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唐茂生;吴龙耀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 良性惊厥, 婴幼儿
摘要:目的 总结和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轮状病毒感染(占73.5%),惊厥时体温正常,可在一次病程中出现多次发作,平均发作次数为1.9次,发作期间检测患儿血生化、脑脊液均正常,头颅CT检查和脑电图检查均正常,随访0.5~2年,患儿无后遗症,无复发.结论 该病预后良好,对远期生长发育无影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60例艾滋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9月~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通过问卷调查及SF-36生活质量测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入院2w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F-36得分(95.5±3.5)明显高于对照组(91.1±2.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治疗中非常关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自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基层医院烧伤感染中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60例中度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烧伤常规处理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67%,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6.67%,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陈惠珍;何永丽;陈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15例行该手术的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保留乳头乳晕及伤口皮瓣的观察及护理、重建乳房护理、患肢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15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保留乳头乳晕无坏死,患者对重建乳房外形满意.结论 该术式能够使女性乳腺癌根治、乳房重建一次完成,同时满足了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充分细致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彬彬;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根据对我院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护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对象为我院2011年08月~2012年0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计168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程度的不同,以自愿结组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共计患者84例,在手术过程中,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胆道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共计患者84例,在手术过程中实施一般护理方式.结果 综合护理组:8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3例,其中胆管瘘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胆管出血2例,患者整体满意度优良率94.05%;对照组:8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10例,其中胆管瘘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胆管出血6例,患者整体满意度优良率70.23%.结论 在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建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对137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诊断结果,漏诊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如何确保超声在阑尾炎诊断方面的准确性,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依据,共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137例阑尾炎患者阑尾区的超声探查,观察阑尾大小变化,壁厚度情况,阑尾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频谱参数,同时分析阑尾周边器官相应改变,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本文137例患者中,年龄为4~76岁,平均年龄为40岁,应用上述检查方法,大部分患者的阑尾区发生不同程度的超声变化,通过对患者实例的分析发现,诊断合格率在89.1%,漏诊率在10.9%.结论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阑尾炎方面具有非常优秀的临床诊断表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孙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我国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也有迅速增高的趋势,其治疗方法有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而后者具有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因此,不但一部分原来需要做开放性手术的患1者可以改行经尿道电切术,而且为许多年老体衰,有心血管或者糖尿病等合并症,不能做开放性大手术的患者又开辟了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我科2009年6月~2012年11月共对98例BPH患者行TURP治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丽;时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扩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 强调突出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压力的重要性,针对具有不同睡眠障碍的患者开展不同方法的干预治疗,从而实现改善睡眠状况,提升他们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阶段住入我院的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男性、女性各占1/2.并对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一般护理.结果 在正当合理护理干预下的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要高于参照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亦明显增加.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失眠因素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从心理护理、改善住院环境、适量药物辅助等措施,有效提高内科患者的睡眠.

    作者:杨静;吴丽萍;袁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人工椎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析

    目的 比较人工椎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接收的80例颈椎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为40例患者,治疗者也为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组采用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结果 置换组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0.5,(P<0.05),融合组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9.6,(P<0.05).置换组和融合组之间比较显示:术前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的ROM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随访置换组邻近节段的ROM则显著小于融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节段术前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治疗颈椎病时早中期疗效显著,但在术后的并发症中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可以保持整个颈椎及邻近节段避免退变,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研究.

    作者: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呼吸道传染病的手术护理

    总结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感染孕产妇手术时的医院感染管理.管理重点是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条目,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前做好手术间及需用物品的准备,对参与手术人员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手术后规范患者及工作人员处置,规范手术用物及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手术间严格消毒.

    作者:金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hs-CRP和IL-6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CKD2-3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Scr、Lp(a)、hs-CRP、IL-6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Scr等改善,hs-CRP、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CKD进展.

    作者:李庆珍;刘佩佩;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时间告知对精神疾病患者静脉采血配合程度的影响

    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技术[1].对于大多数正常成人来说,只要向患者讲清楚静脉采血的相关事宜,一般是能够取得主动配合的.但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不愿主动配合护士的采血工作,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继而强烈抗拒护士采血.另外,若劝解无效,耽误了采血,未见化验结果医生则无法开具精神科药物,从而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未见化验结果不能药物治疗原因有二:一方面,许多精神科药物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用药前,医生要掌握患者的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另一方面,医生要根据化验结果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便作出明确的诊断.因此,通过告知取得患者的配合,及时采血,对明确诊断、迅速治疗的意义至关重要.在临床护理工作,我们发现,提前1d告知静脉采血的目的、采血量、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患者的配合程度高于静脉采血当天才向患者详细交待这些相关事宜.

    作者:孙昕;黄蔷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宣教;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切口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 4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赛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子鼻咽镜对腭咽闭合不全手术方式选择及指导语音治疗的初步观察

    目的 应用电子鼻咽镜评价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及在语音治疗中生物反馈作用.方法 电子鼻咽镜观察20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呼吸和发音时咽侧壁、咽后壁、软腭的运动情况 结果 鼻咽镜能观察到发音时软腭、咽侧壁、咽后壁的上下前后运动,软腭与咽后壁的关系,软腭长度及在矢状面上提升的高度.结论 电子鼻咽镜能直观反映腭咽闭合功能及闭合不全的方式,从而可为手术术式提供可靠依据及作为生物反馈在语音治疗中应用.

    作者:彭立红;舒申友;谢思田;唐世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三联疗法加以中药,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加以中药治疗,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姜广兵;薛雷;张大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临床作用.方法 取本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住院收治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控制等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治疗后临床控制22例(45.83%)、显效14例(29.17%)、有效12例(2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陈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分析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出现脂肪液化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对象是从自2010年7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29例,患者均出现因为腹部切口手术导致的脂肪液化现象,根据患者液化现象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组为渗液较少的患者8例,乙组为渗液较多的患者15例,丙组为伤口完全不愈合的患者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在接受了术后的治疗后伤口均良好愈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合理选用高频电刀;在手术后一旦发现患者的伤口出现渗液或者无法愈合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治疗,对于患者伤口出现的渗液或愈合情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方式.

    作者:王启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塞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分析患者病情及预后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关系.结果 高尿酸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尿酸正常组严重,且病情恶化组患者中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组.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

    作者:宋星慧;吴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提高和B超检查在妊娠期的高应用率,妊娠期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诊出率和发病率也逐年提高,逐渐成为了妊娠期常见肿瘤性疾病.并且孕期激素水平的升高又促进了肿瘤的生长,生长的肿瘤又会威胁到母婴的健康,两者之间互相影响,故对妊娠期发生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坤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腹腔镜在肠粘连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肠粘连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82例,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39例行腹腔镜治疗,定为腹腔镜组;43例经开腹治疗,定为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并发症.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肠粘连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在肠粘连术中具有有效分离,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优点.但应严格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严防再次粘连.

    作者:毛明新;钟毓杰;黄海球;黄勇平;彭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影响B 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近10年来无创机械通气逐渐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B 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有效率高达80%,病死率仅6.7%,住院时间短,B 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发症少可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1].但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良因素,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2010~2012年5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李江旭;黄仕明;黄泽礼;彭云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