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防治研究进展

孙林桥

关键词:高血压病, 防治研究, 新进展
摘要:目的 系统回顾并总结高血压病防治与临床研究新进展.方法 查阅近3年来关于高血压病防治与临床研究新进展并结合临床实际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高血压病防止的研究着重于老年高血压、中医中药等新治疗途径、以及有效地社区干预.结论 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方法比较确定我院新试用护理法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更佳效果.方法 选一定时间内因需腹腔健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按我院新试验护理方法和传统护理方法使用分为两组.各28例,对比分析哪种方法更适合患者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结果 新试验护理组满意率92 9%显著高于传统护理对照组的67.9%,以及0无效率绝对优势低于传统组的17 9%;且并发症总发生率10.8%明显低于传统组53.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新试验护理法护理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副反应发生率极低,适合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牟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活的5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54例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治疗时,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使疗效得到提高,并使后遗症的发生率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作者:苏志强;林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专科医师培养教学管理模式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用的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愈来愈不适应新的教育体制.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教学管理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教学服务.

    作者:胡波;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的 对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取常规医院信息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取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模式设为实验组,对两组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管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程序化和在数据资料上相对于对照组更为完善,业务管理也较为标准,实现管理工作的程度化和文件报表的统一化.结论 医院对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潘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核心工作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防御系统,而患者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前题,是护理质量的底线,不能失守.外科医疗护理行为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变化快的各种疾病特殊人群,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防范护理失误,我们对护理安全管理抓了规范技术操作、护理安全教育、规范护理解释用语、消毒隔离、人文管理等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小组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特别是新上岗人员,使她们明确护士职责,规范技术操作程序,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加强护理安全关键点的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杨敏;徐晓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同理心理念下的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

    有调查显示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1].而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里特点,与他人沟通时存在的问题就更多.如果我们的护理人员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老年患者,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和情感.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落实护理行政查房,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目的 运用护理行政查房的形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每周在分管护理副院长的带领下,采取临时抽签定科室的形式,由护理部主任、护理干事、部分护士长共同组成质控核心小组,分4组进行检查,查出问题现场通报,并由被查科室在1w内反馈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整改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培养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发挥了护理部的管理监控职能.结论 开展护理行政查房,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使护理质量持续得以改进.

    作者:尤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在ICU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推行护理人文关怀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协调护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华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周围神经病变1例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类广谱杀虫剂,可以通过皮肤、胃肠道及呼吸道进入机体,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人产生恶心呕吐、多汗流涎等一系列的中毒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常见的农药中毒,发生率高,其也是内科危及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病死率达10%以上[1,2].中毒的程度与患者接触的农药种类、中毒方式、中毒剂量、毒物的吸收速率、个体差异、就诊时间、有无合理的救治有直接关系.在各种报道中是以口服中毒为主.现将我院近期收治1例皮肤接触导致患者出现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婷;毕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产妇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施行剖宫产术后的89例产妇进行护理总结. 结果 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只要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与护理就能使产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早日康复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作者:姚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解剖学实验教学具有的难点是其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对于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实验,应该如何提高这个教学课程的质量呢?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往往影响着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很难完成现在的教学目标和适应如今的教学形势了,那么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够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呢?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

    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针对病区常备药品中存在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未分类放置或放置不规范、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高危药物管理不到位、未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等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措施包括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成立药品管理小组,运用5S管理药物,实行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用药意识,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詹丽群;陈妙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介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白介素参与肿瘤免疫的研究也逐年增加,本文着重综述白介素抗肿瘤机制,以期为治疗肿瘤提供思路.

    作者:奚庆;兰冰雪;李柳冰;杨秀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道分娩产时保护会阴现状综述

    系统回顾目前临床分娩过程中采用的保护会阴的方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接产过程中保护会阴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比传统方法能达到更好效果,会阴切开要严格掌握指征,选择合适的会阴切开的方式和会阴伤口缝合方法,以达到佳的效果.提倡在分娩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母亲损伤、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李慧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ICCO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总结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使用PICCO临床监测及护理.PICCO导管置入过程中,护士充分准备物品,做好置管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每日做好导管留置评估和护理,避免了导管感染及其他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通过PICCO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月华;黄春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20例PTGD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及微创术中配合,实施术后专门护理.结果 20例次PTGD术均置管成功.1例发生堵管,经造影后无梗阻予拔管.1例出现胆道大出血,经急诊肝动脉栓塞治愈,安全度过危重期后19例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PTGD术对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管道护理是置管术后重要的一环,通过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PTGD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欧阳惠少;李婉珊;陈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产妇在分娩时才有改良式的助产法,对其对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在2008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对所收治的分娩产妇选取50例.对这些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例.对这些患者都进行心理护理和适当的药物镇痛.试验组:产妇采用改良式助产法进行助产.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助产方式进行助产.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显效患者有20例,占80.0%;有效患者4例,占16.0%;无效患者1例,占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患者有12例,占48.0%;有效患者6例,占24.0%;无效患者7例,占28.0%;总有效率为72.0%.两组的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分娩时,采用改良式助产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新生儿的出生安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

    临终关怀工作是一项具有崇高目的和意义的,符合人类利益及发展需要的事业,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在临终患者生命的后阶段,维持生命的尊严,提高生命的质量.

    作者:张丹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缝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无缝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以促进护理服务工作的优质.方法 将2013年1月~3月接受诊治的100例患者与2012年10~12月在我院接爱诊治的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效果对比研究,观察组采用整体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无缝护理模式,对照组接照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展开服务.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感和满意度进行评比,观察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无缝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对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完善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探讨

    探讨如何完善我国执业药师管理模式.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执业药师成熟管理模式.我国应加快建立“执业药师法”,并将考试分为执业药师考试和执业助理药师考试两种模式.

    作者:刘会佳;韩晓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