效率仅仅60.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比单纯使用水飞蓟素疗效显著,使用水飞蓟素和中药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症状表现和降低血脂情况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长清;周茂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测量24h眼压曲线的临床护理探讨

    青光眼是一种发展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不可逆致盲性的眼病.其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地升高,超过了眼球所能耐受的限度,而给眼球各部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等无法挽救的视功能损害[1].有学者认为高眼压持续越久,视神经和视功能的损害越严重[2],但如能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疾病的愈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改善.2009年7月~2010年5月,我科对38例青光眼待排例测量24h眼压曲线,收到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师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积液中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便宜又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用于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检验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本科进行胸腔积液检验的167例疑似肺结核或肺癌患者的检验结果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确诊结核病患者ADA浓度大多明显增高,CEA多数正常,而肺癌患者ADA多数不高,CEA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ADA+CEA联合检测可以在癌性还是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中,特别是在排除肺癌的鉴别诊断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门诊使用.

    作者:温红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60例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此次治疗和研究的60例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显效患者25例,占83.3%;有效患者有3例,占10.0%;无效患者有2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患者20例,占66.7%;有效患者有4例,占13.3%;无效患者有6例,占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文春;赵紫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测压管置管失败处理

    目的 讨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测压管置管失败后处理措施.方法 置管失败后改用留置F14超滑导尿管外接三通管,分别接膀胱测压导管及注水管,继续检查操作.结果 顺利测得膀胱压、逼尿肌压数据.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测压管置管失败后改用留置F14超滑导尿管,所测数据仍可反应出逼尿肌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熊国光;柳学春;张颖鄂;秦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

    目的 研究并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的常见问题隐患以及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09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的护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 导致院前急救护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急救信息不准确.②医院急救硬件设备不够齐全.③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④患者缺乏相应的急救措施.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差等等.结论 只有加强对院前急救护理常见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避免护患纠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出现的几率.

    作者:龙卫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各种引流管护理之异同

    各种引流管护理的共同点:妥善固定;保持无菌;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护理的不同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管道密封,鼓励患者咳嗽,拔管;胃肠减压管的护理——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一般护理停止口服药物,必要时接负压吸引器抽吸胃内容物,加强口腔护理,拔管;T管护理——于术后10~14d拔管;腹腔引流管护理——观察患者有无腹腔出血或积脓所引起的症状,烟卷引流换药时转动使之通畅,向外拔出少许;留置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护理——造瘘管拔除于2w左右先夹闭,如自行排尿顺利拔管;留置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清洁,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每4~6h开放1次.

    作者:卫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8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有心理和饮食以及胎儿监测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胎动次数以及尿蛋白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之前存在高血压症状,在对患者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胎心率和胎动次数等和治疗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和胎儿窘迫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率.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晚期癌痛的护理管理

    目的 总结我院肿瘤科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2年内收治的156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6例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管理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癌痛;护士对癌痛评估管理;对疼痛治疗的护理管理;对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使用的护理管理;对疼痛患者出院的健康宣教.结果 对156例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后每1例患者的疼痛均减轻或消除了,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患者家属及社会满意的效果.结论 护理人员积极更新知识,学习癌痛新观念,从而让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莲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谈疾控机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疾控机构实验室要完成政府赋予的任务和满足社会及客户的要求,随着职能职责和检测环境的变化,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21年的计量认证和10年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践经验,从人员、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体系运行各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为科学规范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高效运行.

    作者:孙茜;倪京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