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中的护理体会

胡亨英;罗文军

关键词:多通道, 治疗, 结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 护理配合, 输尿管上段结石, 碎石取石术, 微创手术, 气压弹道, 经验总结, 穿刺, 肾结石, 技术, 患者
摘要: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PCNL)是经皮建立皮肾通道,在肾镜下进行碎石取石的一种微创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技术[1,2].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多通道穿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护理配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置换术中相关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术中护理问题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将88例2012.4~2013.4在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对照研究改进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据个体差异进行评估后制订护理计划,并随病情修改完善,满足患者的病情需要.结果 术后随访优良率极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详细地规划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范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产后患者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及性和谐满意度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共166例(阴道助产除外),分成阴道分娩组128例,剖宫产组32例.随机分为生物反馈治疗组80例,kegal法训练组80例,产后42~50d回院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测试.生物反馈治疗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al法训练法治疗,对照组行kegal法训练盆底肌,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尿失禁的日平均频率、盆底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平均肌力(较治疗前有显改善(P<0.05),且生物反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改善盆底肌功能.

    作者:李仲均;禤文婷;黄丽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人性化的产科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互动、强化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培训、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健全相关护理条例,以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内涵.结果 医院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医护人员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意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沟通和理解也加强了.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还能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同期收治的剖腹产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按照观察组和对照组划分,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伤口、子宫收缩疼痛,对照组术后6h、10 h、24h疼痛分级较观察组明显,两组疼痛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600,P<0.05;T=5.3626,P<0.01;T=12.7059,P<0.01).结论 剖腹产手术前后全方位的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2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近3年来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26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12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综合治疗以后,基本治愈56例,占44.44%;好转64例,占50.79%,总有效率为95.24%,老年肺部感染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诱因为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抗感染药物.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起病隐匿,肺部体征无特异性,因此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周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谈谈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1.1.1热情接待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家庭支持系统,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提供温馨服务,减少不良刺激.1.1.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介绍疾病良好预后,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作者:芮文科;武守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手背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 420例神志清楚、肢体功能正常需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自然放松法和握拳法手背静脉穿刺,观察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3.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疼痛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手自然放松法静脉穿刺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远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冠脉介入术后穿刺处出血的护理

    目的 观察并总结冠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穿刺处出血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冠脉介入术后出现穿刺处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为2.27%;其中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术后穿刺处出血2例,发生率为12.50%;经桡动脉介入术术后穿刺处出血发生率仅为1.47%.结论 冠脉介入术经桡动脉途径出现穿刺处出血的并发症明显降低,且只要及时发现加强护理,预后均良好.

    作者:张小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治疗,静脉滴注,2次/d,用药8~12d;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2g,静脉滴注,1次/d,用药8~1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伟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社区32例糖尿病患者护理服务行为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服务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32例社区护理服务为观察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随访观察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FBG、PBG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88%,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78.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伟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测量24h眼压曲线的临床护理探讨

    青光眼是一种发展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不可逆致盲性的眼病.其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地升高,超过了眼球所能耐受的限度,而给眼球各部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等无法挽救的视功能损害[1].有学者认为高眼压持续越久,视神经和视功能的损害越严重[2],但如能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疾病的愈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改善.2009年7月~2010年5月,我科对38例青光眼待排例测量24h眼压曲线,收到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师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跟骨骨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住院的50例(65足)跟骨骨折的采用我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采用撬拨加我院自制的跟骨横径复位器复位治疗,根据中医治疗骨折的三期分治原则内服中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65足跟骨骨折患者中55足复位良好,关节面基本恢复,5足由于关节面塌陷严重,中转手术治疗,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定标准:优21足,良34足,一般5足,优良率91.7%.结论 本院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作者:蒋艺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我院88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方案,对照组采用髂内结扎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行子宫切除手术数量及术后引导流血时间和总体止血疗效,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患者止血有效率为56.8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止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较髂内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艳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82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划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理衰竭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酶峰出现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恢复所需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董俊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寻求较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消化科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康复新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两组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高,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超;曾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治疗方法.肺癌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危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胸腔镜技术问世,立即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减少患者痛苦、手术后恢复快以及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等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认可,电视胸腔镜以先进技术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助助,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韦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4例,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咳嗽的特征,并测定其血常规、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炎性细胞分布及诱导痰上清中TIgE、ECP和IL-8、组胺的浓度.结果 咳嗽时间平均为22~54(26.5±6.7)d;51例(79.7%)患者仅表现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色粘痰,49例(76.6%)伴有明显的夜间咳嗽或晨起咳嗽明显,且烟雾、灰尘刺激咳嗽加重(43例,约占67.2%).感染后咳嗽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诱导痰上清中组胺的浓度也显著升高(P<0.05),而TIgE、ECP和IL-8的浓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存在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非变应性炎症,组胺的升高可能与其咳嗽的发病有关.

    作者:陈崛耸;罗远强;刘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miRNA与靶基因在肝癌中的研究现状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miRNA是一类非编码调控RNA,通过转录后来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的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直接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等相关.本文就mRNA及其靶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BCT用于根尖周病诊治中的可靠度、精确性分析及评价新标准

    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一种提供高质量,高精确的三维影像诊断形式.这种成像系统在低辐射量条件下提供颌面部细小病损的高分辨率图像,这个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1].近年来,CBCT在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传统根尖片中被忽略的病损特点在CBCT图像下显示出来,这些特点在诊断根尖周病损及评价根管治疗效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文就CBCT在根尖周病变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白佳立;刘兴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谈疾控机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疾控机构实验室要完成政府赋予的任务和满足社会及客户的要求,随着职能职责和检测环境的变化,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21年的计量认证和10年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践经验,从人员、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体系运行各方面加强管理,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为科学规范质量管理,提高检测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高效运行.

    作者:孙茜;倪京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