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白桦

关键词:中药, 管理问题, 解决建议
摘要:我国中药有很悠久的历史,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都从未摒弃过对中药的应用.中药原始的使用办法是直接运用草药.随着人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药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不同的药材熬成汤药给患者使用.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中药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治疗手段,同时出现在各个医院中,与西医治疗方式并存.在医院中,西药与中药的管理方式不同.由于当下,西医的疗效快,运用简单的特点受到医院的重视度更高,西医的的管理相较便于中药的管理更具完善,导致医院中药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本篇将对中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治疗组患者给予20%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通过用药后观察病情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92.4%,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向荣;高忠恩;张海珠;马瑞峰;黄志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我科2010~2013年住院的4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术后的护理观察,总结出先天性肾积水术后护理的正确方法.结果 4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术后均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是治愈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关键.

    作者:孙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量化考核在门诊注射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管理是指根据护理质量的形成过程和相关规律,对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控制,终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患者的较高满意度[1].传统的质量管理侧重强调护理人员劳动素质对质量的影响.而现代的护理管理更针对于强化前馈控制的管理,努力克服在反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差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感受,使得控制变得更加积极有效[2].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将工作重心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层面上,护理质量的管理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而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使得终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3].本文针对2010年1月起,我院实施护理工作的量化考核对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现在报道如下.

    作者:高文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纵膈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目的 探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多种类型纵膈肿瘤的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纵膈肿瘤患者者180例,并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所选病例中180例患者分别应用CT、MRI以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参与诊断.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纵膈肿瘤的检查效果判断不同检查方式的优势与劣势.结果 对于神经源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胸腺瘸、支气管囊肿及其他继发性纵膈肿瘤的检查结果如下:X线定性诊断符合率为36.3%;CT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8%;MRI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9%.结论 CT、MRI以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纵膈肿瘤的早期检查及定性确诊均有一定效果,效果好的为MRI,其次分别是CT及X线.

    作者: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药洋金花的中毒表现及抢救

    中药洋金花在农村田间地头分布较多,其麻醉止痛、平喘效果显著,患者喜欢应用,其正确的用法、用量是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近年来,由于误服或用量过大导致的中毒情况有时发生,分析洋金花的中毒机理、中毒表现、临床抢救,对保证洋金花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正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谈医院数字信息管理的系统结构

    本文通过对数字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数字信息管理的模式,对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论述,为医院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帮助.

    作者:师恩洲;杨红玲;陈妤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临床探析

    目的 探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44例瘢痕性子宫早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吸宫术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负压吸宫术常规手术治疗)中完全流产45例,不完全流产24例,流产失败3例,总有效率95.83%,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中完全流产63例,不完全流产8例,流产失败1例,总有效率98.61%.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崇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收集2010年6月~2012年7月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及普通教育,观察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对照组焦虑值较高,满意度较低,恢复较慢.观察组焦虑值较低,满意度较高,恢复较快.结论 健康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作者:邓礼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士长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护士长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创建优质服务示范性病房,护士长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理论学习,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开展创新服务,加强绩效考核等)旨在实现有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结果 各项措施落实后,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了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了更多患者的认可,满意度大幅增加,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展开.结论 护士长在优质护理服务进程中担任引导者,传播者,保障者,监督者的角色,是落实各项优质服务措施的执行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吕利条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产后出血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及积极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5313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128例占同期住院分娩的2.41%,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106例,占82.8%,胎盘因素19例,占14.8%,软产道裂伤2例,占1.6%,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0.8%,导致失血性休克及重度贫血31例,占24.2%.结论 根据产后出血原因作相应干预处理能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量,从而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史计莲;石永青;都彦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入院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抽取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的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长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增强其依从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燕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黔西县2004~201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4~2012年34例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34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县2004~2012年孕产妇死亡34例,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创造条件可避免4例,占11.8%;可避免27例,占79.4%;不可避免3例,占8.8%.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产前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及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安琴;宋枋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行肠内营养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2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75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7例行肠内营养针对性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恢复、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2%、17.3%,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将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法具临床采纳价值.

    作者:柳亚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析常见骨囊性缺损的X线诊断

    目的 分析骨囊性缺损的X线诊断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我在2012年期间收治的38例经X线正侧位片表现为骨囊性缺损的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的病理结果,对所有患者的平片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经X线诊断和病理结果分析,38例患者的平片表现均符合骨囊性缺损的临床表现,并且在诊断过程中,发现所有患者的疾病均有可能是由于良性骨肿瘤或者是肿瘤样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结论 X线平片检查诊断的运用,不仅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良性肿瘤的正确诊断与深化认识,而且为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治疗进一步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作者:朱金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内分泌疾病相关性低血钾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内分泌疾病相关性低血钾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发生低血钾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常规化验和常规实验室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中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患者低钾血症病因,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低血钾症的病因有主到次依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8.33%)、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artter综合征)(11 67%)、库欣综合征(20%)、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21.67%)、嗜铬细胞瘤(8.33%)、甲亢性周期性麻痹(5%),另外3例(5%)患者原因不明.根据患者低血钾症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患者血钾水平得以良好恢复.结论 积极寻找内分泌疾病相关性低血钾症的病因,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T)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它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以及远处转移能力.以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被视为“良性癌”.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李芳;梁河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硬式内镜专人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专人管理模式对硬式内镜进行灭菌、包装以及清洗等操作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两组不同期的腔镜器械各500件,并将其分为传统组与专人组.对比分析对两组的操作流程质量与器械清洗质量以及相关科室满意度.结果 传统组合格率、包装所消耗的时间以及满意率与专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科学、合理、规范的专人管理可以保障腔镜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以保证临床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梁祖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温快速成型个性化组织工程活性支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目的 采用低温冰型快速成型技术来制造个体化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性能进行仔细分析.方法 制作山羊颅骨缺损模型,重新构建三维CT,终获得运行控制文件NET.将PLGA与TCP进行融合,所加的比例为7∶3,终形成匀浆,然后放入到地温快速成型机中.依据NET文件,终得到三维PLGA/TCP支架,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rhBMP-2终变成活性支架.然后对其进行电镜扫描等工作.结果 PLGA/TCP支架材料不是规整的圆形,略微出现弧度,这样就与颅骨缺损模型相类似.结论 PLGA/TCP个性化支架的制造属于仿生设计的一种,并且经检验孔隙率完全满足人工骨支架的生理需求,生物力学强度与人的松质骨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较低,但是这并不会阻碍植入手术的进行.在rhBMP-2和支架在进行复合时主要应用负压抽吸法来加快二者的复合速度,终做成活性支架.

    作者:胡福志;孔庆玲;刘春玲;贾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化疗病区留置PICC导管并带管出院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出院前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观察两组患者在院外发生的并发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率、导管脱出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75%、6.25%、1.25%、7.5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22.50%、8.75%、31.25%、25.00%(均P<0.05).结论 电话回访可以降低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的质量.

    作者:何文慧;罗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荔浦县2009~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掌握水质动态变化,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荔浦县47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为监测点,依据《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标准,每个监测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监测一次.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T5750-2006)规定由实验室进行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制》和《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制》进行评价.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188份,所检各项指标均合格水样共87份,总合格率46.28%.其中枯水期合格率为55.32%;丰水期合格率为37.23%,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经卡方检验x2=6.18,P<0.025.结论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杜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