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真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8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有心理和饮食以及胎儿监测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胎动次数以及尿蛋白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之前存在高血压症状,在对患者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并且胎心率和胎动次数等和治疗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和胎儿窘迫等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率.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变以及不同术式对肺功能影响程度的差异.方法 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37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的食管癌手术方式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没有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术前肺功能水平检测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行肺功能检测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左后外侧切口途径相比行右前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术对于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要小,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
作者:周曼新;杨逊军;邓宇江;甘俊任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人事档案能够反映个人经历、工作表现,是由国家机构及社会组织通过人事管理活动所产生的,以个人为单位由相关部门集中保存,作为查考的历史记录.然而医院的人事档案属于一种专门档案范畴,能够反映出医院干部及职工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是重要的医院档案全宗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和上级机关对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全面、详细、历史地考察依据.
作者:崔永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实施电子叫号系统,更好地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保障.方法 护士问诊,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病情在分诊控制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专家,为患者取号,排队.结果 解决患者排长队混乱的情况,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降低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结论 实施电子叫号系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管理质量.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发达国家中是一种常见病,并且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呈持续流行增加趋势.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时期易患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高危因素,对患儿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无菌性炎性渗出会使鼻粘膜充血水肿,甚至上气道塌陷阻塞,导致上呼吸道变窄阻塞,引起肺通气量降低或呼吸暂停,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经鼻局部滴入类固醇激素之类的药物可缓解粘膜充血,从而增加上呼吸道通气,防治OSAHS的发生,是目前治疗儿童AR有效的药物,经鼻给药较口服疗效好而副作用相对较少.现从发病机制及治疗上来总述AR与OSAHS的关系.
作者:聂文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介绍经阴道超声的诊断方法,并探讨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初步检查疑为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确诊率.结果 对照组的确诊率为73.3%,研究组为93.3%,研究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阴道超声可以有效的提高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60例中度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烧伤常规处理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67%,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6.67%,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陈惠珍;何永丽;陈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阴道炎主要分为滴虫性、细菌性以及念珠菌性,在治疗方面仍以局部治疗更占优势,笔者对中国知网(C 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就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及类型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陆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探讨过敏性鼻炎(AR)的炎症机制.方法 对58例AR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进行检测,将其结果与57例本院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AR组患者血清水平IL-1β、TNF-α和sVCAM-1分别为13.65±4.52(pg/ml)、39.53±19.68(pg/ml)和124.53±36.63(ng/ml),对照组分别为6.28±3.71(pg/ml)、21.28±10.82(pg/ml)和39.64±13.58(ng/ml),AR组的平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炎症机制参与AR患者的发生与发展,巨噬细胞被活化,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者:施永光;李近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疾病是造血细胞的某一克隆被阻滞在某一分化阶段上并异常增殖的结果[1],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分子技术对其进行诊断、评估,如: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uit hybridization,FISH)、蛋白印记分析(western-blot assay)、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fiuorescence quantitative,FQ-PCR)、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等,基因扫描(gene scan)技术是近些年国外新发展的检测淋巴细胞恶性克隆的技术,该技术精确性高、灵敏度强、简便直观在ALL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子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护理措施的模式.方法 对154例患者按照一般护理(包括体位,沟通,体温,安全,氧疗,观察与记录等护理措施)和重点护理(包括重点观察,监测记录,呼吸循环,心理以及抢救药品的准备等)两个方面进行护理.由麻醉恢复室的麻醉医生进行评估,符合标准后由恢复室护士送回病房或ICU.结果 麻醉恢复室的成立及护理模式运行,不但减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的逗留时间,充分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而且通过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严密监护,有效地保障了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 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对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刁秀莲;阳登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六味五灵片抗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六味五灵片,对照组23例,口服肝苏片.疗程均为6个月,前3个月为常规治疗期,后3个月为减量治疗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相关检测指标(ALT、AST、GGT、TBIL)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的反跳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六味五灵片对改善肝损伤有较好的临床作用,且疗效持久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艳丽;林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9.5%.结论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
作者:李虎吉;谭永军;王玉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TMP分别作用HT-29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因PUMA及bax、bcl-2的表达.结果 TMP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且显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对293T细胞无显著性影响;TMP能提高促凋亡基因PUMA和bax的表达,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P<0.05).结论 PUM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川芎嗪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作者:王美凤;万慧芳;余波;涂硕;余乐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宫内节育器(IUD)一次放置于宫腔,根据节育器的种类可避孕5~20年,它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的可逆性节育方法,一般在绝经后6个月左右取环.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体萎缩变小,易使宫内节育器嵌顿、错位,同时由于宫颈管狭窄,宫颈组织变硬,宫颈口紧,取环时,因机械性扩张的时间长,且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常导致取环综合征,且易发生疼痛、损伤等并发症,导致取环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减轻绝经妇女取环时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的方法为绝经后妇女取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田爱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认知功能障碍是AD的核心症状.P300对AD的认知评价有重要作用.Goodin(1978)早报道了AD的P300波幅下降,主要成分P3潜伏期延长.作者还首次提出将P300作为诊断AD的指标,其中P3潜伏期在诊断痴呆中准确率达80%.P300在临床上反应痴呆的敏感度优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得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AD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国外研究认为P300潜伏期延长可作为临床预测早期认知减退的依据.国内研究提示,AD患者ERP的典型改变为: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P300作为患者认知状况评价方法,可能早期发现患者的认知障碍,有利于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PICC系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等特点而广泛运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但是由于肿瘤患者化疗疗程长,PICC留置时间长,穿刺点局部皮肤反复受碘伏、乙醇刺激,经多次化疗后机体抵抗力降低,皮肤黏膜保护屏障能力下降[1],加之敷贴透气性不良,导致患者发生水泡、湿疹等过敏症状,我科自2006年推广PICC置管术以来,穿刺点周围皮肤湿疹时有发生,特别是夏季及化疗间歇期院外携带PICC管患者,表现为红斑、散布或成群的红色丘疹、肉眼难见的水疱,有继发感染时可起脓疱,严重时渗液较多,露出红润潮湿的糜烂面.在造成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德莫林换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敏;方敏;刘宇;李肖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致低钾血症的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致低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血钾正常,治疗后血钾均明显降低,但患者几无自觉症状.结论 垂体后叶素易致低钾血症,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作者:李华英;徐立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七氟烷麻醉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处理小儿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方法很多,本文结合近期相关的文献,综述小儿七氟烷术后躁动的机制及其目前的处理方法.
作者:杜文康;李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疑难杂症更是层出不穷.诊断学教学是各学科的基础教学,是各科临床的首要基础.对于各类疑难杂症诊断要更为准确,必须得学会诊断,同时关乎到学生是否顺利进入临床课学习,诊断学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诊断学教学探讨新的方法与思路.
作者:黄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