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乏氧组织显像剂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郭鹏德;刘保平;牛广君

关键词:乏氧, 锝, MISO, HL91
摘要:组织乏氧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组织的含氧量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因此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测组织的含氧量为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例

    患者,女,25岁,反复头痛、恶心呕吐24d,视物成双15d入院.在院外按感冒及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查体:神清,克氏征(+),右眼外展不全,双侧视乳头水肿,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头CT未见异常;腰穿提示:压力370mm H2O,细胞数60×106/L,糖、蛋白正常,氯化物112mmol/L,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给予降颅压、二性霉素B静滴及鞘内注射,但患者脑脊液压力无明显下降,在400mm Hg(1mm Hg=0.133kPa)左右,双眼视力逐步下降.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顺利,术后继续用二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患者视力好转,外展不全消失.病情好转后院外继续抗真菌治疗3个月.

    作者:杨永平;高伯元;冯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脐带球植入矫正眼窝凹陷

    凡行眼球摘除术后患者,易出现术后眼窝凹陷.上脸下垂,上脸内陷而影响患者外观.目前虽有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而可改善患者外观.但由于价格昂贵,对于基层医院农村患者,难以接受.我科自1999年至今采用脐带代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眼球摘除患者.临床追踪观察1年以上,发现患者外观满意,义眼活动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典元;谢峰云;涂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组织局部RAS的发现和对其深入研究,证实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组织局部重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以及继发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进而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于世勇;黄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PA)含量变化. 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了18例恶性肿瘤(肺癌8例,肝癌5例,胃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1例).15例良性肿瘤(卵巢囊肿7例,子宫肌瘤5例,脂肪瘤3例)和42例健康成人血清中前白蛋白.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132.5±25.3)mg/L,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235.4±56.5)mg/L,健康成人血清PA(258.9±38.6)mg/L,良性肿瘤组与健康成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成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揭荣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幼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体会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那些因接受了大剂量化疗而需造血支持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刘凤君;林武存;张红;陈寒梅;赵树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2次宫外孕1例报道

    患者,女,39岁,G5P2.因停经48d,不规律性左下腹疼痛5d于2002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5岁(5~6)/(30)d,2002年10月1日,5d前突觉左下腹剧烈疼痛,自服去痛片后缓解.5d来疼痛不规律性反复发作,无腹泻,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

    作者:蔡晓红;马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用乒乓球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8例临床分析

    1986年以来,我院利用乒乓球,通过阴道行膀胱内悬吊,进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8例临床证实,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内钙调节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对照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干预心衰对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心衰组(F组)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特拉唑嗪组(T组)心肌细胞凋亡率、SERCA2a活性与F组无显著差异(P>0.05);美托洛尔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SERCA2a活性.SERCA2a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负相关(r=-0.82,P<0.001),与+dp/dtamax、-dp/dtmax显著正相关(r=0.68、0.654,P<0.001).结论 SERCA2a活性异常,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增加SERCA2a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耿召华;李隆贵;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5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目的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进行临床评价和探讨.方法对55例住院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良性54例,恶性1例,嗜铬细胞瘤体位于肾上腺者47例(髓质增生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8例.临床均有高血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35例(63.6%),持续性高血压20例(36.4%),多数病人诉头痛、头晕.51例行尿VMA检查,异常47例(92.1%).B超检查55例,阳性48例(87.3%);CT检查42例,阳性37例(88.1%).3例术后复发,1例经剖腹探查证实原手术区为术后炎症粘连,未见原位生长的嗜铬细胞瘤.结论头昏、头痛是常见症状;高血压是常见体征;24h尿VMA检查是儿茶酚胺症定性诊断的常用指标,B超、CT检查为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辉;李隆贵;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C、BCG膀胱灌注的疗效比较

    目的寻找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 79例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别使用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 C及BCG 进行预防灌注,并做随访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丝裂霉素C及BCG 组(P<0.01),且副作用小.结论羟基喜树碱与丝裂霉素C 、BCG 均可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率,其中以羟基喜树碱较为有效、安全.

    作者:王刚;龚晋迁;周宗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笑气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N2O)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吸宫过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因早期宫内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即笑气吸入组40例;B组即对照组40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A组吸入含50%笑气(N2O)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两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80%人流者无明显疼痛,反应轻微腰骶部胀,合作好;10%人流者疼痛明显减轻,能合作.3.8%出现轻至中度人流综合征,无重度人流综合征发生.B组80%出现一般疼痛;20%出现重度疼痛,不能合作.50%出现轻到中度人流综合征,10%出现重度人流综合征.A组与B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用于早孕人工流产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家兔血管增生及MAPK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家兔血管增生及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评价加速性AS早期家兔血管组织学、PCNA及MAPK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AS组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内膜PCNA阳性细胞数及MAPK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积分值均显著增加,氯沙坦干预组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较AS组显著下降,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血管壁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01).结论氯沙坦干预可抑制血管增生时MAPK蛋白表达,减轻加速性AS病变血管内膜增生,从而可能在防治AS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爱民;周小波;覃军;黄岚;宋耀明;祝善俊;耿建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结果 58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术前确诊25例,术中确诊33例.Ⅰ型44例,Ⅱ型10例,Ⅲ型3例,Ⅳ型1例,1例瘘口直接修补,术后1年瘘口处狭窄而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其余疗效满意.结论 Mirizzi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B超、PTC、ERCP或MRCP等检查作出诊断.根据不同的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旭;王星;何磊;唐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依赖于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方式具有多种形式,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是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则属于终身教育.而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

    作者:黄志;徐酉华;陈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14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4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中单动眼神经麻痹6例,占42.8%,面神经麻痹4例,占28.5%,听神经麻痹1例,占7.1%,多颅神经麻痹3例,占21.4%,其中有2例为双侧受累,占14.2%.入院时空腹血糖均大于7.0mmol/L,说明本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治疗上积极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重视.对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满意地控制血糖,以预防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以颅神经病变为首发的患者应常规查血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使颅神经病变尽早得以恢复.

    作者:周泽华;汪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20例疤痕子宫早孕药物流产加用丙酸睾丸酮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合并早孕药物流产配伍丙酸睾丸酮的疗效.方法 120例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流产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75mg(上午50mg,下午25mg),同时肌注丙酸睾丸酮100mg,共2d,第3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留观.孕60d以上者,4h未排胎加服米索前列醇0.6mg,妊娠物排除后,肌注缩宫素10u,并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缩宫药物.结果总有效率99.16%,完全流产率96.67%,失败率0.84%.阴道流血天数平均10d,清宫率5.83%.结论疤痕子宫合并早孕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清宫率低,阴道流血天数短,安全易接受,适用于临床.

    作者:赵勤;罗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视醛固酮对心肌肥大作用的研究

    盐皮质激素不仅在调节肾脏、结肠等上皮组织的Na+-K+平衡中起作用,而且在心脏、大血管等非上皮组织中也有表达,并发挥特异效应,提示心脏可能是醛固酮作用的一个靶器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心脏血液动力学和血压的效应以及心肌肥厚,是心肌重构的一个重要因素,盐皮质激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之间有相互协调的关系.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1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效价>1∶80,确诊为MP感染的11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117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61例患儿有肺外脏器受累,其中血液系统36.75%,消化系统29.06%,泌尿系统23.08%.(2)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d左右好转.结论提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对于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及早进行MP-IgM检测以确诊,对因治疗.

    作者:方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2例

    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72%,疝入肠袢可迅速发生绞窄,死亡率高.现将我们近9年诊治的2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刘良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8例近期疗效观察

    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果有充血性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预后很差,充血性心衰50%死亡原因是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所致死亡在临床上很常见,可能占心脏性死亡的一半.CAST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死亡率,Ⅳ类药物因其负性肌力作用对心衰不利,Ⅱ类药物禁忌症太多,且易诱发心力衰竭.笔者选择了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来治疗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68例,观察有效率与基础心脏病、心律失常类型及病程的关系.

    作者:李国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