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NA与靶基因在肝癌中的研究现状

杨静

关键词:肝癌, miRNA, 靶基因
摘要: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miRNA是一类非编码调控RNA,通过转录后来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的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直接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等相关.本文就mRNA及其靶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硬式内镜专人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专人管理模式对硬式内镜进行灭菌、包装以及清洗等操作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两组不同期的腔镜器械各500件,并将其分为传统组与专人组.对比分析对两组的操作流程质量与器械清洗质量以及相关科室满意度.结果 传统组合格率、包装所消耗的时间以及满意率与专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科学、合理、规范的专人管理可以保障腔镜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以保证临床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梁祖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科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各种隐患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注重护理安全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监控力度,使用各种护理安全标识,加强加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等.结果 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无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一般护理差错减少,护理隐患消灭在盟芽状态.结论 注重护理安全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加强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轮状病毒感染(占73.5%),惊厥时体温正常,可在一次病程中出现多次发作,平均发作次数为1.9次,发作期间检测患儿血生化、脑脊液均正常,头颅CT检查和脑电图检查均正常,随访0.5~2年,患儿无后遗症,无复发.结论 该病预后良好,对远期生长发育无影响.

    作者:唐茂生;吴龙耀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31例

    目的 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检查肩锁关节间隙正常,均骨折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等现象.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本组31例患者中,优26例,良5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利用杠杆原理和钢板自身的强度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治疗与展望

    甲状腺结节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甲状腺内出现结构异常的团块.甲状腺肿瘤系甲状腺结节的恶变造成的,但临床恶变率不高,但仍不排除其中有小部分可能发展成为甲状腺癌[1,2],本文对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进行了相关探析,并结合相关资料对甲状腺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辜德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呼吸道传染病的手术护理

    总结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感染孕产妇手术时的医院感染管理.管理重点是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条目,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前做好手术间及需用物品的准备,对参与手术人员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手术后规范患者及工作人员处置,规范手术用物及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手术间严格消毒.

    作者:金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积液中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便宜又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用于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检验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本科进行胸腔积液检验的167例疑似肺结核或肺癌患者的检验结果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确诊结核病患者ADA浓度大多明显增高,CEA多数正常,而肺癌患者ADA多数不高,CEA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ADA+CEA联合检测可以在癌性还是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中,特别是在排除肺癌的鉴别诊断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门诊使用.

    作者:温红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开腹手术同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比较开腹手术同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直肠癌患者,将其视为观察组,该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106例直肠癌患者作对照,该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疾病观察比较.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3项疗效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1%,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显著,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王超;王玉奎;王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2008~2012年柳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食源性疾病患者病原菌感染及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感染性腹泻检测方法对柳州市2008~2012年食源性腹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检测标本129阳性43株,2009年检测标本209份,阳性20株.2010年检测标本138份,阳性9株.2011年检测111份,阳性3株.2012年检测标本104份,阳性9株.病例均为食用不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以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居多.结论 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并出现新的流行规律及特点,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是控制发病的关键.

    作者:邹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4例,并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咳嗽的特征,并测定其血常规、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炎性细胞分布及诱导痰上清中TIgE、ECP和IL-8、组胺的浓度.结果 咳嗽时间平均为22~54(26.5±6.7)d;51例(79.7%)患者仅表现为慢性干咳或咳少许白色粘痰,49例(76.6%)伴有明显的夜间咳嗽或晨起咳嗽明显,且烟雾、灰尘刺激咳嗽加重(43例,约占67.2%).感染后咳嗽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诱导痰上清中组胺的浓度也显著升高(P<0.05),而TIgE、ECP和IL-8的浓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存在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非变应性炎症,组胺的升高可能与其咳嗽的发病有关.

    作者:陈崛耸;罗远强;刘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扫描对胸部外伤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CT胸部扫描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X线检查作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伤后8h内采用CT扫描和X线进行检查,并研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扫描对肺挫伤、肋骨骨折及肺损伤并血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99.99%、98.03%及96.66%,X线检查对肺挫伤、肋骨骨折及肺损伤并血气胸的检出率分别为68.89%、84.98%及6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978,4.6989和6.6988,P<0.05).结论 与X线检查比较,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检出率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冰;曾艳文;许启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卵巢囊肿手术后的护理

    总结4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的常规准备、心里护理、术后卧床与观察、心电监测、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和加强健康教育等,认为做好患者的诊疗、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保证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周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40例鹅口疮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使用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鹅口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在相同的治疗环境下,采用相同的辅助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10万°/mL的制霉菌素每涂口腔4~6次;对照组给予20万V°/mL的制霉菌素涂口腔2~3次/d,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朱彩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例子宫陈旧性不全破裂误诊为附件包块的讨论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指子宫肌层仅部分或全层破裂,患者合并妊娠,且包块较大,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在术前误诊为附件包块,经本案病例术后证实为子宫陈旧性不完全破裂实属罕见,提出讨论.

    作者: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银杏叶制剂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叶制剂(舒血宁)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克林澳)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突发性耳聋患者106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杏叶制剂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及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奇特,联合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等,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79.63%),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叶制剂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作者:金一;章先锋;章可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T)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它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以及远处转移能力.以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被视为“良性癌”.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李芳;梁河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阴道炎的临床常用药物治疗进展

    阴道炎主要分为滴虫性、细菌性以及念珠菌性,在治疗方面仍以局部治疗更占优势,笔者对中国知网(C 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就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及类型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陆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与诊断

    目的 分析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1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例行系统性体格检查、彩超妇科检查.其中,8例患者例行肿瘤标志物检测,4例患者例行盆腔CT检查,而患者后的病例确诊,则要根据术后的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来确定,同时,由资深的病理科医生对患者病情复核确诊,后针对患者确诊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本组研究中,4年生存率87%,其中Ⅰ和Ⅱ期均为100%,Ⅲ期为75%,生存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显著差异(P<0.01).复发与临床分期差异明显(P<0.01).1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发热症状,并且伴有腹胀、腹痛、盆腔包块等症状,同时,部分患者还出现压迫性症状,如大便困难、腰部酸痛、尿频.结论 未成熟性畸胎瘤的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为首发症状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和预后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熟性畸胎瘤恶性程度逆转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应利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从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例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随访期间,28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占40%.从疾病认知度、治疗不依从性、非甾体抗炎药的服用、吸烟饮酒、情绪不良等方面看,无复发情况的42例患者的这几类情况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复发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复发性较大,复发相关因素复杂,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石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附2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术后化疗的身心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250例癌症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医生护士的心理治疗护理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心理干预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的预后,增强他们战胜癌症的信心,值得推广.

    作者:芮淑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