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分析

黄勇;崔社怀;黄润佳;周蒙丽

关键词:肺纤维化, 多导睡眠图
摘要:目的分析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觉醒时对患者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事件虽无明显增加,但深睡和快眼动期减少、睡眠碎片增多,心率增快;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夜间睡眠低氧血症,其大多与觉醒时血氧饱和度、入睡前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正相关,而与其他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无关.结论肺纤维化住院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均有异常,加以关注将有利于治疗和预后分析,夜间氧疗有一定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PMN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些有关证据及可能机制20余年前已经发现,抗原激发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PMN呈活化状态[1].以后的时间里,也有一些关于PMN与哮喘的关系研究,Diaz等[2]给哮喘患者吸入变应原后,发现支气管粘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MN数量显著升高.Sur[3]等发现突发致命性哮喘表现为以PMN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而嗜酸性粒细胞(Eos)不增多.稍后的研究证实哮喘患者气道内PMN的数量和活性不论是在稳定期还是急性发作期都会增加[4、5].

    作者:曹国强;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的展望

    2 型糖尿病是危及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的病人已达1.5亿,到2010年,还要增加1倍.近有证据表明,由于严格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的并发病已明显减少,但现代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行为方式的改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甚少能使病人血糖恢复正常.

    作者:何振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泡上皮钠水主动转运功能的分子基础研究

    肺泡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组成.Ⅰ型细胞构成肺泡壁,数量较少只有Ⅱ型细胞的一半,但却覆盖着肺泡总面积的95%.肺泡上皮细胞除了参与气体交换外,还具有主动转运钠水的能力.

    作者: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左乳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患者,女,44岁,发现左乳包块1d来本院门诊乳腺科就诊.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包块约2.5cm×2.5cm×2cm大小,质中,活动,边界不清,未见乳头凹陷及皮肤桔皮样变.

    作者:何长青;李进;张代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包含100多种疾病,从80年代以来国外把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不同本质的疾病聚集在一起研究.我国呼吸病学界学者也接受了这一概念.但正因为ILD并非一独立的疾病,对于它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尤其是对其中一些具体疾病的认识并未完全一致.近年在病因研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认识.

    作者: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同院校3年级大学生人格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量表(16PF),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3所大学的3年级学生各97名同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6PF量表中E、N、O因子分,EPQ量表中N和L量表3所院校学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两两比较法比较,发现后勤工程学院学生具忧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因素也低于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学生.邮电学院学生具低恃强性人格特征.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学院的男生均比女生聪慧,更具创造能力和新环境中成长能力.结论部分院校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及对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况利;兰长安;李进;张琪;杨德兰;汪仲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2年8月,卫生部护理中心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班中,对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进行了专题讲座,特别讲解了护理记录在法律举证中的重要性,将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只是针对危重和抢救病人,它只涉及少数患者.而新增的一般患者护理纪录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其对象是除危重和抢救以外所有的一般住院病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多年来长期应用于临床,每个护理人员都熟知它的重要性及书写方法,而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反举证而新增的一个项目,需要通过临床的实践与求证,方能得到可靠的依据.本院护理部从2002年9月开始试行实施一般患者护理记录.现将实施4个月以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保兰;张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植入物感染的研究进展

    各种医用材料的植入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但植入物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植入物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45%[1].长期观察研究表明,只有近1/3的植入物感染可通过感染控制措施得以预防,而大多数则难以通过无菌技术及环境控制降低感染发生率.植入物感染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功能有极强的抵抗力,往往终不得不取出植入物.随着人们对植入物感染机制认识加深,应用抗生素控释系统,开发符合生理特性,防止激发炎症反应的生物材料工程及生物模拟杂交材料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作者:杨燕妮;伍素华;邹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常规X线胸片、常规CT,结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进行HRCT扫描.结果 IPF患者的HRCT典型表现为:网状和蜂窝转改变、膈肌和纵隔面的毛发蓬松征、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毛玻璃状改变和小结节.结论 HRCT是目前诊断IPF无创性检查中精确的方法之一,能显著提高IPF的正确诊断率和早期诊断率.

    作者:崔社怀;罗香国;曹国强;黄勇;王兴胜;毕玉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的细菌谱分析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谱的分布、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2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分离培养阳性标本305份与286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痰培养革兰氏阳性菌占25.2%与28.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由32.5%上升至35.8%,金黄色葡萄球菌由5.2%上升至14.8%,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分别为71.5%与57.3%,细菌排例由1998年的假单胞菌属40.4%,克雷伯菌属26.2%,肠杆菌属20.6%转变为2002年不动杆菌属21.3%,肠杆菌属21.3%,克雷伯菌属17.7%.霉菌感染由3.3%上升至14.4%.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当务之急.

    作者:胡智慧;张仕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5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治愈53例,好转3例,无死亡.术后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5%~8.9%.结论老年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玉华;杨丽莉;张国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主动脉瘤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的发生情况及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9例主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9例主动脉瘤中:胸主动脉夹层瘤1例,主动脉夹层瘤1例,腹主动脉瘤7例.4例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未手术者3年内死亡率100%.结论主动脉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夏玲;李增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在肺移植中的作用及其进展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大器官的移植(如肺移植等)已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到90年代末,全世界已进行肺移植的患者达3 500多人,1年存活率为93%,5年存活率为40%,长存活时间为10年,显示了肺移植的诱人前景.但是,与其它器官移植一样,肺移植中同样存在移植肺的保存、缺血再灌注、术后感染、急慢性排斥反应等.

    作者:崔社怀;蒋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60例分析

    目的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结,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1996年4月~2001年12月60例骨折不连结应用带锁髓内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时间6~42个月,60例骨折不连愈合,愈合率95%,愈合时间为:股骨20例(14~46周);胫骨24周(16~32周).功能评价:股骨骨折的优良率95.2%,差4.8%,胫骨骨折的优良率100%.结论带锁髓内钉适用于下肢长骨骨折,对原内固定失败的骨折不连也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兴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庭大腺脓肿的微创治疗

    前庭大腺脓肿切开术,是妇科简单的手术,但对患者仍会造成一定痛苦.本科从1999年4月~2002年4月开展前庭大腺脓肿的微创治疗48例,术后随访1~3年,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平;朱多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开颅术后1~2周头颅CT观察

    目的分析开颅术后短期脑CT改变.方法 42例开颅术1周复查脑CT 1次,其中15例术后1~2周复查2次,并术前后CT片对比.结果颅骨缺损、术区出血、气颅、脑水肿为开颅术后主要脑CT表现.少见表现包括颅内积液、脑梗塞、脑积水和脑膨出等.术后1周内脑CT改变主要为气颅、出血、脑水肿和积液,而第2周则可出现脑梗塞、脑膨出等改变.结论认识开颅术后短期脑CT表现,有利于术后正确处理.

    作者:严敏;罗天友;史斌;吕发金;李咏梅;袁书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对胸部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提高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胸部病变患者,用CT薄层扫描和HRCT(高分辨率)技术.结果经临床证实:炎症10例,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33例,肺转移瘤4例,纵隔原发肿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5例,胸膜病变5例以及其它病变和创伤8例.结论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利用CT薄层扫描和HRCT技术,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夏良;王文献;王玉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加深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认识,以提高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81例105个乳腺纤维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摄双乳房轴、斜位片,分析其X线征象,并与临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89个病灶边界清晰锐利,10个部分边界清晰,6个界限不清,均为中等密度,3个有钙化.圆形、类圆形95个,分叶状10个;大小界于1.0~10cm之间.结论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X线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结合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

    作者:陈留斌;龚水根;渝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诊断、治疗及管理的认识.方法对48例符合ATS/ERS提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标准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IPF患者(男∶女=40∶8),均有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3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均有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经过综合治疗IPF患者短期内临床与肺功能大多有所改善,而远期疗效差,病死率高.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对IPF患者实施全程的治疗观察,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帮助.

    作者:毕玉田;王耀丽;洪新;吴奎;曹国强;崔社怀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16周妊娠的临床结果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在全国广泛应用,由于痛苦小、简便,选择药物流产者众多,本院利用米非司酮抗早孕和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的原理,开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16周妊娠,现将本院从1998~2001年1 060例药物流产临床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凤琴;王冬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