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入院24h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水平组及极低白蛋白水平组,比较3组患者APACHEⅡ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极低白蛋白水平组APACHE 11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血清白蛋白及CRP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及高CRP水平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向正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和3年的变化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2012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值(R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限定日费用(DDC)呈下降趋势,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和艾司唑仑为代表的苯二氮卓类用药频度高.结论 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加强管理,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
作者:曾环思;钟彩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所纳入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符合方案者101例)和对照组(98例),分别给予内服中药、推拿、牵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和牵引加口服扶他林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4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37例,好转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7%.经统计学处理,Z=-6.324,P=0.000<0.05,两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外兼施,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尚仲新;徐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现代科技的代表性技术,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院也不例外.在信息科技发展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进程必须要与时俱进,它是新时期下档案管理的新目标.从分析现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现状入手,提出了升级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和方案,为以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方向.
作者:俞小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hs-CRP和IL-6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CKD2-3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Scr、Lp(a)、hs-CRP、IL-6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Scr等改善,hs-CRP、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CKD进展.
作者:李庆珍;刘佩佩;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骨骼肌松弛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肌松药药理活性方法学研究不断完善.本文重点从药理模型及方法、药理评估指标以及试验中的注意事项3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药理实验中肌松药的成熟研究方法.
作者:冯敏;胡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黔南州12县(市)医院、血浆站HIV筛查实验室送检的阳性标本与确证实验室复检及确认结果的符合性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CISA),用两种酶联试剂复检,对仍为阳性者,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307例送检HIV抗体阳性标本,复检阳性297例,阴性1例,一阴一阳9例,阳性符合率为96.74%确认阳性276例,阴性9例,不确定21例.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0.20%.结论 黔南州12县(市)医院、血浆站HIV筛查实验室送检的阳性检标本检测结果与确认实验检测结果符合性存在一定差异,各HIV初筛实验室应采取综合措施,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提高HIV初筛实验室检测水平.
作者:吴耀品;陆亭屹;刘光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分析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2200例,输血前对其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统计分析鉴定结果.结果 28例患者表现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21例表现抗体特异性,输血没有出现溶血性或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的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避免溶血性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出血性烟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治疗好转出院.17例均术后随访6~10个月,门诊复查见患者癌变侧脑血液灌注月显改善,患者症状也明显好转.结论 精心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出血性烟雾病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平安度过手术危险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疾控机构实验室要完成政府赋予的任务和满足社会及客户的要求,随着职能职责和检测环境的变化,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21年的计量认证和10年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践经验,从人员、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体系运行各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为科学规范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高效运行.
作者:孙茜;倪京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图检查并确诊的轻、中度OSAHS的患者38例,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及舌扁桃体消融术,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以确定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经多导睡眠监测,以AHI指教下降50%为判断标准,有效率达89.5%(34/38).结论 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轻中度OSAHS,操作简单、出血少,可以门诊操作,符合微创治疗原则,疗效满意.
作者:张德章;汤建强;肖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国内高等院校医用化学发展为培养实用型医学技术型人才,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优化可以更好的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高校医用化学人才.本文详细的说明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现状,提出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弊端与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优化措施.对高校教学优化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分析开放性颅脑损伤在临床上面的特点还有诊治体会.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共18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这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于患者的治疗评价,以GOS评定为标准.其中恢复良好的患者有13例,轻微残疾的患者有2例,严重残疾的患者有2例,1例患者经过治疗无效死亡.对所有患者在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时间不等.结论 患者在入住医院并且确诊为开放性颅脑损伤之后大多数都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作抢救治疗,及时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能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非常深远重要的影响.
作者:谭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人体健康状况的评价等对临床检验科的依赖性日益加深,部分临床检验的项目已经成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判断的决定性指标,临床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医院临检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新研究表明[1]存在CMBs的患者较不存在CMBs的人发生症状性脑卒中的频率高,CMBs的存在是发生症状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CMBs好发部位、病因及危险因素、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与抗血小板治疗的关系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孙瑞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患者医院感染日益增多,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生素,由于条件致病性念珠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多,又使得念珠菌治疗后的耐药问题日渐突出.各种临床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以痰液高,而且我们还发现,大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于其他细菌感染.
作者:梁传河;岳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番禺区2005~2010年学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番禺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番禺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其中传染病类46起;3~6月和9~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 番禺区学校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类占居首位,事件的人群分布与学校人口的密集度,学生的防病意识等密切相关.
作者:黎燕君;杨燕君;王凤梅;卫敏航;黄桂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儿科门诊及住院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采用回顾行分析法,调取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法.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极易引发消化系统症状,听诊以呼吸音增粗或减低为常见,血常规检查以WBC增高为主,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多见,尿常规检查以血尿与蛋白尿为主,MP-IGM阳性率达100.00%,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部分表现为点状阴影、片状阴影及间质性损,治疗以阿奇霉素效果佳.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秋冬季,以1~3岁儿童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血尿与蛋白尿,X线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MP-IGM阳性是其确诊金标准,以阿奇霉素治疗疗效为显著.
作者:熊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胎盘植入是妇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引起产后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随着人工流产增多,剖宫产率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以往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使患者失去子宫,丧失生育功能.近年来,临床上对其诊断与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前应用盆腔彩超筛查,产后使用MTX、米非司酮、中草药及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刮宫治疗胎盘植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元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病因及临床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1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对患者的焦虑障碍值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对伴有焦虑障碍者采取药物治疗.结果 我院91例患者中,15例出现焦虑障碍,其发生率为16.48%,通过有效的治疗,好转率为86.67%,治疗后HAMA评分显示患者焦虑分值较治疗前减少,两次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左心表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焦虑障碍.
作者:刘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