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玲;李增高
目的报道104例手术切除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迁延性感染期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报道104例患者实施手术方法并作了随访.结果对比75例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和29例感染控制期手术,其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而不是换药待炎症缓解后再手术.
作者:姚红兵;汪武;徐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残留及脱落在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并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而导致晶状体后囊混浊[1].其发病率可达20%~50%,多数患者需再次手术或行激光后囊切开术.以致增加了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从手术技术的改进、人工晶体的设计、处理和药理学方面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冉萍;李祥福;李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例1:患者,39岁,宫颈糜烂波姆光治疗后40d,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下腹胀痛不适,入院前2h无诱因突然阴道无痛性出血,如流尿样,急诊入院.患者1年多前因同房出血,门诊妇检发现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触血严重,给予外用药物抗宫炎栓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陈文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血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及相互间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调节细胞的趋化迁移、定殖、增殖和分化.整合素(Integrin)是一种重要的CAMs,与其他CAMs和细胞外基质发生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粘附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造血干细胞跨骨髓微血窦血管内皮和细胞外基质的整个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整合素对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徙行为的作用.
作者:李忠俊;陈幸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26岁,农民,1991年8月2日因左腰剧疼5d,无尿,全身水肿2d入院.患者5d前劳动中急起左腰剧疼,到某区卫生院确诊为输尿管结石,以至用解痉剂及排石冲剂治疗无效.
作者:刘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毒鼠强主要损伤神经系统,抽搐是突出的临床表现,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症状亦不少见.毒鼠强中毒无特效解毒剂.近年来中毒死亡病例屡有报道.现将本院1999年6月~2002年12月32例患者总结如下.
作者:汪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谱的分布、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2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分离培养阳性标本305份与286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痰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占25.2%与28.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由32.5%上升至35.8%,金黄色葡萄球菌由5.2%上升至14.8%,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分别为71.5%与57.3%,细菌排例由1998年的假单胞菌属40.4%,克雷伯菌属26.2%,肠杆菌属20.6%转变为2002年不动杆菌属21.3%,肠杆菌属21.3%,克雷伯菌属17.7%.霉菌感染由3.3%上升至14.4%.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当务之急.
作者:胡智慧;张仕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从回顾性分析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临床表现、治疗、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过程中,主要讨论机械通气在本病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受实验者为1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肺纤维化患者和10例非机械通气的肺纤维化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 1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多因呼吸衰竭而采用CPAP或Bi PAP 正压通气治疗,可使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困难减轻.没有接受机械通气的10例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多无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但对肺间质性疾病的生存或死亡无明显的影响.部分病人早期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机械通气氧疗,可能有望获得缓解.
作者:王耀丽;毕玉田;洪新;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及时判断出血部位及性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缓解,本文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42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并以三腔管气囊压迫治疗本病39例作对照观察,垂体后叶素组疗效尚属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洪兵;宋庆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结,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1996年4月~2001年12月60例骨折不连结应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时间6~42个月,60例骨折不连愈合,愈合率95%,愈合时间为:股骨20例(14~46周);胫骨24周(16~32周).功能评价:股骨骨折的优良率95.2%,差4.8%,胫骨骨折的优良率100%.结论带锁髓内钉适用于下肢长骨骨折,对原内固定失败的骨折不连也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兴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常规X线胸片、常规CT,结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进行HRCT扫描.结果 IPF患者的HRCT典型表现为:网状和蜂窝转改变、膈肌和纵隔面的毛发蓬松征、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毛玻璃状改变和小结节.结论 HRCT是目前诊断IPF无创性检查中精确的方法之一,能显著提高IPF的正确诊断率和早期诊断率.
作者:崔社怀;罗香国;曹国强;黄勇;王兴胜;毕玉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NF-α、c-Jun、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注射大鼠模型,观察了血浆中TNF-α含量和肺组织中TNF-α、c-Jun、IL-10 mRNA的表达变化和地塞米松的影响.结果 LPS注射后1h血浆TNF-α水平显著增高,TNF-α、c-Jun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治疗1h组,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TNF-α、c-Jun表达被显著抑制.LPS刺激12h后,TNF-α、c-Jun表达减弱,而IL-10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对IL-10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c-Jun与TNF-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时相有相似之处,提示c-Jun的表达可能与促炎症介质TNF-α等的转录调控有关.TNF-α的表达与IL-10的表达呈反相改变,提示TNF-α表达的变化可能与IL-10等抗炎介质的表达增加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是在mRNA水平调控促炎和抗炎介质的表达.
作者:洪新;郭振辉;毛宝龄;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我科1980年以来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2年经手术切除的48例心脏肿瘤病例.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1~60岁;体重9~62kg.粘液瘤45例(93.8%),横纹肌瘤2例(4.17%),脂肪瘤1例(2.08%).术前均经超声明确诊断.术中采用了冷晶体停搏液、冷血停搏液及不停跳技术等多种心肌保护方法.所有切除的肿瘤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47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死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者.结论心脏肿瘤的早期发现与积极的手术治疗,直接影响其愈后.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与心肌保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而浅低温不停跳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作者:陈柏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陈劲进;曾祥君;郝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8.8%,早期癫痫为42.3%,迟发癫痫为57.7%.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28例(53.8%).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在脑叶者43例,占82.7%,以额、颞叶多;其它部位9例,占17.3%.17例额叶梗死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82.4%);12例颞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50.0%);10例顶叶梗死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8例(80.0%).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主要表现为迟发性癫痫,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且与梗死部位有关.额叶梗死多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颞叶和顶叶梗死多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皮层梗死较皮层下梗死更易继发癫痫.
作者:李志伟;马正芳;周开秀;赵纯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觉醒时对患者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事件虽无明显增加,但深睡和快眼动期减少、睡眠碎片增多,心率增快;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夜间睡眠低氧血症,其大多与觉醒时血氧饱和度、入睡前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正相关,而与其他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无关.结论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均有异常,加以关注将有利于治疗和预后分析,夜间氧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勇;崔社怀;黄润佳;周蒙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32岁,重庆本地人,17岁开始从农村外出打工,一直用本地方言讲话.到过重庆、成都和西宁等地.近2年接触广东、广西建筑老板,勉强能说普通话.患者为建筑装修工,因从6m高处跌下(脚着地)30min入院.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呼之不应,持续约11min.醒后能用本地方言自言自语讲受伤前的工作情况,较烦躁,呼唤能睁眼,四肢活动.
作者:杨刚;唐文渊;晏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肺是所有进展期恶性肿瘤现状常见的转移部位,据尸检报告,几乎1/3死于癌症的病人都有肺转移[1].15%~25%只有肺转移而无其它部位转移,肉瘤则更有先转移到肺的趋向.
作者:秦治明;李良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基因疗法是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任何基因疗法需采用安全、方便、无毒的措施将目的基因传递至靶细胞或靶器官[1].围绕着目的基因的转移和操作,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策略.具体方法包含两部分内容.(1)选择高效转导途径将目的基因转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2)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对机体实施基因治疗.本综述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叶钢;金锡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口服起效慢,静脉应用可缩短起效时间,本文对23例顽固性室速(VT)病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倪卫;林德智;张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脂肪肝临床上很常见,且发病率日渐增加.通过了解血脂、血糖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达到临床监控与治疗的目的.方法不限年龄、性别,经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病人6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60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37例,胆固醇增高13例,两者均增高10例.血糖增高19例.结论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P<0.01),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作者:王毅;宋民喜;郭广炎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